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史學的寫作原則與讀者的破解之道

友善列印版本

黑心史學的寫作原則

史學家寫歷史,不外乎三種內容:「客觀」的陳述、「相對客觀」的詮釋、以及「絕對主觀」的價值判斷。

所謂「客觀的陳述」,比如說,秦始皇的兒子、孫子是哪些人,曾經幹過哪些事情。這些是客觀的事實。雖然因為年代久遠,不同的書上可能有不同的說法,但是大致而言不會錯得太離譜,至少不會「老子變兒子」、「兒子變老子」。

所謂「相對客觀的詮釋」,比如說,秦始皇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那樣作。這些是「相對客觀」的詮釋。每個歷史學家都可以說一套自己的「詮釋」,但是至少這些詮釋必須各自基於一套說得通的邏輯,所以說「相對客觀」。

所謂「絕對主觀的價值判斷」,比如說,秦始皇做這件事情「好不好」、「對不對」。這些當然是「價值判斷」。問題是:「誰的價值」?「由誰判斷」?這當然是絕對主觀的事情。

一位好的歷史學家,可以從卷帙浩繁的史料中篩選出重要的資訊,盡可能客觀的還原歷史,然後參考各方學者的意見,對於需要解釋的地方做出一個相對客觀的詮釋,最後則是基於自己的價值觀,對於這一段歷史作出一個主觀的價值判斷。

相對而言,要如何讓歷史書「看起來很客觀,實際上根本是一本為了特定目的、強化特定價值觀而量身寫作的歷史書」呢?或者說,要怎麼把客觀的歷史史實捏塑成我想要的樣子、符合我想要傳達的、內建「我認同的價值觀」的史觀呢?

比如說,要怎麼樣把中華民國的罪行淡化呢?

首先,把所有的客觀史實攤開來仔細審視。在各個大小事件中,仔細檢視:在那些「有利因素」中,哪些客觀事實說出來對自己最有利?在那些「不利因素」中,哪些客觀事實說出來對自己的傷害最小?

然後,如果自己有錯,挑出自己錯誤相對最小的事件來代表全部的惡行,同時挑自己「說起來最體面」的部分來宣揚政績。

關於「挑最小的錯誤來說」,比如說,二二八事件的發生,當然不能說中華民國佔領台灣後的種種倒行逆施這些結構性的惡行、遠因,而要說「因為查緝私煙引發動亂」的這種稱不上近因、只能說是「導火線」的「小事情」來下詔罪己。

關於「挑最體面的事蹟來宣揚」,比如說,「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戮力建設」,要說什麼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宣揚自己如何讓貧苦的小農有地可耕,但是當然不能說如何利用日「據」時代成立的農會如何剝削農民。

接著,嚴重的事情要輕描淡寫的說。

第三,要保持自身的「高度」。比如說,中華民國派遣/默許/縱容/要求陳儀在台灣的種種壓榨行為,一旦出事了,就說是「陳儀處置不當」、「蔣委員長嚴令妥善處置」、「旋即撤換陳儀」之類的,把錯歸於下。這不只是「切割」(都是部下的錯),更是「洗白」(你看,我一發現事情不對,就立刻斷然處置,撤換陳儀)。

更細緻的手法

上面這些只算是初階的手法,就好像敲鑼打鼓地說「中國國民黨是壞人」、「中國共產黨是好人」只是國共鬥爭最低階的宣傳手法。調控思想需要更細緻的手法,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被調控」、「被思想調控之後還自以為自己透過閱讀發現了真實」。

怎樣算是比較細緻的手法呢?

第一招叫做「善用定義」

比如說「二二八事件」其實是一場對於當時的政治制度忍無可忍而發生的革命~~當時可是全島性的動亂,闖進電台、闖進軍營、民間接管軍隊、接收武器、與政府軍隊對戰,只差沒有要求台灣獨立!這還不算是革命?

但是,教科書一定要把它定義成「事件」。因為,一旦說是「二二八革命」,那麼大家一定會聯想到教科書最喜歡說的「清朝末年,政府腐敗,民不聊生,於是孫中山起義革命」云云、進而探究「政府接收台灣初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那就不容易自圓其說了。把二二八說成「事件」而不是「革命」,就是一種「善用定義」,在討論問題之初就讓讀者產生一個「定錨效應」。

第二招叫做「潛移默化」

比如說,討論陳儀這個人的時候,如果你是中國共產黨,你要如何「描述」這個人呢?因為陳儀最後是因為投共而被蔣介石槍斃,所以這個人對於中國共產黨是「有利因素」。這種時候,你只要把陳儀說成是個好人;日後的某一天,當讀者從另外一位學者的另外一篇文章發現「啊!原來陳儀是因為投共而被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槍斃了」的時候,「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是壞人」這個觀念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深植人心。

第三招叫做「善加詮釋」

同樣一個陳儀,其實也可以「一魚多吃」。除了把陳儀拿來作為「切割責任」、「洗白高層」的籌碼之外,還可以把因為投共而遭到槍斃的陳儀「詮釋」成「陳儀犯的過錯太大,所以蔣中正決定槍斃陳儀」來平息民怨!偉哉!領袖英明啊!

