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國台辦
賴怡忠
6 月 26,2014
王張二會的政治談判本質
在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來台進行王張二會之際,台灣朝野反而吵成一團。張志軍是馬政府請來,是對方邀王郁琦進行王張一會的回訪,當然拼命吹噓這是兩岸關係邁向和平發展的里程碑,在野黨的態度則有很大差異。台聯嗆要如影隨形抗議,民進黨立委則對王郁琦及張志軍設下前提與條件,黨中央在擔心會有「逢中必反」的印象下,不鼓勵也不反對民進黨基層支持者的抗議表達,但要求一定要理性表現。國民黨表歡迎,民進黨不反對,...
高榮志
6 月 26,2014
張志軍來台,還沒破冰先破門?
英文有一句俗語「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用了比喻,意思是指「家就像城堡一樣,是人的庇護所」。當然,不能拘泥於字面上的意義,不只是英國人(那其他人呢?),也不專屬於男人(那女人呢?)。因此,常被加了一句,變成玩笑話:「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until the queen arrives」。 ...
陳彥霖
2 月 25,2014
「馬習會」:中國民族主義的自信與自卑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前往南京,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正式會面,在台灣引起不少討論,中國拒發簽證給部分台灣記者的爭議,也隨著「王張會」的展開而銷聲匿跡,台灣民眾健忘,媒體報導也在有意無意的影響控制,雲淡風輕,王主委似乎也順從「天意」低調回應,在謁陵時提出中華民國,雖然引起台灣部分人士的掌聲,在與中共官員會面時,就變成「好多不能提」。 另一方面,中共對於「中華民國」的定位更加曖昧,...
政黨政治
集思會館
2 月 07,2014
【時事想想】金刀出鞘,馬英九的下一步:從「王張會」到「馬習會」
馬英九總統必須回答台灣人民以下問題: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中國台灣」是不是在他心目中台灣的定位?「一中各表」是不是騙騙台灣人民而已? 馬英九的馬年大願,就是躍馬中原,赴北京參加APEC領袖會議,並和習近平進行「馬習會」,以尋求他想像中的歷史定位,讓剩下不到10趴的民意支持度能自谷底翻身,以免2014年「七合一」選舉及2016總統大選一旦失利,落到被黨內同志清算的命運。為促成「馬習會...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李蔚
12 月 30,2013
【時事想想】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 愚不可及
新聞連結: 綠媒登陸? 民進黨:操縱台灣的輿論走向 2013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 發布共同六大倡議 「 2013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周日在北京開幕。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致詞時說,推動兩岸媒體新聞交流合作,可以「先易後難」,可從「要求最強烈,也相對最容易的部分」先做起,其他複雜問題可以逐步推動。 張志軍口中的「要求最強烈,也相對最容易」的部分,...
環境經濟
新一
7 月 18,2013
【週四想想】打狗吹水:台灣經濟迷航中國的總舵手─兩岸經合會
麻木的台灣社會,終因「兩岸服貿」才感受到馬邦伯「門打開,沒顧厝」的恐慌,也才知道馬邦伯政權黑箱談判的慣性,或許跟其喝威權牌奶水長大有關哩。 此外,隨著服貿的逼近,專家、學者跟產職業公會與工會,開始正視探討兩岸服貿可能的衝擊,經濟學者林向愷在一場高雄的兩岸服貿講座中,終於提及「兩岸經合會」此一讓兩岸談判處於黑箱狀態中的黑機關。 事實上,「兩岸經合會」是依據「...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李蔚
6 月 16,2013
你要他的面子,他要你的裡子─對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條例立法前的最後呼籲(下)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香港舉行區議會選舉,當時我和一些同業在那裡採訪。之後在想想論壇上寫下一篇〈台灣的「中聯辦」?〉談一些在香港的觀察所得,這裡就不再重覆。 拿這個「香港經驗」回看台灣:事實上,從二零零八年以來,中國國台辦官員在台灣的作為,已經頗有中聯辦的影子。一般媒體習慣以「向下沉,向南行」來總結,但我認為絕對不只「向下向南」。而是國台辦在短短四年間,...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