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馬英九
史努比
10 月 05,2014
【開往台灣的慢船】馬英九老師的七堂英文課
英文程度好,代表擁有國際觀,甚或是高人一等,是台灣最被廣為流傳和相信的謬誤之一。太多例子證明,英文好或許有助於求職、閱讀,但大概也就是如此而已。可能基於這個謬誤,馬英九被認為是最具國際觀的台灣總統,因為他的英文據說極為優秀。 一個總統究竟為什麼總要以自己的好英文而自豪,卻不會因為他的爛台語而自卑,我並不清楚;英文其實沒有那麼好的「馬老師」,究竟為何會被吹捧為優等生,...
新一
10 月 01,2014
【打狗吹水】 話說書K馬邦伯少年顏銘緯
緯緯臨時起「義」書K馬邦伯之前5分鐘,打一通電話給我。由於人坐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50週年紀念演講會」大廳中的首排席位,而台上的鄭智仁醫師則正在進行紀念會的開場演唱,不便答話,便把來電取消,回傳簡訊。20分之後,臉書群組傳來消息說緯緯在台北因書K馬邦伯被扣留,草草留下請台北友人迅速營救的訊息後,便上台講演。 緯緯,是我對他的稱呼。他私下則偶以「師傅」相稱。因為緯緯高二那年,...
文捷
10 月 01,2014
【時事想想】反太陽花學運卻支持香港佔中,什麼邏輯?
香港民眾佔中爭真普選運動日益高漲,台灣民眾也高度關注這場運動,強調「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在台灣,民眾多半出現較支持香港佔中,爭取真普選的聲音,甚至日前曾大力反對台灣太陽花學運的台灣民眾,竟也出現支持香港佔中運動的聲音。 相較林飛帆、陳為廷及黃國昌等台灣太陽花運動領袖,力挺香港佔中行動,不會讓人感到意外,日前大力反對太陽花學運的民眾,卻也頻頻發出支持香港佔中運動聲音。但讓人不解的是...
主權兩岸
衣德成
9月 29,2014
兩岸關係真的是同胞關係?
兩岸交流的問題需要放在不同層次去探討理解。從戰略層次來看,兩岸必須各自確保自己的國家安全,尤其力量較弱的一方會更重視自身安全,因此,面對中共當局,我們需要抱持不信任且質疑的態度,步步為營;在經濟層次,做生意就是互利互榮,有錢大家賺,散了仍是好朋友;在情感層次,老話一句「細水長流」,抱著持續、不斷、充滿耐心與尊重態度來交往。 交流的結果沒有人能保證,但不交流就不會有結果。...
王乾任
9月 28,2014
【時事想想】學生向總統丟書很暴力嗎?
總統被中山社會系大一的顏銘緯同學丟(贈)書之後,果不其然,引來一陣「沒禮貌」、「很暴力」,「抗爭可以,不能丟書」的批評。 對某些人來說,學生對總統丟書超暴力,比324警察打人還暴力,比國民黨強行在立法院以30秒通過服貿協議還暴力,比馬英九總統誓言推動兩岸統一還暴力。 以行動對當權者的作為表示抗議,對某些人來說,永遠比當權者默許甚至下令推動的惡行還暴力。 324學生被打,...
史努比
9月 13,2014
【開往台灣的慢船】 台灣2008-2016:待定義的年代
我很喜歡看諸如「回顧1960年代」、「80年代搖滾音樂史」或二次大戰史之類的時代回顧性影片。儘管這些類紀錄片的影片,往往會因為製作單位的史觀和詮釋,無可避免展現出某種程度的以偏蓋全或疏漏,但能在沈澱之後回過頭去檢視歷史,總能讓人獲得不同於當時的體認。 這類影片的製作,本身就註定引起爭議,它們多數由歐美大電視台製作,例如BBC、Discovery、國家地理頻道或是MTV、VH1等等。...
林濁水
9月 04,2014
【華山論劍】 政府神秘 社會困惑 人民生氣
現在放話已經成為馬政團和民眾溝通的基本模式了。在張顯耀事件中,陸委會、調查局、「國安高層」大家拼命放話,話愈放愈猛暴,短短幾天把社會情緒炒到台灣出現有史以來最高官階共諜的最高點。這是「主動猛暴型放話」。接下來的龔清概pass APEC邀請函事件,馬政府則儘量三緘其口,但是在媒體記者緊過追問下,也是放話因應,只是,記者一步步追,馬團隊一步步地放,變成被動的「擠牙膏型放話...
新一
9月 03,2014
【打狗吹水】 從兩場馬氏政治鬥爭看民進黨危機?
去年九月,馬金合體鍘王金平,開啟九月政爭;表面上是王金平涉嫌關說案的「大是大非」,實則王金平執掌的立院,不僅減緩了馬邦伯親中特快車的速度,更甚者,王金平已然成路障之虞。作為馬鍘王內鬥的延續,今年318公民反服貿運動的引信,也就順著此背景點燃。 去年馬王鬥之後,馬邦伯的支持度不斷下修,但有趣的是,政論家也指出,對馬邦伯不滿的聲音增加之際,卻沒有回過頭成為民進黨的支持度。今年,...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彭文龍
8 月 26,2014
國安破洞 馬總統不負責 太離奇
連勝文發言人張碩文昨天(8/26)下午指出,張顯耀事件發展至今,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作為兩岸事務主管官員,在此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卻未發揮應有作用,難辭其咎,直指「王郁琦,你應該要下台」! 事實上,張碩文的發言只說對了一半,我國兩岸談判的最高決策權在總統手上,並透過國家安全會議執行。台灣首席談判官員洩密,總統更是難辭其咎,只有王郁琦下台,恐將成為馬總統的擋箭牌。...
國防外交
陳清泉
7 月 29,2014
北京挺進拉美衝擊台灣外交
面對美國「重返亞太」,習近平六年內四度訪問拉丁美洲,中國強勢挺進「美國後院」,反制美國在亞太地區圍堵中國的戰略佈局。 延續門羅主義的外交準則,冷戰時期拉丁美洲因地理位置被美國視為地緣政治的禁臠。除卡斯楚政權極端反美外,拉美國家幾乎都置於美國的保護傘之下。1999年以對抗「華盛頓共識」為開端,左派浪潮興起,拉美國家集體向左轉,不再信服美式經濟處方。中國崛起和俄羅斯復甦,...
‹
…
4
5
6
7
8
9
10
1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