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大稻埕
Ko Tsì-jîn
2 月 07,2014
【我看台語片】台聲喧嘩,我族榮光
對於農曆除夕上映不到一週、全台票房即已破億的《大稻埕》,可以從北村豐晴(2013年首選台片、向1960年代老台語片致敬的《阿嬤的夢中情人》導演)在臉書上的評語「賀歲片黃金比例」說起:「要歡樂,要本土味,有點純愛,非常勵志,十分感動」,最重要的是「要有豬哥亮」! 2010年以來,包括正熱映的《大稻埕》,台片已連續5年壓倒國內外大片坐上農曆新年檔票房冠軍寶座,豬哥亮參與其中3部演出(...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張智程
2 月 06,2014
【京都想想】被「歷史課綱」強迫遺忘的「歷史」觀點?──貫穿《大稻埕》與《KANO》的大時代關鍵字:「大正民主」下的台灣主體歷史敘事
今年兩檔本土電影即將陸續上檔,《大稻埕》與《KANO》,這兩部電影的共通性,是兩者同在在刻劃著二十世紀百年台灣史歷程中第一個燦爛的年代,也就是日本所謂的「大正民主」時代。 台灣在1920~30年代伴隨著日本統治而走入近代國家,同時告別過去而轉型為現代社會,資本主義與大眾消費形成、現代國民教育的普及造就出台灣第一代知識分子,市民社會影子也逐漸形成,...
教育文化
,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1 月 31,2014
【我看台語片】:台日嘉年華
今年農曆新年賀歲大片《大稻埕》,以及稍後上映深受期待的《KANO》,和開啟「新台語片」浪潮和新世紀台灣電影復興的《海角七號》,都是以日治時期為背景的歷史故事劇。 這三部片,就歷史時序而言,從二戰末日治結束,到日治後期的1930年代,再往前到1920年代,形同台日史事層層回溯,但也只是一段歷史黑白初始塗上的幾抹色彩。 台灣史教育,在中國國民黨遷佔台灣實施黨國強權統治下,...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1 月 23,2014
【我看台語片】台灣不在「中正路」
2013年12月初,拍攝場景大都在台南成功大學的台片《愛情無全順》,劇組回到校園舉行特映會,前去一睹主要演員瑤瑤和這部懸疑奇情校園文藝片豐采的成大同學們,或許也參加了當時校方舉辦的校園廣場命名活動。 這部電影和廣場命名,都和台灣和學校的歷史有關。 電影會選在成功大學取景(虛構的「東寧大學」呼應的也是鄭成功來台開創的鄭氏王朝),在於其前身源於日治時期的高等工業學校,符合劇情核心「...
Ko Tsì-jîn
1 月 10,2014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2013年度台片
歲末年初,年度影片紛紛出籠,以下是本專欄近一年來曾論述的2013年台片指標作品,按上映時間先後排列,是為年度5大劇情片(不計數部亦甚具影響力的紀錄片)。 《大尾鱸鰻》 繼《艋舺》、《雞排英雄》、《陣頭》之後,台片連續第4年坐上春節賀歲檔冠軍寶座的票房大片,台片影史賣座僅次於《海角七號》和《賽德克.巴萊》,創造「冰的啦」話題旋風,指標地位顯著,亦為新台語片代表作品,...
李拓梓
8 月 25,2013
【週日想想】大稻埕開小酒館,會不會太跳tone?
從媒體退役的好友,因為認為當記者造業太多,因此決定開酒館撫慰人心,遂在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附近的靜巷裡,開了間賣葡萄酒的雅痞小酒館。偶而好友聚會約在那裡,一方面是捧場,一方面台北賣葡萄酒的小酒館不多,而我與幾位同好剛好又是酒黨。不過每一次邀約新朋友光臨,都會被問到,「大稻埕開小酒吧?會不會太跳tone?」 大稻埕與艋舺是台北最早發展起來的兩個所在,早年繁華熱鬧,算是台北的鬧區。...
李拓梓
12 月 30,2012
【週日想想】民樂街68號
青春期的時候,常常到位在大稻埕的小劇場瞎混,那時一心追求前衛、最新,對劇場所在的古典洋樓,和後排迪化街整排的巴洛克風洋式建築都視而不見。 那個位在民樂街68號,名喚「臨界點劇象錄」的劇團,應該是當時最猛、最前衛的劇團。當時政治反對運動已經達成階段性任務,社會力的釋放則趁此空檔傾洩而出,抓住這個機會的田啟元作了很多具有話題性的作品,顛覆白蛇傳的「白水」、「水幽」,講謝雪紅的「阿女,...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