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影音記者、文字記者,現暫居日本,立志以浪漫不失務實,隨意不失細緻的方式,進行生活觀察。
過去大家買東西講求CP值,追求的是物美價廉,近年來冒出了另一種觀念叫CV值(cost/value),也就是價格/價值,瞭解一分錢一分貨,這是我在攝影學校的學習過程中,深刻體驗到的道理。
在攝影學校我選擇的是兩年學制的課程,因此到了即將畢業的二年級時,專門有一堂課以「求職」為取向,授課內容包括模擬面試、如何表達自己、以及最重要的ーー「製作作品集」。那並非是用word打打字、在A4白紙上貼貼照片就好,每個動作每個細節,都得付出相應的「用心」與「代價」。
從資料夾開始說起好了。從小用到大,也沒什麼特別的,只要去一趟大創,各種顏色、尺寸,108日幣就能解決,但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很多時候,勝負從第一眼就知道了。老師要我們試著想像,假設現在是在面試會場,賭的不是面試官是否對你的長相一見鍾情,而在於你拿出來的作品集,使用的資料夾是什麼等級,畢竟在你之前,面試官已經閱「夾」無數,是不是帶來好東西,一瞥便知。
還沒翻閱開作品集,審視你的作品之前,面試官的第一個感覺是「視覺」——觀察資料夾的外觀,接著就是「觸感」——塑膠、帆布、還是皮革,一摸便知,殘留在手中的知覺與揣想,會延續到作品集的封面、你的簡歷、前言介紹、還有作品本身,整體是否契合。作品集不是大剌剌攤開來讓你一眼望去便能收進眼底的展覽,是經過作者的思考邏輯與想要傳達的意圖理念凝聚而成,一個將觀看者限縮在手邊就能觸及到的特殊空間中,所以編排方式與順序也都是重要的。
資料夾的內頁也有很多學問,要從印刷的紙質考慮適合的種類,比如內頁的反射率或透明度,都會影響到照片顯示出的顏色與光澤,有時候印出來的相片色彩偏濃,但放進A類型的內頁反而變得柔和;原本對比程度低的寫真放進B類型的內頁中後,因為反光效果而讓作品發揮出恰到好處的亮度,用得好就是相輔相成,讓普通的照片看起來「好像有這麼回事」,用不好就是事倍功半,只會讓好照片「掉值」,不再三思量是無法呈現出理想狀態的。當然,各種類型的內頁,效果驚人,價差也都相當驚人。
站在觀看者的角度來說,能否順利地翻閱、看清作品的全貌,就端看製作者的用心程度。資料夾放越多素材,就會越來越厚,也越難越難翻是常識,但你要不要去處理這一塊呢?資料夾的內頁與內頁之間,若用了符合規格的黑色紙墊,就能夠單單加厚打洞的部分,讓頁與頁之間的空隙變大,幾乎可以接近180度攤平,更好翻閱。
為了製作作品集,老師特地帶我們到寫真製品公司參觀,五花八門的資料夾、各種大小、材質、不同觸感的收納盒,價格常令人咋舌,大部份都看不出差異。不過一分錢一分貨,差的不只是素材,還有你看不見的防潮性或抗酸性,也都是重要的參考點。
講完「外表」,焦點回到「內在」吧。學校有一堂課叫做數位印刷工作坊,內容就是不斷使用不同的紙來印同張照片,製作出自己的印刷資料數據,來評斷自己的作品適合用什麼樣的紙張。
上圖的六張照片,內容是相同的,但紙張卻都是不同種類,明明檔案數據沒變,相紙的改變卻可以讓寫真本身呈現完全不同的氛圍,有些是偏黃色調、有的偏藍、有的光澤較閃耀,有的則是像油畫布一樣的藝術紙,紙張的磅數也不一樣,以這張照片為例,我所拍攝的是日本手工市集中的某個攤位,我想要呈現比較溫暖、柔軟的氣氛,那我就偏好選擇藝術紙,除了印出來的色彩帶點黃色之外,觸感也輕巧不失強韌,恰到好處。至於黑白暗房操作的話,紙張的不同,暗部細節的呈現能力自然也不同。
再回歸到最源頭好了——若創作時使用的底片,保存絕對是最麻煩的事了。它不像數位檔案可以存放在小小的硬碟或虛無縹緲的雲端間,底片一般就是放在底片紙中,買個底片專門資料夾,存置在陰涼乾燥的地方。不過長久放置的話,光是沖印店附贈的底片只恐怕不足以抵擋肉眼看不見的各種侵擾,它潮怕熱怕壓怕酸性公主病十足,貪小便宜反而傷害作品本身,底片紙得選用無酸性,且要盡量垂直橫放,不要讓底片紙之間互相壓擠,才是保存之道。順道一提,普通的底片紙一張約10元日幣,無酸底片指則要五倍左右的價格。
身為窮學生,有時候緊掐著自己單薄的荷包,真想虛應故事過去交差算了,但在看過這麼多好東西之後,會體會物品都有其相應的價值,一分錢一分貨,盲目地追求CP值上的成功,並不會讓作品集更顯現光彩。承認、思考「CV」價值,作品的視野才會有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