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運動休閒
,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林登峰
9月 25,2012
破釜沉舟 改變台灣應學火箭隊
臺灣人子弟林書豪是今年美國職業籃球最大的驚奇。但是用了林書豪的火箭隊,七月間卻又有一個大驚奇。 每年的七月是美國職業籃球「大交易」的日子。合約到期的球員,球隊總是把打得好的留下,打得不好的釋出。球隊也到別的隊找比較好的球員。有時候合約還沒到期的,也會用各種條件去交換,把想要的球員拉過來。 今年的火箭隊卻反其道而行:7月1日,火箭隊宣佈五名打得最好的球員中,有四名已成功的釋出,...
司法人權
方嵐
9月 25,2012
蘇建和無罪 正義女神尚未回歸
21年的時間是多久? 21年的時間可以讓一個高中新生唸完高中,進入大學念法律系,畢業後當完兵,然後再去唸完研究所,接著出國去唸博士,最後進入法學界教書。這是我自1991年後的21年。 然而有的人卻要因為警察、司法體系的錯誤,自1991年後在生死邊緣之上徘徊了21年,而有的家庭也為同樣的錯誤心中充滿怨氣的度過21年。21年對於蘇建和三人來說,就是這樣位於生死邊緣折磨的時間,...
主權兩岸
王覺法
9月 24,2012
「台灣共識」!可能嗎?
2012年總統大選期間,最主要的玩家(player),除了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之外,還有中國共產黨。 如果你說,總統選舉根本不關中共的事,你忽略一件事,中共在許多的國民黨政治人物身上,已投注多少的資金與心血,換來他們所期待的情境──台灣政府的政策立場原則接受中共一個中國的框架、台灣在經濟上加速對中國的依賴度、台灣對中國的人和資金的往來從管制為主變成原則開放。 一旦國民黨選舉失敗,...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
休閒育樂
陳其澎
9月 24,2012
不要填埤塘
官方,埤塘的冷面殺手。 報載,為了發展桃園航空城,桃園縣政府決定將十七公頃埤塘以區段徵收的方式,納入航空城用地。本人覺得桃園縣政府此舉真正是一手唸經,一手摸奶的兩面手法:一方面信誓旦旦地將桃園縣所有埤塘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候選地;同時又規劃一些示範埤塘,做為民眾休閒與生態環境教育場址。而在另一方面卻肆無忌憚地消滅埤塘,此種舉措不禁讓人覺得桃園縣政府是否患了精神分裂症。...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集思會館
9月 23,2012
分身使美,你不懂馬英九的心
在立法院處理民進黨倒閣案的前幾天,馬政府發動國安、外交、兩岸人事大換血,其中馬英九總統分身金溥聰出任駐美大使及國安會諮詢委員王郁琦接掌陸委會最受議論,此起彼落的解讀乃至嘲諷,如「親美遠中」、「分身親美,蛔蟲和中」、「無感改組」、「親信搬風」、「密友政治」等等,轉移倒閣焦點的政治效果十足。 大家靜下心來想想,馬政府正處於風雨飄搖之際,台美關係又無任何危機,而金溥聰對馬英九是何等分量,...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嚴婉玲
9月 23,2012
舌頭:評《我的青春 我的FORMOSA》
Lingua,拉丁文的舌頭,英文language(語言)的字源,而語言的作用是對話。《我的青春 我的formosa》作者林莉菁以舌頭割舊縫新的意象表達她對母語被閹除的憤怒,也顯現她對於語言與文化被取代的焦慮。 全書記述獨立卻彼此關連的成長記憶, 試圖拉出一條線性的軸,藉由小女孩成長過程中不斷遭遇的文化衝突與自我辯證敘說政治上的個體覺醒歷程,即「成為台灣人」的歷程。...
中國問題
洪榮一
9月 23,2012
「時尚中國」之官場現形記!
江潤黎,女,1955年出生,中國的「LV女王」,被捕時,清出253個Louis Vuitton等名牌包包,其他奢侈品無數。 丁萌,男,1972年出生,中國「史上最時尚貪官」,光是名牌皮鞋有兩百多雙,紫砂壺上百套。 鄧小平搞改革開放才幾年,江、丁等人,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既時尚又貪腐的地步?曾幾何時,時尚,也成為一種貪腐指數? 江潤黎在1978年考入阜新礦業學院規劃設計系,...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
社會安全
鄭鴻達
9月 22,2012
勿過度解釋族群衝突議題
族群一直都是臺灣紛紛擾擾的主要亂源,不只對外勞及新移民歧視與打壓,長期以來,這個議題便一直困擾著我們。 族群議題又常被擴大解釋,而出現性質上有時間上的承先啟後,卻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族群紛爭類型,分析如下。 省籍(語言、文化)衝突: 主要盛行自中國國民黨撤退來台至全臺開放直普選後。其雛型是以來臺時間先後及母語之不同所生。常見的呈現或爭議的方式有「外省人打壓閩南人」、「...
教育文化
,
中國問題
吳叡人
9月 20,2012
歷史與自由的辯證:關於香港國民教育學科爭議的反思(下)
民族主義從西方向世界各地擴散,在十九世紀末激發了中國的民族主義,而這股強大的意識型態與政治運動開始逐步將一個古老的帝國改造為現代民族國家。從十九世紀末到1950年代的半世紀,可謂現代中國民族國家與認同形成的關鍵期。 然而1842年即割讓給英國的香港,卻自始至終未曾(直接)參與這個過程。1895年割讓給日本的臺灣,同樣也在中國民族主義興起之前,就離開了中國歷史的軌道。...
教育文化
,
中國問題
吳叡人
9月 20,2012
歷史與自由的辯證:關於香港國民教育學科爭議的反思(上)
最近香港特區政府試圖在小、中學推行德育與國民教育學科的政策,激起香港公民社會的強烈反對。長久習於自由的港人拒絕北京的洗腦教育,應是可預期之事,然而從一海之隔的臺灣觀之,這個事件的世界史意義卻是清晰無比:如果97領土轉移意味著中國在香港進行國家權威建構(state-building)的開端,那麼國民教育學科則是中國想要把港人改造成「真正的中國人」的民族塑造(nation-building)...
‹
…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