第四招叫做「貫通脈絡」

如果你是中國國民黨,你要如何在歷史教科書上描述陳儀這個人呢?因為二二八事件實在太慘烈了,所以歷史教科書上能不提就不提。只是事發過了六十年之後,終於不得不提的時候,又該怎麼下筆呢?

把陳儀寫壞一點?那豈不是間接暗示蔣介石的國民政府事前識人不明、督導不周?這麼糟糕的人選,  蔣公這麼偉大的民主燈塔怎麼竟然看不穿呢?

把陳儀寫好一點?那又要如何讓他背這個「處置不當」的罪名?陳儀這麼優秀的人怎麼會做出這麼不當的處置呢?

都不行啊!這樣子寫的話,脈絡就不通了!於是就輕描淡寫地帶過「因為查緝黑煙引發動亂」、「因為陳儀處置不當,旋即遭到撤換」。

總之,要「貫通脈絡」,就要「善用定義」、「適當地取捨材料」、「巧妙地詮釋事件」,不只要在表面字義上力求「前言符合後語」,更要在文章的脈絡上前後貫通。

總之,只提陳儀「施政不當」之處,對於陳儀「本人」的好壞避免著墨、對於陳儀先前統治福建的諸般事蹟與評價就視而不見、對於那些制度性/系統性的因素~~比如說,當時中華民國當時的制度如何、錯誤的制度如何必然地產生錯誤的結果、那些大官由哪些集團陣營全面地壟斷、誰又該負起怎樣的責任......這些制度性、系統性的因素,通通避而不談。

因為,這些問題一旦加以深究,那就一翻兩瞪眼,什麼「適當取材」、「巧妙詮釋」、「脈絡貫通」等等伎倆就不容易發揮功用了,所以還是給它一個諱莫如深、著毋庸議的好。

黑心史學的破解之道

身為一個史學家,怎麼可能在探討台灣現代史的時候忽略蔣介石、卻又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戮力建設」?在探討陳儀功過的時候怎麼可能忽略當時社會對他的批判、卻記得引述陳儀外甥讚美陳儀的七言絕句?這樣的錯誤表面上看起來是「不用心」、「不嚴謹」,而「不用心」、「不嚴謹」背後的原因,究竟是因為「能力不足」、還是「動機不單純」?這就不能不啟人疑竇了。對於這樣的史學著作(不管是書店裡面的史普書、還是雜誌期刊裡發表的學術論文),懷疑這些作者因為「執著於偏頗的價值觀」甚至「基於特定的政治目的」而扭曲歷史事實,也只是剛好而已。

換個角度說。身為一個讀者,如果發現一篇討論歷史的文章有下列幾種情形,那就必須要特別提高警覺了。

第一個,就是「取材的偏頗」。

比如談到中華民國的創立時,只談孫中山的功與袁世凱的過、卻刻意忽略袁世凱的功與孫中山的過;又或者剛剛提到的,強調陳儀如何一生如何「清廉自持」,但是忘了討論當蔣介石任命陳儀的時候,上海的社論如何嚴詞批評陳儀,更別提進一步檢視批評的內容是什麼、批評的內容是否經得起檢視驗證。

第二個,就是「在表面的現象上大量地運用形容詞」。

比如說形容某個偉人「衣著簡樸、清廉自持、身後蕭條」。一個衣著簡樸的當權者,就表示他「清廉自持」嗎?「衣著」與「財富」之間有必然的關係嗎?「財富」與「廉潔」之間有然的關係嗎?有錢的人能不能穿著很廉價的服裝?很窮的人代表他一定不貪污?貪很多的人會不會因為要打理各方關係而花費甚鉅、導致最後一無所有?會不會其實,之所以「不貪」,是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正只要我想要,開口伸手都是我的,我平常又何須汲汲於聚斂?)?

