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老台語片&新台語片

友善列印版本

1950與60年代拍台語片起家、曾於台語片影展獲選十大導演的資深大導郭南宏,去年中參與台南的台語片影展論壇指出,「傳神的台語」是近年台片勝出的關鍵,很多老觀眾在悶了幾十年後,因此又紛紛走進了電影院。

不只老觀眾,年輕觀眾也捧場,從2008年創造台片大潮的《海角七號》,到近來連續4年的台灣戲院賀歲片票房冠軍《艋舺》、《雞排英雄》、《陣頭》、《大尾鱸鰻》,老中青通吃的票房成績,台灣頭尾共襄盛舉的熱度,靠的大半就是「傳神的台語」。

可以這麼說,近年所謂的台灣電影復甦,就是廣義的台語片復興。

狹義的「台語片」,指的是台灣電影史上,在中國國民黨政府推行「國語」政策達到最高峰的1970年代之前,曾創造全台流行風的台語電影。

當時,仍屬台北縣淡水轄下的北投地區(1968年併入台北市),成為台灣電影產製中心,現正上映的向老台語片致敬的《阿嬤的夢中情人》,時空背景設定為1960年代末期的北投,原名即為「台灣有個好萊塢」。

不過,要說是「台語片」復興,在台灣社會「國語」主流文化情調氛圍裡,恐怕是帶著幾分不安與焦慮的,如《艋舺》裡「意義是三小」引發議論,也有學者評《雞排英雄》說如果把其中講的台語改成「國語」,不會減少感人的成分,「為鄉土而鄉土」是這部電影美中不足之處雲雲,特殊的語言觀點令人稱奇。

尤其今年的《大尾鱸鰻》,票房超過4億,成為僅次於《海角七號》和《賽德克‧巴萊》上集的史上第三賣座台片,更不乏評論重批髒話連篇、毫無內涵、低俗下流、消費本土、作踐台灣話雲雲,如此痛責的力道,在其批評標的電影台詞語言之外,本身也形成了一種語言奇觀。

從「台語片」的脈絡來看,老台語片得不到當年政府推動「國語」的政策資源,甚至遭到電檢制度等間接抵制,如今則是在已形成單一強勢語言的社會環境裡,新世代台片如果台語講得太多、太土、太俗、而且又太賣座的話,就會被說是很「台」、地方色彩太濃、走不出去啊… 有志之士就會大聲疾呼,格局開闊一點、不要獨沽一味、不要賣弄鄉土、別複製台客風情啊… 彷彿半個世紀前台語片風潮一夕崩落,已經預告了新一代台語片的侷促命運似的。

有評論指《大尾鱸鰻》針對中南部觀眾喜好,受限於地方口味,無法出口、無法擴大市場,然而此片在台北票房也破了億,不知道為什麼中南部觀眾前來共襄盛舉,就要投以異樣眼光,甚至出現只拍這種片,永遠就不會出現《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怪異評語。照此邏輯回到幾年前,大概也可以說,只拍《海角七號》,永遠不會有《色‧戒》吧!

然而,就台灣電影發展史的角度來講,比較具有傳承與開創意義的,其實是從啟動台片文化復育的《海角七號》以來輪番上陣的正港台片,如今在《阿嬤的夢中情人》回首老台語片情路滄桑。

《海角七號》台片大潮以來,有個自成一派的趨勢評論,說「這種片」熱賣不代表台灣電影再起啊,甚至說是台灣電影市場黑暗期來臨之前的迴光返照啊… 類似心思大致可以總結為對台語文化現象的質疑與焦慮,在台灣社會正重新連結斷裂多時的台語片傳統之際,不免還是浮動著綿延的空白、陌生與成見。

《阿嬤的夢中情人》和《大尾鱸鰻》有個共同點,就是要觀眾別急著離開戲院,在片尾打出工作人員字幕時呈上關鍵橋段,前者是呼應電影情節的老台語片原始段落,後者是豬哥亮唱的《我是恁老爸》,因為整部電影可以說是這首歌的加長版MTV,歌曲作詞者是去年金鐘獎以蕭煌奇演唱的《阿爸的蝨目魚》擊敗其他五首華語作品得到最佳作詞人獎的武雄,同樣突顯出台語作品優異的唸歌氣質,由豬哥亮詮釋味道十足。

流行歌曲引領的台灣電影,流動在台片長河裡。郭南宏導演、文夏主演的《台北之夜》,以及邵羅輝導演、洪一峰主演的《舊情綿綿》,兩大寶島歌王,大銀幕開唱,於1962年創下票房紀錄,帶動了第二波台語片流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