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環境經濟
飛米
3 月 26,2013
核災啟示錄就在SARS回憶錄(下)
SARS進入最緊張的階段,我也要臨盆了。那天晚上是老公值班日,我的宮縮越來越規則,睡到半夜,痛醒,肚子明顯的下沉感,緊急到醫院待產。 產房從未見過的空蕩蕩,產婦早已遠離這家醫院,我一個人戴著口罩躺著,老公、產檢醫師、婦產科同學、護理人員也都陸陸續續帶著各式口罩來了。 胎兒血氧下降,我也透不過氣,露出鼻子,一半蓋住嘴巴,這樣的戴法算是心安吧。 全球SARS地圖,...
政黨政治
董思齊
3 月 23,2013
【時事想想】上台未滿月 朴槿惠聲望跌
上任還沒滿月,朴槿惠的「政府組織法」修正提案以及長官級人事任命案,陸續在國會受挫,朴槿惠個人聲望也明顯下滑。令人好奇的是,既然朴槿惠所代表的新國家黨(新世界黨)在國會中佔多數,有完全執政優勢,為何「政府組織法」的提案與人事任命案還有這麼多狀況? 這其中,最大的關鍵點在於韓國的政治體制。總統制下的韓國,雖然總統擁有多項提名與任命權力,並且代表全國最新的民意的國會,...
司法人權
李中志
3 月 22,2013
馬政府威權統治的復辟之路
我國的法治現代化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而且反動的力量隨時伺機反撲。 早期的《違警罰法》賦予警察對人民拘留、罰役的權力,甚至連男士蓄髮都 會被押送至警局強行剪短,這般國家暴力實不是年輕國人所能想像的。後經數十載的辯論,其中還包括兩次大法官的違憲宣告,《違警罰法》終於在 1991年以落日條款的方式走入歷史。 進入九零年代後,人權意識開始覺醒,檢察官羈押權同樣受到違憲的挑戰。...
主權兩岸
遠望
3 月 21,2013
習李新政與中國夢
從去年的中共十八大,到剛剛結束的中國人大,以習近平和李克強為首的中共新領導層已經正式完成了權力交接。期間,兩人在眾多場合發表的公開講話,在中國國內和國際傳媒中似乎形成了一個頗為正面的對改革的期待。一時間,「習李新政」之謂頻見報端,似乎萬事俱備,又借改革派領導之東風。中國號巨輪再次出海指日可待。 [新聞] 人大演說 習近平大談強軍中國夢 [新聞] 兩岸放送頭-人大閉幕...
國防外交
李瑞中
3 月 19,2013
給司徒文一個讚(下)
司徒大使第二個批評針對國軍的士氣低落與馬政府的募兵制之不可行,遭到國防部發言人立即的反駁。司徒大使將近年來接連破獲的共諜與洩密案件視為其立論的證據,但國防部認為這是保密防諜成功的象徵。 國防部官員心知肚明的是保密防諜首重防患於未然,等事情發生才亡羊補牢,通常對國家安全的傷害已經造成。此外仔細推敲國防部乍聽之下似乎言之成理的說法,更有可能的解釋恐怕是因為共諜與洩密恐怕已經相當普遍,...
教育文化
李瑞中
3 月 18,2013
給司徒文一個讚(上)
前美國駐華大使司徒文對我國處境,本著他一貫獨特而深刻的觀察,提出了嚴峻但發人深省的批評與建議。司徒大使是前美國外交官,其觀點無可厚非地從美國利益出發,然而就算我們不接受他的「處方」,他的「診斷」也值得討論與深思。 我曾自嘲自己的「區域經濟」沒學好,把世界總的一起看,而非只把目光放在中國身上。看看瑞士的鐘錶流通於全世界,沒有理由我們的商品只能推銷到中國大陸市場。再來,...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李威寰
3 月 17,2013
踏地恐土痛:詮釋316苦行的意義
2007年3月16日,樂生療養院被張貼上強制拆遷通告;2013年3月16日,在樂生院被迫拆遷六年後,各界青年以六步一跪的方式,呼籲政府面對錯誤,終結樂生院面臨的走山危機。 在六步一跪的隊伍中,說實話我的心思大部分時間是空白的,只專心感受著每次下跪時膝蓋的痛楚。然而這一點痛,或許正是我聲援樂生保留運動的意義。因為透過樂生保留運動、看到樂生院的阿公阿嬤,我對台灣社會與歷史又多了一些理解...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遠望
3 月 16,2013
失血的中國農村金融 (四之四)
中國需要怎樣的農村金融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996年以來以市場化為導向農村金融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失敗的改革。一個個以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標的商業金融機構,在國家退出後將觸角伸向農村。它們好像一條條抽血的管道,將農村本已薄弱的金融資源抽離農村的機體,投向利潤率更高的城市工商業部門。 從中共建政以來農村經濟與金融演變的大視角來看,農村金融先後經歷了國家的掠奪之手,以及市場的抽取之手...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遠望
3 月 15,2013
失血的中國農村金融 (四之三)
被市場化扭曲的幫助之手 資本短缺是國家對農村實行金融掠奪的關鍵背景,而自1996年起,中國金融體系的資金從短缺變為充裕和過剩,主要原因在於政府推動的資源資本化,引發了高速的經濟貨幣化。資金過剩的一個主要跡象,是國內金融機構從淨貸差轉為淨存差。95年以前人民幣存貸款一直處於貸差狀態, 但96年開始,貸差轉為存差。到2012年8月,存差已經累計到26.3萬億元,佔存款總額的將近30...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遠望
3 月 14,2013
失血的中國農村金融 (四之二)
舊瓶裝新酒 1978年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但直到90年代中期,資本短缺問題繼續制約中國經濟。這就讓國家有新的動力,去維持農村金融的儲蓄動員功能。這一時期,中國的財政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弱財政」,財政收入佔國民總收入的比重從1978年的31.2%大幅下降到1995年的10.7%,只有同期工業化國家的1/7到1/3。 理論上講,國家汲取民間財富的制度安排有稅收制度和金融制度。...
‹
…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