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民主
賴天恆
8 月 23,2013
秩序做為排除異議的手段
上個月我在蘋果日報論壇《禮貌是打壓弱勢的手段》一文中指出台灣政壇的亂象:「當人在體制內好言好語地請命時,就徹底忽略;弄到眾人忍無可忍站出來抗議時,就開始貼上『理盲』、『沒禮貌』、『暴民』的標籤。」 雖然不令人意外,但政府以相同的手法對付聲大埔案的受害者與聲援的民眾,仍讓人感到相當失望。日前30名聲援大埔的民眾衝進行政院丟雞蛋潑紅漆。行政院除了在第一時間動用警逮捕抗議民眾之外,...
環境經濟
賴天恆
8 月 09,2013
人民應該對服貿協議說「不」!
服貿協議是攸關台灣經濟發展、政局走向的重大決策。對於一個民主國家來說,面對重大決策最關鍵的問題,便是人民是否能夠決定「要」或「不要」。但就我國目前的局勢來看,答案顯然是不行。 總統日前親上火線喊話,宣稱「兩岸服貿協議對台灣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並且把所有的反對意見都當成必須辟除的「謠言」。對總統來說,即使全國人民堅持不要,他也仍然會繼續「推動」、「溝通」。「接受人民的決定」...
蘇孔志
8 月 01,2013
【時事想想】郝先生,「民主」不必然妨礙產業發展
郝明義先生就當前馬政府與中國簽訂服務貿易協議乙事認為違背民主程序,只思考到經濟發展,卻忽略了台灣的國家安全,為此他宣布辭去國策顧問一職。 不過在郝先生的辭職信中,卻提到: 「今天,中華民國之所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同,之所以我們即使在幅員和經濟力量上無法和對方相比卻仍然有所自豪之處,不過是中華民國乃一民主社會;台灣歷經二十多年的政治轉型,全民不惜花上經濟、...
主權兩岸
蔡英文
7 月 28,2013
錯亂的總統與錯誤的服貿
台灣一直是個文明、民主、尊重人權的社會,我們也以此為傲,但近來一連串事件,都讓我們懷疑,是否我們失去了文明、民主和人權?洪仲丘在軍中被粗暴對待,有文明嗎?徐世榮教授和學生們走上街頭抗議,卻被警方禁止,在民主社會不能抗議、無法發聲,還有民主嗎?大埔鄉親想留在自己有感情的家,從中央到地方執政的國民黨政府卻偷偷摸摸趁他們不在拆了他們的房子,這樣有人權嗎? 很多人都因此感到很無力,...
洪榮一
7 月 19,2013
不要讓洪仲丘的血白流!
洪仲丘下士不幸往生的事件,隨著社會民怨的沸騰,國軍一下子被推向台灣人民的對立面,社會上各種唾棄軍人、鄙視國防的聲音又再度甚囂塵上。 國防部應負起行政及法律責任 生命是無價的!一個原本有著大好前程的年輕人在部隊服役時不明不白的殞落,再多的道歉、懲處、撤職、辭職都無法再喚回這個年輕的靈魂。查明案情、還原真相、追究失職和違法人員的責任並依法究辦,...
中國問題
楊兆中
7 月 14,2013
佔領中環
七一遊行過後,香港社會最關注的,是由一班學者及專業人士發起的佔領中環行動,能否凝聚香港人向北京爭取2017年真普選的決心。初步觀察,佔中行動勢在必行,但北京卻似乎採取強硬政策,將佔中打壓在萌芽階段,此舉只會加速香港內耗,令香港競爭力不斷下滑。 佔領中環行動全名為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隸學者戴耀廷在今年初發起,簡單來說,是他對香港民主政制步伐心生不滿,於是主張以公民抗命方式,...
李拓梓
7 月 14,2013
【週日想想】民主有分優質和劣質嗎?
一場座談中,來自中國的學者挑釁式的詢問有關台灣是不是「劣質民主」的問題,督促我回頭醒視這個字眼的意義。台灣的民主當然有很多問題,民眾不關心政治、貪污的問題、治理無能的問題、國會亂鬥的問題,路邊隨便問個人,他們都會和你說政治真是太糟糕了。但這樣的現象,是不是證明我們的體制是「劣質民主」呢? 前幾年,在台大政治系朱雲漢主持的東亞民主化計畫中,有一項民眾對於「民主」看法的比較,...
李蔚
7 月 04,2013
「民主止步」的潛台詞——謝長廷香港行現場觀察三之二
在前一篇文章裡,筆者期望民進黨的政治領袖在面對中共時,至少應該守住「道義立場」。筆者以為的「道義立場」,就是七月一號幾十萬香港人奔走呼號而不可得的「民主價值」。 說到民主,中方學者在論壇裡的言談,很值得拿出來討論一番。謝長廷這一方的與會者,不管公開或閉門會上,都提到了台灣人民對中國專制體的抗拒。因而余克禮在開場講話時就搶先脫稿,用下頭這段話回應謝長廷: 「追求自由、民主、人權...
全力中年
6 月 30,2013
【時事想想】陳光誠不敵陳光標 人權敗給統獨
中國視障維權律師陳光誠訪台十八天,固然不需刻意去作溢美形容,意義卻絕對不小。巧的是,與民間社團、民進黨最近舉起的兩岸人權大旗產生微妙的意外連結,使得這趟旅程不只是時代周刊百大人物、中國異議人士訪台這麼簡單而已。 陳光誠習慣簡單俐落的答題方式,幾天下來,他的one-liner,諸如「寧可立院推擠,不願坦克上街」、「以前的土匪在深山,現在的土匪在機關」、「(馬英九是否見我)...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林濁水
6 月 28,2013
【鄉巴佬異藝錄】二十三、型塑港台間民主戰略縱深──寫在七一大遊行前夕
過去看不起台灣的香港人97後羨慕台灣有民主,只要台灣選舉便有民主派組團來觀摩。終於,對民主的追求,使和台灣人有豐富的命運共同經驗的香港人對台灣開始產生命運共同的感受。但幾次到過香港之後,我察覺到香港人看重台灣的還不只把台灣看當做觀摩民主的先進地方。他們對台灣還有一個角色上的期待 : 既然中共以一國兩制在香港試點垂範台灣,於是只要不被統一的的台灣保持領先、有異於香港的民主,北京對香港就會比較客氣,...
‹
…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