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科學精神執政:對副總統的正義期許

友善列印版本

兩星期前,民進黨總算確定於五月成為負完全責任的執政黨了。陳建仁也將正式接任副總統,若無意外,將扛起一個國民黨高度質疑,而民進黨重視的其中一個經濟牛肉:生技製藥產業政策。

兩個月前,英仁配公佈時,部分媒體訪問報導顯示,民進黨與陳建仁至少是欲以其學術專業,在生技新藥方面撐起一片天。生技產業是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時,極力要完成,卻未盡全功的政策。媒體專題報導中,陳建仁特別提到2007年,他與「當時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經濟部長何美玥、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一起成功地商請立法院長王金平提出《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案》草案,於短短三週內過關。後來,長期支持生技醫療升級的王金平於2009年成為「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的創辦人,同年12月16日也正式登記為「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的董事長,前者主要推動生技新藥產業的立法與政策,後者負責發展生技新要相關的學術知識,屬於前者的智庫。

以陳建仁之專長、過去力推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的熱忱、以及對副總統角色「不應該只是一個默默的人」的公開發言來看,民進黨新政府推動生技產業產學合作,打開台灣生技製藥的未來,會是陳建仁未來的主要責任之一。他在11月16日的ㄧ個專訪中說,「『台灣發展生醫產業有很好的利基』」、要像史丹福大學那樣「『公司與實驗室擺在一起』」、「讓新創公司和研究一開始就有產學合作計畫,共享智慧財產,技轉利益共享,這樣科學家會更願意投入」。這背後的意思很清楚,就是有利可得才會有大學科學家投入。他在報導中指出,這種投入若成功,預估「是兆元以上的產業」。

不過我們要提醒一件事,學者的學術光環絕對不能進了政治圈就變成是非不分。美國史丹福大學對於該校學者參與生技、製藥產學合作,有比台灣嚴格的利益衝突政策法規從事相對公開監督的,特別是研究經費若來自政府部門,更受經費來源單位具體的利益衝突揭露法律與行政法規的限制,必須如台灣的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那樣,公開自己與生技相關產業的財務關係、家人與生技產業公司的雇用關係等,財務方面從股票、顧問、到演講的收入,都需要揭露,還有上限的規定,不能超過。因為他們從本身許多的歷史事件以及學術研究知道,有錢能使鬼推磨:學者可能有意、無意地扭曲研究資料,寫出有利於業界,但不利藥品使用者的研究結果。

所以透過聯邦法規,強制要求,以及各校的自我反省,而有上述明確的促進產學合作之利益衝突揭露管制制度,史丹福大學甚至在2011年,對違反規定的5位醫學院學者採取制裁行動。台灣法律學者劉宏恩(2010)也有專文整理指陳過史丹福具體規範的嚴謹度非台灣所能比擬,但卻一直未見被具體納入當前的生技新藥法制的利益衝突規範中。

在2010年中研院生醫事件或檢方不起訴之後,台灣雖然有修改《科技基本法》,建立利益衝突揭露的條文,但是與美國聯邦法規以及史丹福大學完全不同,新的法制完全沒有全國層級的利益衝突揭露通報機制,也沒有明確的揭露項目規定,而是授權各研究機構各自擬定,自我監督。我們初步調查的結果顯示,全國幾所主要生技研究型大學中,只有三所大學比較有良心地建置了具體的通報事項,但是仍然沒有金額上限,其他的,有的法規本身連必須通報的具體項目都付之闕如。

我們很樂意看到陳建仁副總統即將為台灣生技製藥的產學發展打開一條活路,但是,在當前學述、產業、政治重疊組合在一起的生技政策環境下,我們不願意看到非常不嚴謹地,且片面地拿史丹福大學來說,這是台灣的生技製藥產學合作的模式。這不是一位具有高度國際認同的全球科學家應該出現的言行,雖不知他是有意或無意地誤導無法掌握史丹福大學資訊的台灣選民。我們呼籲陳建仁副總統,應該避開國民黨的老路,真正地用科學方法來討論、制訂與執行國家政策,不論是生技製藥還是其他被小英所賦予的政策,都應如此,才不負台灣人民選票、教廷冊封騎士、以及科學研究基本精神的寄託。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