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香港
中國問題
楊兆中
9月 20,2013
港人台登報倒梁, 觸中共神經
香港立法會議員范國威及逾三百名香港民眾,在九月初於一份台灣報章刊登廣告,向台灣民眾表達香港正被中共逐步插手各項事務的現象,要台灣民眾對中共的政策加強防範。這次登報的行動,是香港反對派首度將香港跟中共的衝突帶到彼岸的台灣,大有要把香港問題提升到兩岸關係的層面,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這個刊登在台灣報上的廣告,以「香港面對嚴重中國化,請台灣人引以為鑑」為題,聯署內容提到,...
徐子軒
9月 16,2013
一國三制?
近日,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外牆出現約2公尺高的鐵網圍欄,圍欄懸掛了多幅標語,寫著「嚴禁翻越澳門大學圍牆,違者將予以行政處罰」。此事在中國網上引起討論,大多認為這是「租界」,質疑「澳門不是已經回歸祖國,為何進入國境還算偷渡」等各種民族主義論述。從這些言語中,可以發現兩件事情,一是中國普羅大眾對於所謂一國兩制的內涵理解甚少。中國民眾多基於受西方帝國主義者壓迫的心態,認為港澳的回歸就是一國,...
新一
9月 12,2013
【週四想想】「日式體貼」的視角:來自香港的謝罪文與求救訊息
有一種「體貼」,常會在日劇中出現,便是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學習聆聽與讀解出那個不方便說出、抑或所謂委婉與彆扭表達的「求救訊息」。或許,這是來自於日本社會與人際交往,乃以「唯恐麻煩別人」為主旋律,於是,此種「日式體貼」,遂常可在日劇中發現。 此種所謂「日式體貼」,恰可為「他者關懷」之心情提點。例如,頗為經典的發揮,則以2009年日本富士電視播放的《Voice~亡者之聲》一劇,...
中國問題
Chenglap
9月 07,2013
建立香港右派的陳雲
從臺灣人的口中,我聽過一個說法,說臺灣兩大黨都是右翼,左翼的影響過微。如果我們把這看成事實,則香港與臺灣可謂相映成趣,香港的情況是相反的,本來左右翼已是很含糊的詞語,遇上香港的政治環境,就更含糊。 在香港,主流的政治派別分為兩派,粗估可區分為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主要意識形態的建制派,和至少表面上跟建制派對立的泛民主派, 先說建制派,建制派遠源是成立在國共內戰時期,...
楊兆中
8 月 31,2013
梁振英的窘境與香港的困境
近日香港紛擾不斷,梁振英為首政府主動挑起民怨,跟反對派在多個議題上鬥嘴,可見梁雖已掌權卻又不懂運用權力,就像沒有實權的在野黨,卻掌控行政機器去跟敵對陣營戰鬥,結果整個政府都在忙於跟在野黨互罵,令政局不前,虛度光陰。 香港的行政長官梁振英,自去年七月上台以來,一直都受到低民調數字,低民意支持度的困擾,令他的施政處處碰壁。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梁的個人性格使然,...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Chenglap
8 月 31,2013
中國大陸物價對香港的影響
偶然我會聽到朋友一個說法,那就是「儲多少錢才足夠退休」。 他們會把自己維持現在生活水準的支出計下來,然後向著未來幾十年投射。舉個例子,可能是希望自己在賺到一千五百萬臺幣,然後再每個月使用三萬臺幣。而覺得,只要在某個時間點賺到這個數字,就可以一輩子維持現在的生活水準。這樣的「計劃」,完全建基在一個假設上,那就是把經濟和錢,看成一種頗為靜態,價值不會大變的東西。...
Chenglap
8 月 09,2013
臺灣法輪功?
這是一幅香港的照片,一幅針對法輪功的橫額: 法輪功有沒有禍害香港並不重要,重點在於「臺灣法輪功禍害香港」頭兩字:台灣。 雖然可以有別的解釋,只是大部份人看到的話,都會理解為「法輪功就是來自臺灣的」。 這個橫額很可能來香港遊覽過的遊客,都會看過,對於臺灣人和香港人來說,自然是莫名其妙,因為大家都知道法輪功是來自中國。 法輪功在被大陸禁制後,成員在香港活動已有幾年的日子。...
全球脈動
楊兆中
8 月 01,2013
香港經商環境惡化?
香港首富李嘉誠控制的和記黃埔集團,在七月二十日證實, 集團正為旗下連鎖超商百佳超級市場進行策略評估,回應較早前有報導指集團正放售百佳的消息。消息震驚香港政商界及平民百姓,皆因百佳是香港最主要的民生品牌之一, 當李嘉誠在考慮將百佳放售,是否意味著在梁振英出任特首以來,香港的營商環境已不及以往? 百佳在香港經營已40年,是香港市場佔有率第二的超商連鎖,...
中國問題
Chenglap
7 月 28,2013
香港的政治冷感世代
有位臺灣朋友說,他有一個曾留學澳洲的香港朋友,明明很多事情都對於香港的執政者和其朋黨有意見以及不滿,對他們感到十分厭惡。但談及是否去投票改變問題的時候,對方的回答就是沒興趣投票,維持生活更重要,投票改變不了任何事情,因為政治離那位香港人很遠。臺灣朋友問我,為何香港人不少都會有這種「政治冷感」的現象? 其實,引一段古謠可以很生動的描述這種政治觀。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中國問題
楊兆中
7 月 14,2013
佔領中環
七一遊行過後,香港社會最關注的,是由一班學者及專業人士發起的佔領中環行動,能否凝聚香港人向北京爭取2017年真普選的決心。初步觀察,佔中行動勢在必行,但北京卻似乎採取強硬政策,將佔中打壓在萌芽階段,此舉只會加速香港內耗,令香港競爭力不斷下滑。 佔領中環行動全名為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隸學者戴耀廷在今年初發起,簡單來說,是他對香港民主政制步伐心生不滿,於是主張以公民抗命方式,...
‹
…
5
6
7
8
9
10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