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採取選舉人團制的真實原因:奴隸制度妥協下的政治制度

美國的「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於12月19日完成集會,順利選出川普作為美國第45任總統。此次選舉,落選的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的全國普選票數已經達到6584萬餘票,至於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則拿到6297萬餘票,希拉蕊在普選票超過川普280萬票。然而,由於美國在全國性的總統選舉採用獨特的「選舉人團」制度,使得川普取得304張選舉人團票,勝過希拉蕊的227票;剩下7張選舉人票則未按照他們的宣誓投給了其他候選人,是為「失信的選舉人」(faithless elector)。

李巴

現正於法國高等政治學院就讀經濟與公共政策碩士

廖斌洲

台大政治所博士生

【書摘】《拜訪革命:從加德滿都、德黑蘭到倫敦,全球民主浪潮的見證與省思》

書名:拜訪革命:從加德滿都、德黑蘭到倫敦,全球民主浪潮的見證與省思

作者:周軼君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6/11/30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6138

敘利亞

15 托克維爾的預言

【時事想想】不承認過去的人,不會擁有未來

所有時間彷彿都凝結了。車輛凝結、人員凝結、空氣凝結。任何一切事物都凍結了。

每年5月5日上午10點,警笛聲響徹了以色列。原本行駛在公路上的所有車輛,全停在中間,所有人下車,佇足在路上;整個國家全停止運轉,為二戰期間在大屠殺中慘遭納粹殺害的600萬名猶太人默哀2分鐘。

根據猶太曆法,大屠殺紀念日從5月4日的日落開始,至5日的日落結束。

特拉維夫是一座不夜城。整個近東地區,特拉維夫的自由、開放的氣息,位居首冠。但4日晚上,這座城市卻沉眠了一夜。

4日晚間,全國餐館、電影院及其他娛樂場所均關閉,包括特拉維夫也是;電視節目也少了娛樂氣息。即便過了70多年,每年的此時,所有人無不遙想著當年的悲劇。5日上午眾人默哀過後,各地開始舉辦紀念活動和追悼儀式,敬獻花圈、演唱紀念歌曲、點燃火炬。

回應《表態挺同的陸生與「426」》,政治正確前不過都是人

近期一篇名為《表態挺同的陸生與「426」,同時顛覆兩種汙名》的報導吸引了我的目光。文中論及「被代表的焦慮」著實精闢,不禁令我(「原」為在陸台生)想起當年在北京就學時的種種。然而,我認為該文以「陸生須積極地參與台灣政治來洗刷自身汙名」作為結論,實過於草率。

我雖然亦贊同台灣的政治參與模式較為健康,然而我們對待陸生時,應須思考「米爾格倫實驗」中受試者的反應。該實驗又稱權力服從研究,是納粹後,美國耶魯大學研究者為反思人們在面對當權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能發揮多少拒絕的力量,所進行的實驗。實驗的結論是值得令人省思,竟然有高達65%的受試者會接受違背良心的指令。

周軼君

現任《端傳媒》國際頻道主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文學學士,英國劍橋大學國際關係碩士。2002至2004年,任新華社駐以巴地區記者,期間是唯一常駐加薩的國際記者,曾採訪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阿巴斯,對哈馬斯組織創始人亞辛的專訪被多家國際傳媒轉載,關於以巴衝突的文字、攝影故事獲得國際多個獎項,曾被評為「中國記者風雲人物」。2005年出版《離上帝最近——女記者的中東故事》,除政治人物外,亦白描當地一般民眾的生活面貌,辛酸痛苦伴隨幽默溫馨,展現衝突下的人性。

2006年起任職香港鳳凰衛視,並定居香港。繼續奔波在國際熱點地區,經歷尼泊爾改制、南北韓危機、戰後阿富汗、伊拉克重建、烏克蘭戰爭、南美民粹崛起、埃及、利比亞及巴林等一系列政變,亦有實地觀察美國與歐洲政局。

她的國際新聞分析、隨筆常見於《風傳媒》、《端傳媒》、《金融時報》中文網,也常受邀「鏗鏘三人行」談話節目。

【印度想想】印度女權運動的意外盟友:國際連鎖速食餐廳

走在印度的市集中,很難不去注意到這件令人疑惑的事:觸目所及,商店的店員都是男性。是的,即使是在販售昂貴的傳統服飾的婚紗店,門口的警衛、店員、經理到裁縫師都是男性──他們銷售的可是由薄紗和露腰短袖上衣所組成的女性服飾啊!然而,顧客們似乎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了,母親們坐在展示櫃前和年長的男性老闆談論著價格和花色,一旁年輕女兒正在毛手毛腳的年輕男店員協助下試穿繡有華麗圖案的紗麗(Saree)。

印度是一個由男人主宰的國家。儘管近年來各界做出了不少努力,但女性在印度的生活仍是相當不容易:由於選擇性墮胎和殺女嬰的行為,印度是世界上性別比最低的幾個國家之一;女性營養不足的比例要比男性還高,而且甚少出現在商店櫃台、大學課堂、國會席次、和企業董事會中。女性就連連上網路的機會都比男性還要少,根據臉書(Facebook)統計,印度臉書帳號性別比為三名男性對一名女性。

PISA優異很風光?十二年國教拔掉了優秀學生

世界各國進行教育改革時,莫不以拔尖扶弱、成就每一個孩子為最高指導原則。提拔頂尖學生、扶持學習弱勢學生,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2015年臺灣15歲學生(國三生或高一生)進行PISA國際評量施測,2016年成績出爐後,台灣學生在數學成績方面表現優異,排名全球72個國家中的第四名,好不風光。但是表面數據背後的內涵分析卻驗證了許多第一線教師對於十二年國教的擔憂,那就是,扶弱不明顯,『拔』尖卻拔掉了臺灣頂尖程度學生的數量。

【書摘】《袁世凱:左右近代中國的俗吏與強人》

書名:袁世凱:左右近代中國的俗吏與強人(袁世凱:現代中国の出発)

作者:岡本隆司 

譯者:李雨青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6/12/07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6544

第四章 革命
第四節 辛亥

「革命」的挫折與雌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