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巴佬異藝錄】十五、一個520各自表述的另一章----藝術家的和學界的520藝術實踐聯展

友善列印版本

前面兩則異藝錄寫的都是520,講的都是政治和社運,今天要回到「藝」的這一邊了,但是仍和520牽在一起。事實上前兩則寫520的政治社運面,其目的,正是要為520的藝術面打個底。

現在就話歸「異藝」正傳吧。

2006,在解嚴後的19年,政權民主輪替後的第6年,台灣美術館以館藏的46位台灣當代藝術家自解嚴以後所創作的六62件作品辦了一個「台灣當代藝術特展」,特展認為1987年的解嚴是台灣當代藝術的分界點,解嚴後許多當代台灣藝術作品積進行「社會、政治、歷史的批判與反思」和「尋根與土地的認同辯證」。

這「官辦」特展,強調的是藝術家在時代精神變遷中「個人性」的觀察和「反思」「風潮」。這是很有意義,十分有趣的特展。

但在解嚴前後藝術家面臨時代精神的巨變,其實不只是有個人性的「反思」而已,更有以藝術行動直接的,而且是「集體性」的「介入」____集體和介入:以鄉巴佬的理解,這兩樣似乎都很不符合藝術家個人主義的,我行我素的風格了,很有另有一番趣味。

當520農運領袖大部分還關在牢裡時,剛從解嚴中甦醒又被台灣戰後規模最大,最暴烈的農民運動和第三大的政治鎮壓事件震撼了的學術界和藝術界,他們無懼仍三不五時捉人去關的戒嚴的餘威,有的挻身為農民辯護,有的對鎮壓高聲控訴。

學界如中研院學者發表了<五二O事件調查報告書>為替農民洗清官方羅織的罪名,清華大學的教授們也發起〈我們對五二O事件的呼籲〉聯署支持社會運動,這都是前所未有;而更特別的是藝術界包括油畫家,小劇場,裝置藝術家,攝影家都有人以520農運作創作題材,他們原先多不相認識,但發發現了彼此的不約而同後,便聯合了社運人士,電影導演,在1989年兵分兩地在耕莘文教院和北投辦了「520藝術實踐聯展」,並和藝評家,學界辦了「後520的社會實踐討論會」和「突破舊體制尋求新空間___520藝術實踐聯展評論會」兩個討論會。

現在就把共襄盛舉的他們介紹一遍:其中的油畫家就是異藝錄介紹過的陳來興,裝置藝術家是吳瑪琍,導演鄭文堂,小劇場零場一二一 • 二五,環墟,周逸昌,李永萍,攝影家劉振祥,潘小俠,謝三泰,藝評家林惺嶽,周本驥,學者李永熾,蕭新煌,胡台麗,傅大為,鍾明德,黃美英,鄧宗德等人和因520剛被關出來的「假農民」我林濁水。

做一個鄉巴佬,也因為參加了這一個聯展,才第一次認識了前衛的裝置藝術家吳瑪琍,並從此才懂得有犀利有趣的裝置藝術這麼一回事。由於520事件後檢調說農民預謀暴動,證據是發現到520前一天,有人連夜用卡車載了滿滿的石頭,準備第二天用來攻擊,消息報導出來,人心惶惶,學者的<五二O事件調查報告書>的一大重點便是拆穿檢調這「發現」根本是裁贓。於是吳瑪琍運來一貨車的磚塊石頭佈置在會場說,520暴動的罪證原來就在這?,對檢調大大加以諷刺,我說,該發個公文給地檢署吧,他們才找得到在法庭失蹤的罪證。

520事件一旦爆發,大規模的鎮壓,反抗,捉人,平反接連而來;場景壯闊,忽而農村,忽而「公墓」,忽而行政院,忽而監獄,忽而各地演講野台,忽而大學學堂,忽而耕莘文教院;上場演出的,忽而農民,忽而記者,學者,藝術家;統治機器的各部門____軍警,法官,檢察官,都動員了;而議論奔走的更波及社會各階層,事件劇烈的衝擊,社會形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神奇氛圍,把素昧平生的一群人:藝術家,學者,社運人士,「假農民」硬推在一起聯手做了聯展這件事,值得一提的是小劇場的年輕人中很有一些「外省第二代」,按理他們是距離農民最遙遠的,現在他們也被520捲進來,投入在時代的大氛圍中,無比熱情地和原本陌生的人群,社會交融,聯展應該是他們的首度獻身社運吧,這註定是畢生難忘的。

無論如何,這個奇特的聯展,在過去無法想像,未來怕也不會重複,他只會發生在戒嚴和解嚴交會的神奇歷史空隙。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