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中國問題
楊兆中
7 月 14,2013
佔領中環
七一遊行過後,香港社會最關注的,是由一班學者及專業人士發起的佔領中環行動,能否凝聚香港人向北京爭取2017年真普選的決心。初步觀察,佔中行動勢在必行,但北京卻似乎採取強硬政策,將佔中打壓在萌芽階段,此舉只會加速香港內耗,令香港競爭力不斷下滑。 佔領中環行動全名為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隸學者戴耀廷在今年初發起,簡單來說,是他對香港民主政制步伐心生不滿,於是主張以公民抗命方式,...
司法人權
徐慧倫
7 月 13,2013
【時事想想】讓「禁閉」跟袁世凱一起走入歷史
陸軍六軍團五四二旅下士洪仲丘遭虐死軍中,引發社會撻伐,國防部為息眾怒,火速於十一日決議「暫停」士官兵之禁閉(悔過)懲罰,但對其之合法性及適當性的質疑,絕不會因此稍有停歇。 禁閉一詞源自袁世凱於民國二年四月一日公布之「陸軍懲罰令」,規定陸軍官佐及所隸之文官、見習官違犯者應受懲罰;儘管日本、德國已相繼廢除禁閉,但我現行「陸海空軍懲罰法」中仍保有相關懲罰;且較於管訓、降級、記過、罰薪、...
主權兩岸
林登峰
7 月 11,2013
從行為科學看九二共識的本質
民進黨開始華山會議,檢討中國政策。本文試圖從近代行為科學的角度,探討「九二共識」當中,最核心的「一個中國原則」問題。 西方近代行為科學認為人對各種事情的反應,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理性,另一種是感性。政治上的事情也是這樣。人類對於各種事情的反應常常都是包含理性和感性。 我們偶爾碰到有兩個人為了某一件事情爭吵,要我們幫他們「喬」。最常看到,也是最正常的做法就是:瞭解事情的真相,...
司法人權
新一
7 月 11,2013
【週四想想】打狗吹水:中華生產黨啟示錄──割掉中華民國憲法的尾巴吧!
台灣的中國婚配移民籌組政黨參政一事,網路已流傳一陣子,直至中國《南方週末》在7月初大篇幅報導後,自由時報才跟進,並引起一陣議論。或許,大家以為新移民在地參政,是一個新移民在地化的融入過程,但看報導中說,此一中華生產黨之宗旨:促進兩岸和平統一,並以藍底五星旗,彰顯出其乃「支持統一的藍營」之政治立場,便可知實情遠非如此。 當中最引起非議的,即是南週報導中指出:「主席盧月香每週講述,...
財政金融
遠望
7 月 10,2013
中國的「壯士斷腕」與「央媽斷奶」
筆者稍早的一篇文章(習李新政與中國夢)中提到,判斷未來中國改革與政經走勢,不在於對以習李為首的中共領導層之聽其言,關鍵在與觀其行。作為主管中國經濟的最高領導,李克強頻出「壯士斷腕」之豪言壯語以銘其推進改革的決心和勇氣,其後的一系列政策動作,尤其是近來炒得沸反盈天的流動性緊縮的大戲,分明拉開了新一輪金融改革的大幕。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
全球脈動
董恒秀
7 月 10,2013
將來的總統?埃及12歲男孩讓人大開眼界!
埃及12歲男孩艾哈麥德(Ali Ahmed)去年十月參加街頭抗議時,接受記者採訪,這段訪問影片最近因埃及總統穆西(Mohamed Morsi)遭軍方罷黜,再度爆紅網路世界。男孩批判穆斯林兄弟會,思路清晰,說話有條不紊又具熱情,許多大人恐怕難以望其項背! 這兩天美國媒體紛紛報導這則訪談,媒體也很負責任地查證字幕上的英文翻譯無誤,而且男孩並不是事先演練後,像演戲般接受採訪。...
主權兩岸
林濁水
7 月 09,2013
【華山論劍】台獨是核心價值還是票房毒藥? ___民進黨兩岸戰略系列一
民進黨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華山會議,全面檢討兩岸政策。第一次會議討論「台灣對中政策的核心價值與願景」。並不意外的,參加會議的人,多數認為維護主權獨立是最核心的價值。這樣的「結論」,引來了「邁向執政與台獨衝突,台獨和選舉不可能左右逢源」的批評。這批評並不新鮮,是非常老非常老的老梗。1991年民進黨通過台獨黨綱,接著1991國大選舉 民主進步黨得票率只有23.3%,比1989年增額立委選舉得票率28....
教育文化
,
司法人權
陳清泉
7 月 06,2013
十二年國教能「解放兒童」嗎?
當社會為實施十二年國教吵嚷不休之際,重讀加拿大非政府組織「解放兒童(Free the Children)」創辦人魁格.柯柏格(Craig Kielburger)所著《解放兒童》一書,從年僅十二歲的魁格對兒童人權的關懷,以及加拿大教育體系和公民社會提供的發展空間,能帶給台灣多少反思和啟示? 一九九五年四月,魁格在報紙上讀到一則巴基斯坦童工,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月薪不到一美元。...
主權兩岸
林濁水
7 月 05,2013
【鄉巴佬異藝錄】二十五:憲法各表和兩個中國遐想曲
雖然謝長廷難以接受,但在香港「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閉幕會中,謝的核心主張「兩岸憲法各表」還是不意外地被與會的中國學者嚴格批評,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余克禮甚至說憲法各表是在「製造問題」,這使得謝希望香港會談達到憲法各表的的共識以「創造歷史」的期待幻滅了。 拒絕憲法各表,中方的解釋是憲法各表就是在搞「兩個中國」,中國絶對不能接受。非常湊巧,才上個月中...
中國問題
李蔚
7 月 05,2013
「平台」愈通暢 政治愈失靈——謝長廷香港行現場觀察三之三
不管「國共論壇」或是「維新平台」,這種兩岸三黨政治人物架設的「民間溝通平台」都有一個特色:台方代表是民,但陸方代表絕大多數是披著民間大衣的官。 以這次香港會談為例,謝長廷方面的代表身份清清楚楚,不是民代就是教授,會議手冊上載明什麼身份就是什麼身份。但中方的名單卻大有文章,除了台研所的教授外,事實上不少官員都以各種不同的名義在名單裡。 例如商務部台港澳司司長陳星,手冊上的頭銜是...
‹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