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丁允恭
9月 17,2013
【週二想想】小強的秋日午後
「強: 中午來按你的門鈴,你沒有回。 你還好嗎?好好保重。 霏」 直到下午兩點,小強才頂著一頭亂髮、...
李拓梓
9月 15,2013
【週日想想】邪惡的樣貌
邪惡的樣貌是什麼樣子的?什麼樣的人被人為是邪惡的人?一定要像希特勒、史達林、或者毛澤東那樣殺人無數的的極權主義頭人,才算是邪惡的象徵嗎?是因為軍人、還是因為天皇,讓日本走向大東亞戰爭的絕路?是因為希特勒對尤太人的痛恨,所以才造成人類史上最令人痛惋的屠殺? 以探討蘇聯、德意志第三帝國與中國三個極權主義國家極權主義運動與社會背景而聞名於世的《極權主義的起源》作者漢娜鄂蘭(Hannah...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洪耀南
9月 15,2013
殺出圍馬統一戰線
馬英九利用國民黨中常委投票日,趁王金平出國嫁女兒之際,藉疑是關說事件,拔掉王金平立法委員資格、立法院長的職位,更讓王金平措手不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來自必有因。 圍馬統一戰線 前陸委會主委現任台大國發所所長陳明通教授於2008年馬英九上任時就指出:北京當局根據『一法兩公報』(反分裂國家法、連胡公報、宋胡公報)對台框架,進而發展出一套對馬英九及其所領導政府的策略,...
李蔚
9月 14,2013
鍘王金平與文化大革命
國民黨鍘王案發展到今天,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文革。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這場一九六六年到七五年發生在中國的政治運動,是中國人政治文明進程的嚴重倒退。而此時此刻發生在台北政壇的王金平案,從起因、運作到論述方式,卻也和中國的這場浩劫頗有相同之處。 文革的發生有遠因有近因,歷史學家各有側重觀點。但有一個廣為各家認同的說法,...
鄭麗君
9月 14,2013
國會應對違憲總統發起憲政對決
總統濫權逼迫國會議長去職的政治風暴正在演變成為台灣民主憲政的危機。當社會各界紛紛將重點放在政治人物在政爭中的勝敗浮沉時,我們所憂慮的,卻是台灣民主政治與憲政體制被戕害的程度,可能已經遠超過眾人的想像。 眾所皆知,馬英九之所以逼退王金平院長,主要在於包括兩岸服貿協定、核四公投等備受社會爭議的重大政策,受制於國會反對而遲遲無法推動,影響所及,...
李知了
9月 12,2013
【時事想想】長著娃娃臉的蔣介石
「長著娃娃臉的蔣介石」,是加拿大籍台北市榮譽市民史康迪對馬英九的形容。史康迪說:「馬英九是你們的敵人,是台灣文化的敵人。」(詳見《馬經》)。 馬英九自喻是蔣經國的接班人,不過,史康迪才是對的,馬英九是長著娃娃臉的蔣介石。 1990年代初期,當民主化浪潮席捲台灣時,馬英九反總統直選、反廢除刑法一百條的思想犯罪條文。當2000年代初期,人民呼籲制訂公投法時,...
新一
9月 12,2013
【週四想想】「日式體貼」的視角:來自香港的謝罪文與求救訊息
有一種「體貼」,常會在日劇中出現,便是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學習聆聽與讀解出那個不方便說出、抑或所謂委婉與彆扭表達的「求救訊息」。或許,這是來自於日本社會與人際交往,乃以「唯恐麻煩別人」為主旋律,於是,此種「日式體貼」,遂常可在日劇中發現。 此種所謂「日式體貼」,恰可為「他者關懷」之心情提點。例如,頗為經典的發揮,則以2009年日本富士電視播放的《Voice~亡者之聲》一劇,...
政黨政治
賴天恆
9月 12,2013
【時事想想】法律做為對付異己的工具
「依法行政,謝謝指教!」是總統馬英九先生最鮮明的政治口號。守法固然很重要,但是當權者一再高舉法律的時候,人民就必須特別小心:法律有兩種高舉方式,一種是「法治」(rule of law),另一種則是「以法治國」(rule by law)。 所謂的「法治」是指一套所有人都必須共同遵守的規範。「所有人」包括政府官員。法治之所以重要,在於政府擁有極大的公權力,如果沒有法律做為政府行政的規範...
全力中年
9月 11,2013
【時事想想】911、伊拉克戰爭、扁案與K黨九月政爭
自二十餘年前的主流非主流政爭,國民黨再掀被外媒稱為百年難得一見的九月政爭。討論這場政爭,其實可以和美國在911之後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乃至至今未歇的扁案相互對比。 自國民黨角度來看,說此案是藉題發揮,籌畫多時,遂行馬英九整肅立法院長王金平之實,應無庸議。說藉題發揮,是因此案巧妙的牽連立法院長、法務部長、高檢署檢察長和最大在野黨黨鞭,既能夠對事──關說,更能夠對人。說籌畫多時,...
政黨政治
蘇彥圖
9月 11,2013
罷免的制度窠臼與政治創新
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設有罷免制度,讓選民可以經由直接民主的票決程序,迫使被罷免的民選公職在任期結束以前退場。台灣是少數設有罷免制度的國家,而且還是少數中的少數在憲法上明白許諾人民有罷免之權利的國家。這是從廿世紀初美國進步主義運動拷貝出來的孫文的憲政遺產,也是1947年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的其中一項特色。 早在台灣根本還沒有政治自由與選舉民主可言的那個年代,「國父遺教」...
‹
…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