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片復興領航人

友善列印版本

全台票房已逾兩千萬的《阿嬤的夢中情人》,立意向1960年代盛行的台語片致敬,構想源自2006年國家電影資料館配合前行政院新聞局(現已裁撤併入文化部、外交部等單位)主辦的「台語電影五十週年」活動所製作的集錦短片。

當時民主進步黨政府新聞局長鄭文燦於台語片影展活動小冊的序文提到,1956年上映的劇情長片《薛平貴與王寶釧》,「揭開了台語電影的序幕」。 

回首台語電影的五十週年,當時,帶動台片新一波潮流的指標大片《海角七號》(2008)、和一些老台語片同樣以流行音樂紅星為號召而大受歡迎的《不能說的秘密》(2007)都還沒上映;不過,前兩年上映的紀錄片尤其是《無米樂》(2005),若以近年台灣電影復甦即為廣義台語片復興的意義上而言,可以說「揭開了新台語電影的序幕」。

2001年,台片市場盪到谷底,總共10部台產電影台北票房加起來不到4百萬,台灣觀眾每花1,000元看電影,看本地出品的不到2元,台灣人似乎完全提不起看台片的興致。

這種情形,如果不計其實算是好萊塢片的跨國製作《雙瞳》(2002)的話,在2004年《生命》上映後有了顯著突破,以紀錄片之姿登上年度台片票房冠軍,僅台北票房即超過千萬,創下台片長年低迷之際的票房驚奇,當年上映的其他紀錄片如《跳舞時代》也有百萬票房佳績。

2005年,《無米樂》和《翻滾吧!男孩》兩部紀錄片再接再厲,票房均列台片前茅,比一票劇情片還要露臉。林育賢導演後來從《翻滾吧!男孩》延伸到《翻滾吧!阿信》,從教練哥哥的真實故事演變成一部熱血勵志劇情片,實際呈現出紀錄片的大眾文化面向與商業潛能。

探索近年逐漸找回本地觀眾的台片復甦軌跡,2000年代中期的3大紀錄片是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其中《生命》呈現災後重建累積的情緒強度與情感能量,《翻滾吧!男孩》在紀錄片和劇情片之間活潑遊移,《無米樂》則在台南農鄉景致與人情之外,多了一層語言上的強勢意涵,因為講了最多的靈動台語。

紀錄片首重紀實,不可能像1960、70年代流行的華語片一樣到了鄉下居民都還滿嘴京片子,於台南農鄉拍攝的《無米樂》講連篇台語,或許夾雜點華語,反映的是日常生活的真實語境。

這種語言寫實風格,隨著1980年代新電影崛起而建立,在台片語言典範轉移的意義上取代了之前的「全華語」模式,而「全華語」 所取代的,是之前老台語片的「全台語」模式。

新電影的語言實境風格,修正了「全華語」模式的政府語言政策假象,是某種程度的回歸在地主流台語,但所講的台語和之前老台語片的「全台語」表演模式不同,是一種生活化、素樸的台語。

這種台語風所掉落的台語表演、說理性格(台語可不只能「本土」而已),在《無米樂》復現,崑濱伯愛講種田哲學,愛談政府政策,說田地就像愛人,她想吃冰就買冰給她吃,她愛美就買口紅給她塗。

崑濱伯的台語,很生活化,很有表演風,也講了很多道理,台語不只可以低調沉鬱,也可以飛揚活潑,正如《海角七號》裡阿茂伯的gúa sī kok-pó(我是國寶)宣示一般,如今國寶在天,無限感念。

在台灣電影史上,真實人物「崑濱伯」和虛構人物「茂伯」,這兩位台灣歐吉桑,講著響亮土直的台語,有意無意間、偶然也必然的,延續老台語片傳統,執行新電影運動挽回台片市場頹勢的未完成使命,成為台灣電影復興、台片再起的領航人。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