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人術】越南勇敢女孩阿巒的台灣奇蹟

 

「這裡有滿滿的愛!台灣是全世界最棒的地方!」她叫做阿巒,來自越南,罹患先天性下肢淋巴血管瘤,左下肢腫如象腿,越南的醫生都說她必須截肢;受到越南台商幫助,阿巒跨海來到台灣醫治,她的腳保住了,終於穿上鞋子!台灣之行對她來說就像奇蹟一般......

「我希望擁有一雙漂亮的鞋子,但是我從來沒有擁有過它們、我有兩隻腳,但是很難說他們是一對......」在越南有一位女孩阮氏巒說。

【聽那些女孩唱歌】滾石雜誌史上百大歌手第一名──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

在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滾石雜誌,在2008年邀集諸多知名歌手、媒體記者、樂界人士和專業編輯等共179名評審委員,評選出「史上百大最偉大歌手 (The 100 Greatest Singers of All Time)」;其中當選第一名的艾瑞莎.弗蘭克林,演藝生涯超過半世紀、跨越靈魂與流行樂界,有「靈魂歌后」、「靈魂樂第一夫人」(Lady Soul/The Queen Of Soul)等美譽,當代R&B天后Mary J. Blige如此形容她:「艾瑞莎是上帝派來的女孩;她是每個女人想唱歌的理由。」(Aretha is a gift from God…She is the reason why women want to sing)。

【波蘭想想】我在波蘭喝的不是咖啡,是悠閒!

前陣子跟三年級的學生一起閱讀了一篇台灣的網路新聞,內容主要是說在這個以客為尊的時代裡,因為服務人員每個都想盡可能地滿足消費者所提出的需求,所以不知不覺培養出不少「奧客」,尤其台灣某知名連鎖咖啡店的奧客更是多如過江之鯽。也因為台灣的奧客越來越多,客訴的理由成千上萬種,再加上其他的原因,所以有不少店家開始制定嚴格的店內消費規定,以杜絕奧客文化,卻也同時為本該輕鬆的用餐時段帶來一股無形的壓力。

帶著學生閱讀完文章,我隨口一問:「你們覺得在咖啡店可以看書嗎?因為很多台灣的學生會把咖啡店當成K書中心,而且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你們覺得這些學生這樣算是奧客嗎?」

「他們如果有點咖啡,為什麼不可以看書?」星雅覺得我的問題很奇怪,因為她認為在咖啡店看書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我也覺得這樣不算是奧客,因為他們不是沒付錢買咖啡。」晴佳、麗茶跟寶嫣也都同意了星雅的看法,但寶嫣又默默地加了一句:「但我不喜歡在咖啡店看書。」

「好,所以你們每個人都覺得,在咖啡店如果有消費,就可以看書,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我趁勝追擊:「那現在如果你跟你朋友的座位旁邊有人在看書,他跟你們說:『不好意思,我明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考試,可以請你們說話小聲一點嗎?』你們會有什麼反應?」

【鐵份補給】搭著路面電車去賞櫻!東京都電車興衰史

賞櫻季節又來到,有別於傳統的賞櫻勝地,最近「都電荒川線」整個爆紅,因為沿線的飛鳥山、面影橋、荒川遊園地等,都是下町的賞櫻勝地,而新庚申塚站前往染井靈園一代,更是染井吉野櫻的故鄉,江戶末期,染井吉野櫻就是這一代的園藝庭師,配種改良繁殖而來。

可以說都電荒川線正好串起了多個賞櫻名所,過去是鐵道迷之間的攝影地,而現在成了觀光客的最愛,人潮暴增導致營運的東京都交通局,還得在沿線加強宣導,因搭乘的人潮過多,請大家見諒。

這條僅12.2公里的路面電車線,有著濃濃的下町風情,在講求快速的現代工商社會之中,顯得格格不入,但都電曾有過輝煌的過去,長達兩百多公里的路線,遍佈整個東京精華地帶,也為那個從戰敗殘破之中,帶來復興的活力。

【越南想想】我在越南看見鄭南榕的身影

屬於外省人第二代的「鄭南榕」為捍衛台灣人有主張台灣獨立的言論自由,選擇於1989年4月7日當「侯友宜」帶隊攻堅《自由時代周刊》雜誌社時,點燃汽油桶以自焚殉道方式堅持他的理念。之後,5月19日在鄭南榕的出殯隊伍行經總督府前,另一位建國烈士「詹益樺」披著「生為台灣人、死為台灣魂」的布條,突然以預藏的汽油淋在身上,追隨鄭南榕以自焚殉道方式向中華民國獨裁統治當局表達嚴厲的抗議。

沒想到這樣的情景也曾在越南出現!那是1960年代南北越分裂時期的「釋廣德」和尚(Hòa thượng Thích Quảng Đức)及其追隨者。

【男人想想】性平運動漏了誰?

