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想想】一塊布的反思

古蘭經33章59節:「先知啊!你應當對你的妻子、女兒以及信士們的婦女說,她們應當用外衣遮蔽自己的身體,這樣最容易被人辨認而不受侵擾,安拉是至赦至慈的主。」

居住在公民有95%以上為穆斯林,在1930年代開始西化改革的土耳其,幾乎每天都擺盪在伊斯蘭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以我居住的伊斯坦堡來說,崇尚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人各有比例,一條街上可以看見許多面貌。虔誠信仰伊斯蘭教的女性會穿戴頭巾和保守服飾,而崇尚西方文化的女性穿搭則相當多元,彼此看似非常包容地共存著,卻常成為傳統與現代交會的例子引起外界的討論。

江河清、施逸翔

江河清(American University 人類學博士候選人)、施逸翔(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

萊拉/伊斯坦堡情旅日記

現居土耳其伊斯坦堡。大學主修文化研究、旅行文學,目前從事歐洲、中東及北非市場開發與客戶關係管理相關工作。寫作常以土耳其的社會、文化和人權為題。有一部落格「伊斯坦堡情旅日記」,紀錄與老公和一隻貓在伊斯坦堡的生活。  

【日本想想】動畫《ユーリ!!! on ICE》正夯 腐女、花滑迷攜手燃燒小宇宙

29日凌晨,當我打開twitter時,被「勇利」的生日祝福訊息所淹沒,點開趨勢排行,關鍵字包含「勝生勇利生誕祭2016」的twitter高達7萬5千多則,高居首位。那麼話說回來,勇利是誰?他並不存在於現實中,他是動畫《ユーリ!!! on ICE》(Yuri!!! on ICE)的主角。

(主題曲由從台灣紅回日本的歌手兼演員藤岡靛作詞、作曲、演唱)

《ユーリ!!! on ICE》是朝日電視台從今年10月5日開始播放的秋季原創動畫,內容描述日本花式滑冰選手、23歲的勝生勇利,雖然擁有才華與實力,卻抗壓性低,在正式上場時總拿不出好成績,他在國際滑冰總會花式滑冰大獎賽中慘遭滑鐵盧,意志消沈的他辭退了教練,回到老家九州,思索引退的可能性。

世界級人才爭奪戰─日本怎麼做,台灣又能參考些什麼

日本法務省在今年6月擬定的成長戰略中,明示「將創設全世界最快速的日本版高度外國人才綠卡」。預計在年底前與在野黨協商並達成共識,具體調整相關的法制與規則。甚至符合此資格的外國人,可望從明年開始,一年內就獲得永住資格。本文簡介相關辦法和沿革,並以筆者親自申辦的經驗,提供台灣的先進參考。

其實早在2012年5月,日本政府就導入了「高度外國人才點數制優遇制度」,透過點數計算,符合資格的外籍工作者將可以獲得「高度專門職」的工作簽證(日文:在留資格)。高度專門職有三種活動分類:「高度學術研究活動」、「高度專門・技術活動」、「高度經營・管理活動」。在這種特殊簽證頒布以前,如果要取得日本的永住資格,必須在日本待滿10年。但對於「高度專門職」簽證的持有者,依照現有辦法,五年內即可申請永住資格,甚至今年更下修到三年就可以取得,大幅縮短取得永住資格所需的時間。

其他此資格的相關優遇措施如下:

【人心人術】台灣第一位探險傳奇畫家:劉其偉

「我告訴自己必須把握現在,不要寄望未來。」──劉其偉

他是台灣第一位「探險傳奇畫家」,他的一生真的宛若傳奇一般精彩。

劉其偉1912年出生在中國福建,他是家中的獨生子,但是出生不久之後,母親就過世了。從小喪母的他,在父親的嚴格管教之下長大,「每次只要吃飯,他一定在飯桌上罵我,我被他一罵,胃都縮在一起,飯吃的難過極了!」劉家經濟狀況本來很好,後來因為生意失敗,欠下大筆債務,9歲時舉家移居日本橫濱。

人有時就像一顆種子一般,落在怎麼樣的土壤,就長成什麼樣子。

挑戰,接二連三而來,搬到日本之後,1923年發生關東大地震,有超過10萬人死於這場災難。震後,家中經濟狀況每況愈下,家人再搬遷至神戶,那時連一片小小的吐司麵包屑,都是人間最好吃的美味。

《心靈時鐘》:活下來的勇氣

《候鳥來的季節》(2012)導演蔡銀娟新作《心靈時鐘》,又是一部台片傑作,前者徘迴於都會溼地與農鄉景致,新作游移於海洋意象,同樣的自然主題,同樣的家庭倫理親情戲,整體成績皆屬可觀,前者兄弟在雲林老家扭打的對手戲,新作女兒和媽媽之間複雜壓抑的情緒爆發,都是張力飽滿的經典場景。

《心靈時鐘》裡女兒在餐廳與媽媽對峙,讓人想起《生命》(2004)所紀錄因震災失去家人的自我療傷與天地不仁,情感伏流滾滾於日常擬真紀實間,呈現親人遽逝後高壓情緒的累積與釋放,觀看此片彷彿站在十年前紀錄片票房熱潮的新世紀台片起飛原點,浸潤於充沛的在地人情與戲劇能量裡。

「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同婚合法化反對者關於「效果論」之檢證

這篇文章是針對基督教會內部反對同志婚姻合法化的主張者而寫的,原因是反對目前立法院民法親屬篇修正案的陣營,不斷散播不實的謠言。散播這些訊息的人,其實有非常高的比例是基督徒。

在聖經的馬太福音第五章第27節中,耶穌說:「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馬太福音5:37)對於基督徒而言,這不僅是對個人私領域道德的提醒,更是提醒基督徒在公領域進行公共論述時,說話要有憑有據,絕不公然欺騙。在公共問題的討論上,任何人當然都可以有自己的主張,但若在證明自己的主張時,刻意移花接木,且不提出具體的資料來源,其實是極不可取的。尤其對於基督徒而言,如果他們訴求的主題是道德議題,自己在提出主張的過程卻明顯違反自己的信仰原則,豈不該自我檢討?明知為謠言,卻仍協助散播,豈非惡者所為?

Dietrich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直教會信徒

反同的人就是壞人嗎?

前幾天遇見一位摩門教徒,摩門教是美國最保守的基督教教派之一,雖然很多基督教徒認為摩門教並非正統基督教教派。和他聊起最近最夯的話題──同性婚姻。對於這個問題,他認為以保障人權而言,他個人支持應當保障同性戀者的權利,但應當用其他的法律保障,而非修改民法;以宗教觀點,他則持反對意見,畢竟摩門教非常保守,注重傳統家庭價值,所以不只反同性戀、甚至反墮胎。

雖然站在人權立場,他認為同性婚姻者需要受到保障,但他說,如果有兩個男的在他面前手牽手,他仍然無法接受。我能體會他的這段言語,畢竟在他的宗教理念與認知的社會價值觀中,無法包容同性戀的存在。但因為反同,他就是壞人嗎?他會在空閒的時候去餵養社區裡面的流浪貓狗,會找人去幫這些流浪貓狗作結紮,他是個憨厚的人,這樣的人會是個壞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