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中的媽媽:政治攻防、個人存有與公共想像

在選舉攻防時,「媽媽」常常扮演在側面進攻與反擊的角色。當候選人遭到尖銳的攻擊卻不願親自回應時,「媽媽」常會跳出來用「不捨」、「難過」的情緒化解攻擊。近日台北市長的選戰中,柯文哲市長的媽媽頻頻出招。不但在新竹和市議員候選人合照,也到台北掃街拜票。有趣的是,「爸爸」比較不常成為助選員。如果候選人的爸爸有特殊的政治身分,反而會被對手指為政二代。此時,女性作為嫁進來的外人,反而更能夠避免候選人遭到「靠爸」的指責,同時也透過履行媽媽照顧的義務,對選民展示一種「圓滿的家」的想像。

除了扮演助選員,在漢人社會中因為其「運作一個家」的重要角色,「媽媽」的形象也成為競選廣告中大量運用的元素。作為嫁進來的外人,女性必須透過照顧、養育與來往,在男性主導的「家族」底下,建立以自身為中心的「家庭」。

歷次選舉中「返鄉投票」的廣告,都不意外的運用了「同吃一桌飯的家人」的經典意象。而本次高雄市長選舉中被大量操作的「北漂」議題,也反映了台灣傳統上對「圓滿的家」的想像:所有的男人都有兒子、所有的女性都順利出嫁、家長在子孫環抱下安老。事實上,我自己的雙親在準備退休時所購買的養老宅,也(看起來很不理性的)準備了家中幾位小孩的房間。雖然我們手足都知道,彼此大概不會再有機會長住在家裡了。

從「伴侶登記」到同性結婚:奧地利以釋憲通過婚姻平權

多年來,位於中歐約九百萬人口的奧地利,民意調查均認同「非異性伴侶也有結婚的權利」,不過奧地利雖然是政教分離的民主國家,但教會的勢力依舊雄厚,每每有婚姻平權方案登上檯面,總受到保守教會人士的強烈反彈。後來國會在2010年勉強立了一個專法,稱之「伴侶登記法案」(Eingetragene Partnerschaft Gesetz);筆者也曾為此發表一篇文章發表於想想論壇(奧地利的婚姻平權史一路走來)。

【男人想想】「受到壓迫的既得利益者」?男同志可以如何自省

近來性別意識逐漸受到重視,無論是提升女性權益、擊破兩性的傳統框架、看見男性沉默下背負的沉重包袱,以及多元性別族群應得到的平等與尊重,皆走上街頭提出各項平權訴求。在追求性別平等的過程中,有些人認為若硬是以身分來劃分,多元性別族群比起異性戀女性,應該更具有性別意識;異性戀女性比起異性戀男性,似乎又對性別有更友善的態度。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筆者須先澄清,上述說法與分類非常粗糙,未看見個別差異,每個人皆不應因其角色、身分或劃入某族群,而被冠上任何一項標籤──然而正因如此,筆者更期望討論某些觀察到的現象,提醒具有男同志身分的人能夠注意到,在現代社會裡,男同志當然是受到許多壓迫、背負諸多汙名的族群;惟無可避免地是多數男同志也在父權社會中長大,是否能提醒自己,得承認可能依舊內化了某些服膺傳統的性別價值,甚至在追求平權的過程中,壓迫了不同性別或更少數的人?

 

1. 嘲笑女性、表明拒娘拒C(註),男同志圈內也有「厭女」文化

所謂的「厭女」,並非指個人厭惡女性,而是在社會中瀰漫的一種貶低、弱化女性或輕視陰柔氣質的現象。上個月(10月)27日舉辦臺灣同志遊行時,一名男同志在社群網站中張貼一則動態,以「嫁不出去」這樣的敘述,帶出其針對蔡英文總統怠惰於實踐婚姻平權之控訴。

吳學儒

勵馨基金會台東分事務所性別與倡議專員 

「炎上系YouTuber」:網紅文化與速食娛樂

網路與社群網站的的興起,讓許多有才能的人不用透過電視台與經紀公司,也能夠在網路上展現自我,發表作品;從過去我們稱之為部落客、圖文作家、網路歌手……到今天的YouTuber或更加廣泛的「網紅」,只要你敢秀,就有機會一夕之間爆紅,只要走紅,就有機會日進斗金──然而真的這麼簡單嗎?