有問題的歷史書通常在這些「衣著簡樸、刻苦向學、才情很大、清廉自持、身後蕭條」之類的表面層次歷史資訊典故上,用大量的形容詞打轉,而刻意忽略那些可受公評、可具體檢視的「在什麼時空背景下」、「基於什麼目的」、「做過什麼事」、「用了什麼方法」、「產生了什麼效果」、「有什麼樣的客觀資料可以佐證」。

第三個,就是「忽略系統/制度這些脈絡」。

「在什麼時空背景」是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事情。只要你在人在地球,就逃不過地心引力的影響;只要是絕對的權力,就無法避免絕對的腐化。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剝皮實草,用各種慘絕人寰的酷刑整治貪官,想要讓天下當官者「不敢貪、不能貪、不想貪」,結果天下貪官越殺越多。為什麼?因為環境讓為官者不得不貪(大家都貪,如果我不貪,就死定了;但是貪污情事一旦被揭發,我就死定了;更慘的是如果我堅持不肯上任當官,表示我心裡有鬼,要不然就是看不起皇上、要不然就是我有異心、膽敢藉此批判官場黑暗之類的,總之我還是死定了;既然都是死定了,那就先幹一票、先求苟活一陣子,還能撈點錢呢!)。這些論述,在吳思的「潛規則」一書裡面有了詳細的說明。

其實,歷史如果重要,不在於研究「哪些時代出現了哪些重要的人事物」而影響了歷史,而在於釐清「怎樣的時空環境下出現了怎樣的人事物」而影響了歷史。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我們才可能(雖然也僅僅是「可能」而已)從歷史學到丁點教訓。

當然,相對的,對於那些黑心史家而言,如果一開始就只是要「塑造特定史觀」,那麼自然也就無需在乎這些什麼教訓不教訓,就算把歷史反著寫,也只是剛好而已。

最後,身為一個讀者,要怎麼破解這些黑心史書文章的騙術呢?

有四招。

第一,「區分客觀事實與主觀評價」

不管是黑心史學還是黑心社論,最常看見的弄鬼方式,就是「把論說文當成抒情文寫」,具體的作法就是「把作者不想被看見的傷疤用形容詞修飾、再把作者想要強調的小雀斑用紅筆加以圈點凸顯」。

身為讀者,我們永遠要記得:「形容詞」只是「主觀評價」,「人事時地物數」這些資訊才是客觀事實。其實只要明確紀錄「那個傷疤/雀斑有多大/多長/多深」,就自然可以破除這些擦脂抹粉的伎倆。

第二招,叫做「釐清事實」與「探究結構性/制度性的因素」

比如說「二二八事件」,時空背景是怎樣?遠因近因是什麼?哪些原因是結構性/制度性的因素?哪些屬於個人/偶發的因素?因此得利的有哪些人?因此受害的有哪些人?當時政府有哪些作為?事後有哪些作為?對於後來產生怎樣的影響?弄清楚這些,黑心史家做假的空間就變小了。

第三招,叫做「尋找對照,對比評價」。

關於「尋找對照、對比評價」,比如說「中華民國光復台灣」。同樣是「依照盟軍的一般命令第一號佔領日本屬地」,盟軍佔領日本不叫做「日本光復」,為什麼中華民國佔領台灣就叫做「台灣光復」?為什麼大清帝國在甲午戰爭後把台灣白紙黑字移轉給日本叫做「佔據」、叫做「日據時代」?為什麼中華民國未經過買賣合約或戰爭和約即佔領原為日本屬地的台灣叫做「光復」?

第四招,叫做「想想其他可能」

但凡做一件事情,可能基於多元的動機;一件事情做了之後,可能產生多元的效果。「真正最主要的動機」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但是總也不能阻止旁人後人猜想,說「別人猜的一定是錯的」;「產生的效果」有時在當事人的預想之內、有時在當事人的意料之外,但總也不能禁止旁人後人的各種評論,說什麼「當事人又不是故意造成這種效果的,你怎麼可以亂說」之類的話。

這些都是必然存在的模糊空間,而有心操弄歷史的黑心史家,則擅長利用這樣子的模糊空間,說出一套「自己最喜歡」的動機、強調那個「自己最在乎的效果」。要避免受到這種操弄,除了多讀不同的書,然後再加以比對之外,似乎也別無他法。

結論

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也就是台灣島上的居民,尤其是筆者這種四五六年級的人,從小背多了歷史教科書,以至於對於有問題的歷史、有問題的邏輯毫無思辨能力。只能期望新的一代在網路時代的資訊洪流下,一點一點沖刷這些代代相傳的思想餘毒,台灣才有進步的可能。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