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環境經濟
高志文
10 月 09,2015
台灣前進巴黎──全球新氣候秩序下台灣碳經濟與碳外交策略(下)
過去20多年的氣候會談,因現行UNFCC國際氣候協商制度,屢屢無法達成更積極的全球減碳目標,近年來,一股另起爐灶,建立一個新的國際氣候俱樂部(Climate Club)的聲浪很大,特別是今年巴黎會談所達成的減量共識若無法達成2℃以下的全球氣候總目標,這個「新國氣候俱樂部」的聲浪勢必崛起。 國際新氣候俱樂部Club of 2℃ Below呼之欲出 從哥本哈根氣候會談,...
中國問題
張智程
10 月 09,2015
【京都想想】中國為什麼注定跟TPP無緣?
隨著第一輪TPP談判在美國主導下通過,台灣社會對於應不應該加入TPP第二輪的討論也正式開啟,但幾天下來各種論點卻大多仍局限在關稅、或是對本土農業以及食安可能產生的影響,比較全盤式的戰略觀點卻相對缺乏。因此,本篇首先想換個角度看問題,從為什麼中國注定跟TPP無緣這點談起,來思考台灣加入與否的戰略布局。 中國沒加入當然是因為美國主導的結果,...
環境經濟
高志文
10 月 08,2015
台灣前進巴黎──全球新氣候秩序下台灣碳經濟與碳外交策略 (中)
今年底巴黎氣候會談前,最值得觀察的風向球是各締約國向公約秘書處遞交的「國家自主減碳貢獻」(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簡稱INDC)。各國說明其中、長期自主減碳目標路徑與時程及方法,巴黎會談再針對各國減量承諾進行協商。從目前各國家所遞交的INDC來看,除了少數幾個歐盟國家,各國自主減排的總量,仍遠不足以避免地球增溫超過2℃,...
環境經濟
,
國防外交
高志文
10 月 07,2015
台灣前進巴黎─全球新氣候秩序下台灣碳經濟與碳外交策略 (上)
我們迫切需要改變,大的改變,有別於傳統、保守、緩慢的官僚程序,才能讓我們在氣候變化因應和綠色成長上成為亞洲的冠軍。我誠懇地提出2030年超級大三元綠能發展與國家減碳路徑目標:Triple 30 by 2030,成為台灣的INDCs(遞交給UNFCCC的國家自主貢獻)在年底巴黎UNFCCC第21屆締約國會議前,讓全世界與全球低碳綠能市場知道,台灣邁向低碳綠能發展世紀的堅定決心。...
歷史書寫
,
運動休閒
,
主權兩岸
mlkj
10 月 06,2015
國際知名食評家介紹台灣美食的背後
最近一篇報導,說英國知名食評家鮑爾斯(Tom Parker Bowles)來台灣一趟,在精品雜誌《Esquire》英國版中發表文章,對台灣的美食讚不絕口,甚至以「地表最佳美食地」來形容台灣。台灣的電視、平面媒體,立即大幅轉載這篇文章,但轉述的內容大同小異,多是說台灣的食物有多好吃、鮑爾斯吃了那些、台灣人很好,少數片段描述到台灣的風土民情;光看台灣媒體轉載內容,...
運動休閒
,
休閒育樂
吳傳立
10 月 05,2015
雞同鴨講的綜藝節目「文化」
人性是很奇怪的(當然,包括筆者自己在內)。稱讚一個「個人」,「與這個個人相關的族群」會忍不住沾光;批評一個「主體」,主體裡面的許多「個體」都會義憤填膺地反駁「我就沒有這種缺點/你知道我有什麼苦衷嗎/難道你能夠做得更好嗎……最後回嗆「你憑什麼這樣批評我?」。 比如說,運動天才在台灣享受不到天才該享有的訓練資源,在台灣一路被埋沒;一旦旅外球員表現出色,就說是「台灣之光」,...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余承儒
10 月 05,2015
新南向政策—日本怎麼做,台灣又能參考些什麼?
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所提出的外交政策,其中「新南向政策[1]」引起許多關注。本文希望藉由介紹日本近年對於廠商進出東南亞的連攜政策,提供台灣可參考的方向,也比較台灣特有的優勢。 日本的「南向政策」:地方政府支援進出東南亞的具體作法 當中國成長的力道趨緩,人口約莫6億人,預期將是下一波全球經濟成長引擎的東南亞國家,吸引許多投資的目光。而日本,除了在國家層級,...
媒體觀察
曹家榮
10 月 02,2015
「起鬨」造神的年代,得社群者得天下?
2016年的總統大選即將到來。引人注目的不僅是各政黨內部的整合情況,或是候選人們陸續端出的政策牛肉。對於某些人來說,2016大選的另一個關注重點是:社群媒體將在此次選舉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其實對於社群媒體力量的關注,早在去年九合一大選中表露無遺。例如,有不少的評論都指出,柯文哲之所以能夠以素人之姿當選台北市長,除去對手因素之外,其競選團隊針對社群媒體的經營乃是重要助力。也因此,...
全球脈動
吳維寧
10 月 02,2015
【中東想想】 攻打「伊斯蘭國」不是以色列的選項
9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於海參崴舉辦的東方經濟論壇中首度公開承認俄羅斯向敘利亞政府軍提供大量的軍事培訓與物資與武器。在那之後,有關俄羅斯增派地面部隊前往敘利亞、修繕空軍基地的衛星照片逐漸曝光:坦克、運輸機、轟炸機、軍營、上千名士兵……。 當西方各國政府與媒體都在猜測俄羅斯是否要出兵介入敘利亞內戰之時,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全球脈動
西涼寺
10 月 01,2015
政治社交化給予民主的生機與挑戰
美國媒體9月發生了一件台灣鮮少注意的事。喜劇中心頻道(Comedy Central, 台灣譯為爆笑頻道)廣受年輕人歡迎,以針砭時事、嘲諷美國保守派為訴求的脫口秀柯伯報告(Colbert Report),其主持人史蒂芬.柯伯(Stephen Colbert)於9月轉戰主流無線電視台哥倫比亞廣播系統(CBS, 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擔任深夜時段脫口秀節目史蒂芬....
‹
…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