隨著網紅文化的形成,網路上順應人類慾望的作品也愈加氾濫,這種「速食娛樂」也充斥在青少年的生活中;為了能夠短時間內衝刺YouTube觀看次數與點閱數,任意消費女性甚至宣揚性暴力的作品,就是一種典型的速食娛樂──看到別人被惡整很爽快,看到有人敢說出自己內心的慾望很爽快,所以即使我們知道這跟性平意識是背道而馳的,但總是有人為這種瞬間的爽快而上癮,讓我們很難杜絕同性質的作品。

【南洋想想】告別零戰:菲律賓的戰鬥機掙扎

「零戰」(Zero Fighter)原指日本傳奇的零式戰鬥機,但是這個詞也是菲律賓自2002年至2015年遭到揶揄的用詞。上個月菲律賓國防部公布研究結果,建議採購瑞典紳寶(Saab)公司的JAS-39獅鷲(Gripen),使得該國重建制空權的計畫又邁進一步。菲國空軍曾經是東南亞第一,卻一度淪落到沒有戰鬥機的田地。本文將回顧此曲折的歷程。

「沒有移民政策」的日本:入管法修正案開放外國人勞動力

安倍內閣在日前(11月2日)通過出入國管理法的修正草案,預計成立新的在留資格,將外國人的就勞資格的發放對象從「高度人才」擴大到「單純勞動者」,期待透過外國人勞動者的「即戰力」來緩解目前勞動市場的人手不足。雖然政府始終避開「移民」這個詞彙,但在野黨人士則質疑,這個政策改變了日本過去堅持不開放單純勞動力的原則,在配套措施還未制定、新法的內容也不明確的狀況下,目標明年四月施行,實在過於倉促。連向來支持安倍政權的產經新聞也批評,未來部分勞動者將有機會獲得永住權,包含其家族在內的社會保障制度以及工作都會影響日本社會,需要更慎重討論。而安倍首相的回應,則是維持一貫「政府沒有要採用移民政策」的說詞。

自然紋理中的一道美麗皺摺——讀陳冠學《父女對話》

男性作家筆下常見父子對話,對話主題也多是家國大事、人情義理,而陳冠學的《父女對話》,卻以豐富的細節,編織父女生活現場,別有情韻。

《父女對話》的第一個特色是日常性豐盈。一般情況下,父系社會中的父親和兒女,一生中難得有幾場日常性的對話,然而,《父女對話》全書都是日常生活與對話細節,卻絲毫不見繁膩蕪贅,展現鮮活的現場感,有如一幕幕微電影,父女倆與天地萬物隨喜遭遇,在宇宙韻律中,聯袂演出。

書中,父女共同生活的每一個場景,每一次對話,都有如一道道自然紋理,銘刻在身旁所見的花草樹木間,寫進每一顆野漿果的飽滿汁液中,甚至寫進風雨雷電、山林溪石,鐫入天地之間,與宇宙韻律相互滲透。

一起來完成台灣版寶可夢圖鑑吧!從寶可夢談台灣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的建立

2018年可以說是台灣地區Pokémon Go的盛會,從年初的嘉義燈會活動(2月26日~3月3日)與近期剛結束的台南Safari Zone活動(11月1日~11月5日),吸引50萬~101萬人次參與,台南的活動甚至預估帶來15億商機,讓人感受到該款遊戲的魅力不減,同時成功達到帶動經濟活動、介紹在地文化與推廣台灣的目的。

【日晷之南】我的禁書之愛

三十年前,我到東京求學遊歷,前半年住在栃木県的小山市(家兄的公司宿舍),後來為了通車考量,經由好友介紹,在杉並區的阿佐谷找到了一間木結構公寓,總算有安居的處所。因為這地利之便,半年後,我就有較多機會到神保町古舊書街找書了。有時候若時間充裕,我必定會繞到鈴蘭街裡的「內山書店」和「東方書店」瀏覽一下。因為那兩家書店的書櫃上,販售許多中國出版的日本文學翻譯書籍。當時,我仍然熱衷於蒐集這類的中譯本,所以到那裡巡視往往有意外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