1989年,有名年輕的男性馬克,帶著準備好的來福槍走到蒙特婁大學工程學院的教室,他朝天空開了一槍,勒令學生們以生理性別做為區分,男孩子一間教室,女孩子一間教室。隨後,他跟這群女同學說,「我在與女權主義戰鬥,妳們是女性,妳們將成為工程師。妳們是一群女權主義者。我討厭女權主義者。」隨後他依序射擊在教室裡的女學生,最終他槍殺了14名女性,隨後將來福槍對準自己的頭部,開槍自盡⋯⋯

「蒙特婁大屠殺」是談性別平等運動時一個很重要的反挫事件,它描述著女權運動不斷在爭取女性的權利時,忽略掉男性的感受,沒看見男性在性別議題上面的需求,單方面的把男性設定為父權體制下的受益者。馬克單方面的認定自己的受教育權被女性剝奪,沒辦法錄取成為蒙特婁大學的一份子的同時;他卻也受限於男性無法宣洩自我情感,不知如何面對「比不上女性」的挫折,因此使用了最極端的暴力形式-屠殺來呈現自己的情緒。

事件過後,開始有許多人思考男性的位置,究竟男性在女權運動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是父權體制下的幫兇,社會結構的終極受益者?抑或是女權運動的夥伴,同時也是情感教育下的犧牲者?

女權運動跌一跤

掃墓能與清明脫鉤嗎?

最近有人投書,建議政府宣布:從明年開始的清明節回歸到農曆二十四節氣的正確日期,而不是現在的國曆4月5日,並認為那是轉型正義的一環,將掃墓的日期(清明節)與蔣介石的忌日脫鉤。

把四月五日蔣介石去世之日定為「民族掃墓節」,固然是威權時代國民黨的傑作,但與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是4月5日則是兩回事。

認為二十四節氣是依農曆(陰曆、舊曆)的日期來訂,是大家習以為常的盲點。其實它根據的乃是地球繞太陽旋轉的弧度(而不是月亮繞地球的角度)等分為24份,也就是一個圓周360度,每15度為一個節氣,也就是一個月會有兩個節氣。不過因為地球繞太陽的軌道是橢圓型的,有一點傾斜,所以依陽曆的節氣,日期會有一天或兩天的變動,不過,與陰曆比較,節氣在陽曆來說,是相對固定的。以「清明」為例,一般是在陽曆的四月五日,遇到閏年(2月份是29天的年份)則會提早一天,變成在四月四日。

不對的事就是要指正!德國人以維持秩序為己任

台灣好像對德國社會展現的秩序和自律,都有莫名的嚮往。德國人自己對人對事其實很挑剔,看到自己認為不對的事,就非指正不可,個人在德國生活超過二十年,至今在路上偶爾還會被社會人士「指教」,心中又好氣又好笑。

德國人認為不對的事,就非指正不可

記得第一次被指教,是在德國的人行走道上。當時我剛來德國沒幾天,拖著沈重行李,行李滑輪隆隆地響,我卻看到迎面走來的阿嬤,手拿柺杖邊走邊連續敲特定一邊的地上給我看。剛開始,我覺得她很不友善,臉僵僵地不知要做什麼,也不知她用意,只知她好像要對我示意什麽。一直我們走到快面對面時,我才意會,原來她是要用柺杖對我說,要我走人與自行車共同走道中行人走的那邊,而不是走出線外的自行車這邊,影響自行車行車。地面有一條直直長長的分隔線,她用柺杖指的部分,就是人行走的,而我正走在分隔線另一邊的自行車道上。

【書摘】《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信長為何要燒毀比叡山延曆寺?

書名:《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從地理解開日本史的謎團》
作者:竹村公太郎
譯者:劉和佳、曾新福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3月21日

第2章 信長為何要燒毀比叡山延曆寺?──地形所傳達出的真正理由

竹村公太郎

 1945年生於橫濱。1970年取得東北大學工學部土木工學科碩士學位後,進入建設省工作,主要負責水壩及河川事務。歷任近畿地方建設局長、河川局長等職位,2002年從國土交通省退休。現任Japan River Front Research Center理事代表及Japan Water Forum事務局長。他以評論家的身分討論社會資本的整備而活躍於論壇,也透過地形、氣象、下部結構(基礎建設)的視角來討論日本和世界的歷史和文明,而受到矚目。著有《解開日本文明之謎》、《土地的文明》、《幸福的文明》、《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看穿本質的力量:環境、食料、能源》(與養老孟司合著)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