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復興,從台片映演比例和國家電影獎開始

魏德聖導演新作、即將於明年初上檔的賀歲片《52Hz, I love you》,由四個新生代樂團的主唱主演,劇中人直接開口唱歌的音樂歌劇形式,加上《海角七號》人物串場助威,此一台灣影史新世紀開天闢地之作大抵也是音樂劇形式,主角戲裡戲外都是位搖滾歌手,多首原創歌曲不只襯托更是全片骨幹,這些吸引廣大海角粉絲的戲劇元素都將在魏導新作得到強化的市場驅動下,再度創造台片票房高峰已可預期。

近日魏導宣傳新片受訪表達對台片市場的看法,提到《海角七號》票房5億多號稱大賣座,換算觀影人次則不過200萬,占全台人口不到十分之一,在國外(如韓國)要有高許多的比例才能稱為票房大片,如果國內觀影需求可以如實創造出來,2千3百萬人口的台灣市場是很大的,可以自給自足。

【書摘】所信即所見──觀看之道,論攝影的神秘現象

書名:所信即所見:觀看之道,論攝影的神祕現象(Believing Is Seeing: Observations on the Mysteries of Photography)

作者: 埃洛‧莫里斯  Errol Morris

譯者:吳莉君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6/12/03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5629

第五章:一切始於一隻老鼠(It All Began with a Mouse)

埃洛.莫里斯 Errol Morris

世界知名電影導演,曾獲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這個獎通常肯定以活躍、激勵人心的方式追求公平正義、力求更和平社會之人,並以《戰爭迷霧》(The Fog of War)奪得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其他電影作品包括《小報》(Tabloid)、《標準流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死亡先生》(Mr. Death)、《又快又賤又失控》(Fast Cheap & Out of Control)、《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正義難伸》(The Thin Blue Line)和最新的《非真實告白》(The Unknown Known)。著有《錯誤荒原:傑佛瑞‧麥唐諾謀殺案》(A Wilderness of Error: The Trials of Jeffrey MacDonald)。

自由之翼

兩周前,我離開一家我很愛的公司,為的是一個使命感。

【書摘】《我們這一代:七年級作家》

書名:我們這一代:七年級作家
主編: 宇文正、王盛弘
作者:黃崇凱等26人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6/12/01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6070

(編按:本書為集結26名七年級作家以不同筆法試圖嶼社會對話,描繪七年級生處境的文學作品合集,書摘從中挑選兩篇刊登)

==

〈穿行,在訴訟、防禦與責任間〉

黃信恩

Nicholas Lee

資深記者之子,兩個孩子之父,現於醫療業擔任經理人

黃信恩、翟翱

黃信恩
一九八二年生,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現任職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及斗六分院、醫學系兼任講師。學生時代開始寫作,作品以散文為主。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等獎項,並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天下散文選等。散文集《體膚小事》獲文化部金鼎獎優良文學圖書推薦獎。

翟翱
一九八七年出生於花蓮,現居台北,生理男。大學就讀中文系,研究所念了一趟台文所。曾獲幾個不重要的文學獎。目前在社會生產線上擔任報社編輯,等待生產線瓦解或被淘汰的那一天到了。同時是電子刊物《秘密讀者》編輯成員

燭光革命後的韓國

12月9日韓國國會通過對於總統朴槿惠的彈劾案,正式確立後朴時代來臨。現在朴槿惠被迫暫停職權,送交憲法法院審理,由總理黃教安擔任總統權力代行,隔日首爾街頭再度聚集群眾慶賀彈劾通過,數場大型集會推倒朴政府,因此又被稱為燭光革命。雖然國會以壓倒性多數表決回應民意,不過最終決定朴槿惠去留的還是在於大法官,故外界仍舊屏息以待在未來180天內所產生的憲法判決。

假設憲法法庭裁決朴槿惠應該解職,那麼在60天內將舉行總統補選,比較可能參選者包括共同民主黨的文在寅、國民之黨的安哲秀,以及即將卸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潘基文等。最新民調顯示,潘基文與文在寅最為看好、互有勝負,雖然潘基文仍未表態,但韓國人民顯然很希望有一個世界級的領導人帶領她們走出僵局。這就牽涉到對總統制的反思,新總統可能要面臨修憲,乃至於進入第七共和的大工程。

淺談東南亞研究:誕生、成長、移轉、挑戰

台灣在地理上鄰近東南亞,但是在心理上卻距離東南亞相當遙遠。在課本有限的內容之外,台灣人對東南亞文化的認識,來自於充滿偏見的觀光節目;對東南亞政治的(不)了解,來自於枯燥難懂的國際新聞;對東南亞人民的印象,來自於被汙名化的逃跑外勞,以及講著陌生語言的外籍配偶。對於東南亞的無知,多少反映出東南亞研究長期以來在台灣不被重視的情形。東南亞研究,是一個伴隨東南亞歷史而發展出來的學術領域,對於深入而全面地了解東南亞,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這篇文章粗淺地介紹東南亞研究在全球發展的歷史脈絡,希望能刺激台灣對東南亞研究的想像。

誕生:殖民時代的知識生產

P’Ming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東南亞研究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