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尾經濟學】從生活經驗看人民為何對經濟成長無感

友善列印版本

不管任何政黨執政,包含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往往都非常關心經濟成長率的高低,即我們熟知的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GDP係指在一段期間內,一國國內所生產出來的最終產品與服務的市場價值。因此,只要是在本國國內發生的生產活動都計入GDP。

本國所生產的產品可能在國內市場進行銷售,也可能銷售到世界其他國家,即出口。當一個國家的人均國民所得高,國內消費需求強勁時,該國所生產的產品可能無法因應國內需求,此時,就需要依賴外國進口產品來補足超額需求的部分,美國對中國進口需求所衍生的貿易赤字即是一例。相反地,若一個國家的國內需求不足以支撐其國內的生產活動時,國內超額供給的部分就必須要以倚賴國際市場的需求來去化,即這類國家需要有非常興盛的出口活動。過去包含亞洲四小龍(南韓、台灣、香港、新加坡)與中國等亞洲國家皆被稱為是以出口帶動經濟成長的代表性國家。

在我們了解經濟成長率是以一個國家的GDP高低變化來衡量後,我們就需要問,一個高經濟成長率國家背後所代表的意涵是這個國家很會生產、這個國家的國內經濟很好或這個國家的人民過得很幸福。可以確定的是,高經濟成長率背後表示這個國家很會生產。至於這個國家的人民是否幸福或國內經濟榮估則無法從GDP的總量來看,比須從GDP的個別衡量指標來觀察。這也是一般大眾再看政府公布經濟成長率時,對數字毫無感覺的原因。

一直以來,台灣的經濟結構多被認定為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因此,對歷任政府而言,如何增加出口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在出口至上的情況下,政府從上到下,各部門常為了解決出口廠商所面臨的問題而面對許多責難,如台幣是否該貶值、外勞薪資是否與本勞脫鉤或環境污染等。即使如此,許多官員仍打從心裡認為增加出口才是為台灣做對的事。如同前面所提及的,出口也是國內生產的一部分,出口愈多,國內生產毛額也愈高,換言之,國內生產毛額的增加並非來自原國內消費或國內投資等國內需求的增加,而是生產給外國人消費的東西變多了,故國內的民眾自然無感。因此,過度強調以出口為主的經濟政策,現在的民眾已不太買單。

在這樣的社會認知逐漸形成後,政府的態度也從過去的以出口為主,轉向增加人民生產力與薪資的方向,希望可以增加國內的需求,以提高經濟成長率與人民幸福感的連結度,這是必要且正確的方向。當一個家庭所得逐漸增加且累積到一定的水準時,家庭成員比然會想如何過更好的生活,如果該家庭的想法沒有改變,他們的做法必然也不會改變。同理,當一個國家的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時,該國政府應該思考,如何讓人民過更好的生活與讓人民對經濟成長更有感,還是要持續增加生產以促進出口的方式來維持經濟成長。

如果政府把增加人民幸福感當作終極目標時,政府維持經濟成長的作法自然會與過去不斷增加出口的作法有改變。例如,調高薪資是希望人民有更高的消費力與過更好的生活,而非僅擔心廠商的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會下滑。同理,一個已經累積一定財富的家庭,會開始思考休閒的重要,而非僅是擔心出去休閒就無法工作又花錢。一個具一定規模的公司,如果重視公司的永續經營,員工的健康就是該公司的無形資產,因此,讓員工有安全的工作環境與足夠的休息時間就不會被視為生產成本的提高,員工也會對公司的經營較有感覺。

可惜的是,我們往往在目的與手段間迷思了。我們會批評政府只重視出口而忽略許多如勞動條件與環境污染等比出口更重要的事。我們也會認為老闆只重視生產而忽略員工健康。但是,我們在求學階段時,許多父母也多僅關心小孩的課業成績與小孩未來學區,而忘記其它讓小孩變得更好的方式,如從事較多的休閒活動。就如同許多大學生關心能否拿到書卷獎或文憑,而以追求高分為目標,卻忽略了怎麼修課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在思考經濟成長讓我們無感的同時,是否先省思你是否也對自己的大學學歷無感,我們是否用對的方式在做對的事?人民的幸福感高低不會僅看單一指標,就像一個多采多姿的人生不是只做一件事就可以達到。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