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那些女孩唱歌】 在鑽石與灰燼中都能綻放光芒的Joan Baez

1960年代歐美各地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學生運動,孕育出無數令人重新反思社會結構與權力的思潮,而隨著當時大眾文化的興起,搖滾樂也發揮了它引領風潮的力量,許許多多搖滾歌手用歌聲唱出青年人的心聲,更唱出一波又一波反抗的力量。

【書摘】訂製完美──基因工程時代的人性思辨

書名:訂製完美──基因工程時代的人性思辨
作者: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譯者:黃慧慧
出版日期:2018年03月 01 日
出版社:先覺


第一章 基因改良的道德標準

幾年前,一對同性戀伴侶決定擁有一個孩子,由於兩人都失聰,並以此為傲,所以她們決定這個孩子最好也是聾人。雪倫.杜薛諾和坎蒂.麥科拉跟其他以聾啞自豪的社群成員一樣,認為耳聾是一種文化認同,不是一種需要治療的殘疾。

「耳聾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杜薛諾說,「身為聾人,我們覺得自己很完整,我們想要跟我們的孩子分享聾人社群美妙的一面──歸屬感及彼此的聯繫。身為聾人,我們真的認為我們過著豐足的生活。」

兩人期望懷一個失聰的孩子,因此找到一個家族裡五代都有聾人的精子捐贈者,後來果然成功了,她們的孩子葛文天生失聰。

你是擁有護照、膚色不太深的人嗎?

從大昭寺出來後,沿著右側的山路向上攀登,經過幾間裝飾華麗、標示著印度文、藏文與英文的旅館後,大片散亂的公寓群隨著裸露在地面、不斷漏水的水管在山坡上展開。這裡是爪吉哇蠟(英文譯名:jogiwara),流亡藏人(西藏議題相關活動在台北)的居住區,喜馬偕爾邦,印度。

爪吉哇蠟位於達蘭薩拉山城的凹陷處,緊貼著喜馬拉雅山山系邊緣,山城裡最大的路:麥克羅路斜切過山腰,一路俯衝,在此粗魯地轉了個九十度的大彎,順勢將爪吉哇蠟分為上下兩半。

【日本想想】日本旅遊新趨勢:不再只是買買買,深度旅遊「體驗」正夯!

無論是春夏秋冬、放假還是平日,只要滑滑臉書,一定至少有一兩位朋友在日本打卡,動態消息顯示開心旅行中。這可不是什麼都市傳說,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統計,台灣訪日旅客數於2017年度超過456萬人次,2018年1月份已有超過35萬人次造訪。隨著廉航班次增加、選擇多元化,要飛到日本旅行就如同逛逛後花園,不過當旅遊次數變多,旅行的習慣與路線也會跟著變化調整,藥妝店、特賣會依舊很迷人,但除此買、買、買之外,旅人們漸漸期待能汲取更多,比如試著「體驗」些什麼,以讓旅程能夠更豐富、更深入。

在訂機票、住宿可以自己逐步完成,只要在網路上搜尋,交通方式到景點資訊就能一手掌握的時代,自助旅行的門檻輕易地被跨越。不過,對於不懂日文的旅人來說,若有個當地人能帶路導覽的話,想必能更安心,東京有一家觀光團體便推出了一系列的「觀光志工導遊服務」,提供了超過10種以上的套裝行程,讓當地人帶你一起玩。

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當代知名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世界級學者,曾獲哈佛大學教學卓越獎,以及美國政治學會頒發特別成就獎。2002至2005年,擔任美國總統生命倫理委員會的委員。

桑德爾以另類方式所教授的大學課程,為人津津樂道,其中「正義」(Justice)這門哈佛大學部課程,已累積了超過一萬五千名修課人數,被喻為一則傳奇。該課程的高人氣,使得哈佛大學自創校以來首次決定將一門課製作成電視節目,向大眾公開。他更親自將課程撰寫成《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一書,在全球各地造成轟動。

二二八無畏的反抗者——楊元丁

楊元丁已死亡月有餘日,死亡何故?諒係被人暗殺,棄屍港中。」這是保密局基隆情報人員楊風所披露的內容。為何要暗殺楊元丁?統治者也害怕被知道:他們確實殺了人民所感念的人。

楊元丁(一八九八~一九四七),基隆市參議會副議長,他還有另一個身分是政治建設協會的理事,這個組織從日本時代的台灣民眾黨脫胎而來,宛若戰後隱形的反對黨。所以楊元丁不只是一個地方型的議員,更參與在整體民主改革的脈動中,不訝異的是,戰後第一個主張縣市長民選的聲音,從基隆市參議會發出。

走過日本時代的抗爭運動,楊元丁究竟為什麼而戰鬥,竟繫獄高達六次。出生桃園八塊厝,他二十四歲來到基隆,在煤商大祥行工作,與工人為伍,切身感受來自資本家與殖民統治者的雙重剝削。

【越南想想】越南二二八的啟示(下)

往前閱讀:【越南想想】越南二二八的啟示(上)

為了避免越南淪為蔣介石政權的殖民地,胡志明只好忍辱負重,表面上不與蔣介石發生衝突,私底下則以苦肉計誘引法國力量介入干涉。

原來,戰後法國一直期待有機會能重返殖民越南。胡志明掌握法國殖民政權的心態後,與法國代表虛與委蛇,表示只要法國能協助越南趕走中國軍隊就同意加入「法蘭西聯邦」(Union française ; Liên hiệp Phát)、歡迎法國重返越南。為了爭取繼續殖民越南的機會,戰後法國臨時政府決定與當時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談判,以放棄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特權為誘因迫使蔣介石接受自越南撤軍的條件。

【人心人術】救濟窮困的仁醫 為何在二二八中消逝

「二二八事件」為台灣歷史上留下一道鮮明的傷痕,許多台灣菁英因「二二八事件」從此消失在這座島嶼之上,潘木枝醫師就是其中之一......

「患者將生命交給我,我一定要全心全力為他治療好,不可太重金錢,對貧苦的患者不重視。」潘木枝醫師常這麼說。

潘木枝醫生出生於日本時代的嘉義,爸爸潘天河經營「長義堂」武術館,潘木枝是家中長子。他雖然出身清寒,卻有很優異的學業表現。畢業後考入台南師範學校(今台南大學)師資班,他先後在海口厝公學校(今「台西國小」)水林公學校(今「水燦林國小」)任教,是一位老師。

然而,懷有行醫熱忱的潘木枝,即使已有穩定教職工作,仍毅然辭去教職,他決心前往日本學醫。

【書摘】《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選譯》

書名: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選譯
編者:高雄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
譯者:王興安、王瑋麟、江仲驊、莊紀源、雷晉怡
出版日期:2018年2月14日
出版社:遠足文化

杜正宇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