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以色列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謝宇程
10 月 27,2015
【學與業壯遊】 以色列旅台教授:台灣學生能力不弱,缺的是空間——《大學的藝術》之十
各種傳媒上,公開或私下的發言,台灣的教授們對「大學生」通常沒有好話。也許有恨鐵不成鋼的因素,也許有「想想我當年」的比較心態,但是我們通常傾向認為「台灣大學生很弱,很差,不努力也沒志氣…」 吳迪.啟南(Ehud Keinan)教授在以色列理工大學授課25年,並且已經在台灣訪問、客座教學超過八個月。當我有機會訪問他,我當然以為他對台灣的學生會有滿腹不滿,或是大談「我們以色列學生多好多好...
全球脈動
林琮盛
10 月 23,2015
【中東想想】 你知道二戰期間,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是靠向納粹德國嗎?
日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宣稱,二戰時猶太人大屠殺的罪魁禍首是當時的巴勒斯坦阿拉伯領袖侯賽尼(Haj Amin al-Husseini)。納坦雅胡信誓旦旦說,就是因為侯賽尼在1941年和希特勒見面後,煽動希特勒將猶太人全部「燒死」,才造成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猶太大屠殺。 話才說完沒多久,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很「霸氣」...
全球脈動
林琮盛
10 月 08,2015
【中東想想】 巴勒斯坦國旗昂然飄揚在聯合國,然後呢?
10月1日,以紅黑白綠四顏色所構成的巴勒斯坦國旗在聯合國冉冉升起,昂然豎立在藍天白雲下。這畫面,激起了不少台灣人內心的遐想和五味雜陳。 自1988年11月,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袖阿拉法特宣布《獨立宣言》,成立「巴勒斯坦國」,到巴勒斯坦國旗在聯合國迎風飄盪,亦獲得全球135個國家承認其國家地位。這一路,巴勒斯坦人民走了28年。這是一整代人的努力和流淌鮮血,所換來的成果。...
全球脈動
吳維寧
10 月 02,2015
【中東想想】 攻打「伊斯蘭國」不是以色列的選項
9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於海參崴舉辦的東方經濟論壇中首度公開承認俄羅斯向敘利亞政府軍提供大量的軍事培訓與物資與武器。在那之後,有關俄羅斯增派地面部隊前往敘利亞、修繕空軍基地的衛星照片逐漸曝光:坦克、運輸機、轟炸機、軍營、上千名士兵……。 當西方各國政府與媒體都在猜測俄羅斯是否要出兵介入敘利亞內戰之時,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林琮盛
9月 10,2015
【中東想想】 不是戰爭機器:以色列國防軍如何成為頂尖人才庫和就業保障
總統馬英九的募兵制政見二度跳票,再度掀起社會對台灣兵役制度的爭辯。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陳文政近日在〈國防部認輸才有再戰機會〉一文指出:「若青年感受到國軍是其人生發展的跳板,能培養其專業競爭力,這四年役期就如同領薪水的人生學習。不僅年輕人加入國軍的誘因可提高,國軍也能成為國家培養高競爭力人才的場域。當退伍的步兵營營長是企業爭相延聘的經理人時,...
全球脈動
吳維寧
9月 04,2015
【中東想想】道德與現實上的兩難-以色列的非洲難民
今天一張來自土耳其的難民兒童死亡照片震撼全球,我的臉書上很多台灣朋友發出指責之聲,認定歐洲國家築牆阻擋難民是不人道,沒有同情心的行為。 我不大清楚看了照片就責罵的這些人,是否清楚這幾年來地中海難民/非法移民的狀況有多麼嚴重,這幾個月來更是變本加厲,今年七月一個月,進入歐盟國家的難民就超過十萬人。 而處於歐、亞、非三大洲的交界處的以色列,也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被非洲內戰所造成的難民潮波及...
全球脈動
林琮盛
7 月 17,2015
【中東想想】曾經滄海難為水,以色列和伊朗曾有過的美好時光
經過多年的糾葛和矛盾後,伊朗與國際六國的核子談終於在7月14日畫上休止符。國際社會決定,逐步解除多年來對伊朗實施的制裁,換取伊朗同意對其核項目的長期監管。幾家歡樂幾家愁,伊朗「重返國際社會」,並獲得大量讚譽之聲之際,以色列這個和伊朗誓不兩立的國家十分憤慨。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抨擊這份協定是「歷史錯誤」,宣稱「會用一切方法防止伊朗取得核武」,也暗示以色列已做好軍事行動的準備。...
書評書介
楊茜雯
6 月 27,2015
和平,從耶路撒冷開始
書名:《耶路撒冷的移居者─一段在衝突中探求接納,在絕望中發現希望的異鄉生活告白》 作者:利皮卡‧佩拉漢(Lipika Pelham) 出版社:商周出版 「悲劇永遠帶有喜劇的成份,因為它已經沒有尊嚴」 巴勒斯坦流亡詩人-穆里‧巴爾古提 極右翼的班傑明‧納坦雅胡總理,重新引領流著蜜與奶之地的以色列,拒絕與巴勒斯坦和解及與其他伊斯蘭教的國家對話,堅守孤立主義。和平...
全球脈動
林琮盛
五月 22,2015
【中東想想】 在商言商,以色列和中國大步向前
今年四月,在以色列中部的一個城市裡,舉辦了一場大型的國際會議。主題和農業科技有關。長期以來,先進的農業技術就是以色列的強項。透過高科技,讓以色列種植出反季節作物,甚至成為歐洲冬天的「菜籃子」。有趣的是,這場會議裡,中國代表團的人數就佔了全部人數的10%。 中國人大舉湧向以色列的場景,也出現在另一場以色列舉辦的網路安全峰會上。中國電商巨頭阿裡巴巴還派出規模不小的代表團親臨與會。...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林琮盛
4 月 23,2015
【中東想想】 徵兵制的以色列,凝聚獨立建國的堅定意志
每年4月下旬,以色列總沈浸在一股莊嚴又哀戚的氣氛中。每年此時,「大屠殺紀念日」及「陣亡將士紀念日」這兩大國定紀念日總讓以色列人不斷深化以色列不再讓猶太人悲劇重現的堅強意志。 這兩大節日的上午8點,以色列全國會響起警報聲。所有民眾都會起身肅立;行進的車輛無論在高速公路或一般道路,全都停駛。乘客和司機集體下車默哀。畫面和生活瞬間凍結在那一刻,停頓在警報聲的那兩分鐘。...
‹
1
2
3
4
5
6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