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教育文化
東樵
8 月 15,2014
【政策想想】 十二年國教的省思與檢視
蔣偉寧上台,吳清基緊依身旁說:「十二年國教一定無縫接軌」時,我心想:「這事情要糟了!」果不然,終於搞出如此一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來,變成眾多家長、學生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唯一只有補教業者磨拳擦掌、雀躍欣喜,暗爽在心裡。 學習本該是一輩子相續不斷的事,有人與生俱來就有藝術才華,有人具備語言天份,有人慣於視覺學習,有人習於聽覺認知,有人擅長動手操作,也有人專長邏輯思維,...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沈建全
8 月 13,2014
認真思考台灣未來的石化政策
2014年7月31日深夜,由於李長榮公司丙烯管線破損,嚴重洩漏,引發大爆炸,造成30人死亡,309人輕重傷之慘劇,此乃臺灣歷年最嚴重的工安事件,照理此等人為災難只會發生在第三世界國家,怎會發生在臺灣?當熊熊烈火爆炸、燒街,傷亡者一一被抬出,整條街道被炸開來,宛如戰場般殘破戰壕之景象,透過電視畫面不斷呈現在全國觀眾面前,全國同胞除了震驚、同感哀悼外,更多的是對政府救災不力及對石化業者便宜行事,...
新一
8 月 13,2014
【打狗吹水】 從苦難中成長—高雄氣爆後的反思(下)
高雄氣爆的短期救災已逐漸步入尾聲,接下來則是長期的家園跟城市重建工作;然而,高雄的城市家園重建,首先遇到的兩大難題是城市道路底下中的「不定時炸彈」——石化管線的問題,以及圍繞高雄四周的石化產業問題。雖然,氣爆災難發生後,政客跟噬血的台媒主要聚焦在「不定時炸彈」的引信點燃,究竟誰是主要禍首上頭,但對高雄市民而言,問題是為何城市商業跟住宅區底下竟會有宛如「不定時炸彈」的石化管線呢?...
彭文龍
8 月 10,2014
高雄重建迢遙,最缺政府關心
午夜夢迴,我遙想著八月一日凌晨高雄街頭的情況。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氣味,警消穿梭在馬路上警戒,居民都感受到一股沈悶卻說不出的不安。然後,一陣天崩地烈的爆炸襲擊而來,房屋震動、玻璃碎裂,一瞬間叫喊聲、警報器四起,沒有人知道該怎麻辦,眼前盡是滿目瘡痍。那一刻,只想到家人,拖著他們直奔空曠處,公園滿是不知所措的人們,茫然無助。 我並沒有親身遭遇,我的假想也不過當時受災人們所遭受的千萬分之一...
張詠卿
8 月 10,2014
夾在家樂福工會與雇主間的員工在想什麼?
2014年8月9日這天家樂福工會及聲援團體到家樂福抗議家樂福解雇三名工會幹部,其中一名幹部的解雇原因甚至是因為例行檢查蔬果品質的試吃動作,讓人不得不懷疑家樂福開除這三位幹部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打壓工會,因為這幾年工會不斷揭發家樂福加班費及變形工時未依法辦理的惡行,而記者會結束後被解雇的工會幹部帶著大批聲援民眾進入賣場,想要實際進到工作現場說明自己的工作內容。...
王宏仁
8 月 09,2014
高雄氣爆事件,顯示台灣還沒去殖民
高雄氣爆至今,我們看到一幕幕的政治大戲上演,最高潮處,乃是經濟部長張家祝的請辭,在公開聲明中,他寫道:「在惡劣之政治環境下,本部重大政策均無法推動,家祝已感心力交瘁,尤其許多在野人士,只有杯葛,沒有是非,罔顧全民利益,不斷癱瘓各項政務,令人完全無法苟同,長此以往,國家前途極為堪憂。今天,高雄氣爆事件持續紛擾,國家已停滯不前,而地方仍持續指責中央,造成政局動盪不安……。」...
文化研究
章成
8 月 09,2014
別再說「天佑台灣」了!老天沒那麼蠢
台灣這幾年來的各種爆炸性社會事件,是天災?是人禍?大家心中自有答案。 現在台灣之所以會有重重弊病,不是高官富賈有多麼腐敗貪婪,而是我們多數的一般人,還過著沒有理念的生活,我們都只考慮私利,或看得很短,或懶得去看。可是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你自己和你的小孩如果還活在這個世界上,會自己嚐到這個苦果,這個就是「現世報」。 還有多少因為短視而埋下的「未爆彈」,正等在某個平凡的一天...
中國問題
徐兆安
8 月 08,2014
一個月後回望香港七一遊行
一個月前,香港人爭取普選的運動在台灣媒體獲得大量曝光,各界人士,尤其是社運與學運中人,無不爭相表現對香港的聲援。我在當時(大約是7月4日)寫了一篇「潑冷水」的文章,警告運動沸沸揚揚,但公民展現能量與爭取到實質政治成果,往往是兩回事。投到台灣兩家「比較正常對待民主聲音」的紙本媒體,不意外地都被投籃。事隔一月,爭取普選運動的代表們居然把主導權丟回人大決議(八月底),名義上蓄勢待發,...
王乾任
8 月 08,2014
請辭逼退口水戰,敦促聚焦救災與重建
很久沒有聽到,台灣竟然有政府官員,為了政務推動疏失造成的損害,自動辭職下台的消息了,以至於當我看見高雄市副市長與三位局長,為了高雄氣爆案而集體請辭時,還愣了一下,以為是假消息。 請辭新聞出來後,網路上不外乎兩大派聲音,一派是罵這些請辭的官員「落跑」,不負責任;另一派則認為,留下來善後才是真正對高雄有幫助,不應該請辭。僅僅只有非常少數的人知道,官員為政務負責請辭下台,是「責任政治」的體現,...
林濁水
8 月 08,2014
【華山論劍】 不知不覺的台獨與國家人格分裂症──自然獨(二)
假使今天的年輕人是自然而然的自然獨的話;那麽很有趣的,在自然獨出現的很久以前便有一種姑且叫「不知不覺的台獨」在台灣出現了。 最近南方朔和謝長廷都提到有一種台獨叫B型台獨,他們說馬英九就是B型台獨。 B型台獨的說法來源己久,說法來自於已經去世的民進黨立法委員盧修一。他說不把中國大陸當中華民國國土,中華民國只包括台澎金馬的所謂「獨台」,就是B型台獨。他那樣說,...
‹
…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