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教育文化
謝宇程
4 月 19,2016
【學與業壯遊】 實習前,學生做好準備了嗎?──大學的藝術之二十九
學校環境與企業環境不同,有不同的期待與要求,而且企業環境極為多元,學生並不見得熟悉和理解。為求達到最大的效益,學校幫助(或推促)學生做好準備,也應該幫助企業方做好準備。 可採行的措施方案包括: 學校提供(無學分)課程,培養學生基本態度與操作能力 有一些業者提出,當前許多學生只有學校經驗,在實習之前,許多工作上的基礎能力缺乏。例如:電話禮貌、文案寫作、企劃簡報⋯⋯...
社會安全
吳作樂
4 月 18,2016
如何看貧富差距?官員與學者的爭論
貧富差距一直是我們關心的問題,然而打開新聞盡是些似是而非、而且觸碰不到核心的言論,以〈誰偷走了貧富差距?〉一文來說,裡面的基本統計概念錯誤層出不窮。在此必須說明到底如何觀察貧富差距,以及該文的統計問題錯誤何在。 已有母體資料,為何需要抽樣? 該文提到主計處採用一萬六千戶的樣本數,這在統計而言就是荒謬。之所以要做抽樣是因我們無法或不便獲得全體資料(母體資料)才使用的統計方法,...
史努比
4 月 18,2016
【開往台灣的慢船】九局下半不是這麼玩的
運動和政治在結構和節奏上都有許多相似處,因此政治人物發言或政治評論也一向愛用運動類比。好的類比往往有畫龍點睛之效,壞的類比則經常有點莫名其妙,畫虎不成反類犬,例如法務部長羅瑩雪這兩天的「九局下半」之說。羅瑩雪用「九局下半」來形容即將交接的馬政府,確實沒錯。令人驚嚇的,是她在九局下半的表現。 兩年前曾經提過,美國總統歐巴馬以「只求壘打推進而不求大棒全壘打」來形容自己的施政風格。...
Mattel
4 月 18,2016
【島嶼邊緣】Law in shit與那些逃往中國的黨國要員及經濟犯
最近法務部長羅瑩雪砲火猛烈,週末深夜更將法務部官網當成個人臉書,發佈標題為「自己錯了還怪人」的新聞稿,引發網友熱議與批評。羅瑩雪最近的一連串作為,成為網友嘲弄的網路題材。羅瑩雪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律師成為馬政府爭議性的要員,其實與馬英九息息相關。 馬英九的紐約大學「愛國同志」羅瑩雪 羅瑩雪何許人也?羅瑩雪出身湖南,與馬英九同鄉。1970年代在紐約大學攻讀法學,...
賴怡忠
4 月 17,2016
中國的三亞事件作為──沒有善意還是釋出惡意?
在蔡英文當選後,中國一直對外表示惟有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才能持續發展,如果九二共識的基礎被動搖,則一切免談。藍營學者與統媒也表示只要蔡英文未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會地動山搖與驚濤駭浪。剛好這段期間出現中國與甘比亞建交,中方主導的亞投行日前表示台灣須以「非主權經濟體」身份加入,加上台籍詐欺嫌犯在肯亞被中國強行押送到中國,形成中國公務員在海外直接綁架台灣人民的惡例。 針對這接二連三的事件,...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4 月 16,2016
台灣國民電影「天然台」
戰後興盛一時的黑白台語片於1970年代沒落後,台灣電影史經歷了一段失語的過程,電影人物不管家庭背景為何或住在都市鄉村統統講中華民國語(簡稱「國語」或「華語」或「中語」),從1969年的《再見台北》(文夏主演)到1970年的《家在台北》(白景瑞導演),就標示著全面排除台語進入一個中語世界的時代交界,連結到1980年代開始台灣電影陷入低迷,顯現出長期失語綜合症候群。...
社會安全
翁秘春
4 月 16,2016
肯亞案、大馬案,詐騙為何常見?
詐騙案對於國人顯然一點都不陌生,如今卻因為政治問題浮上了檯面,目前有兩個主流聲音,其一是台灣的主權問題,其二是台灣的司法有問題給中國審只是剛好而已,那我想來討論的是,為什麼詐騙案這麼多,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根據BBC中文網的報導文〈電信詐騙案為何台灣嫌犯多〉,裡頭分析兩個重點,第一是台灣護照免簽國家有一百四十幾國,使之基地可方便在各國移動;第二是台灣人的電腦及通信人才較多。關於第二點...
休閒育樂
飛天衝
4 月 15,2016
天草.國界轉生――既本土化又國際級的交通觀光建設
天草五橋孕育文學和電影 近年因為酷MA萌(俗稱熊本熊)在日本國內與國際爆紅的熊本縣內,有個隱藏版的勝地──天草。其風格較為低調成熟,但當地對於交通與觀光的用心經營,同樣也令人激賞。 我年少時,台灣曾經長期禁演日本電影,有趣而刺激的是,第一部解禁的,竟然是當年同步在日本極為風靡的經典魔幻片:《魔界轉生》。說它有趣,是因為台灣觀眾應該沒有幾人看得懂該片潛藏交錯、深厚的日本歷史背景;...
全球脈動
陳怡秀
4 月 14,2016
【日本想想】 讓專業的來!──日本動物園與書店的超貼心解說
來到日本大阪的天王寺動物園,漫步到夜行動物館的懶猴屬櫥窗前,只見懶猴屬各自窩在不同的角落,欸?莫非是感情不好嗎?視線轉到貼在玻璃櫥窗上的告示,上頭寫著「相親中(請安靜地默默守候他們)」,原來是在培養感情、觀望彼此中,這些動物沒辦法說出來的故事、有著無限想像空間的擬人化感情,由飼養員「說(寫)」給你聽,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在日本的許多角落,比如動物園或書店,時不時迸出貼心的「註解」,常在探索、閱讀...
主權兩岸
Meta South (南方之南)
4 月 14,2016
密封邏輯與期待善意
“Let's go." "We can't." "Why not?" "We're waiting for Godot.” 「我們走吧。」「不行啦。」「為什麼不行?」「我們在等果陀。」 ──Samuel Beckett...
‹
…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