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往台灣的慢船】台灣人沒有國際觀?如果是,為什麼?

友善列印版本

重大國際事件發生後的循環已經變成這樣了:受眾怪媒體不重視國際新聞,媒體覺得明明有作國際新聞卻沒人看,然後有一堆文章感嘆台灣人缺乏國際觀、不關心世界,具有標準的「鎖國」和「島民」心態。台灣人的「國際觀恐懼症」,似已嚴重到即使未來出現「國際觀補習班」都不令人訝異的程度。

當市面上已經有教導大家如何擁有國際觀的書了,媒體紛紛以「加強你的國際觀」為他們的新聞內容宣傳,當恐慌的家長們以加強國際觀為由送小孩進私校、學英文,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就不需要去否認這個時代現象的存在了。

這或許有點道理,最近馬英九總統在新加坡馬習會上,連西裝怎麼穿都被虧,加上他和幕僚群與中國對手過招的結果,怎麼樣都讓人覺得汗顏。如果要談論台灣人缺乏國際觀,這恐怕是個很好的佐證。

不過,「國際觀」三個字和「台灣人缺乏國際觀」這個概念,對我而言是台灣最被濫用的錯誤之一。

什麼是國際觀

某些台灣朋友曾經很肯定的說,他們在國外生活時,無論什麼樣的西方朋友群都經常談論世界現況,反觀坐井窺天的台灣人...。在他們的心中,一般台灣人就是個對國際絲毫不感興趣的模樣,西方人似乎隨便一個人都可以對世界現勢侃侃而談。但實際上,對世界一無所知的西方人也大有人在。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擁有世界觀的人」在相對先進與具備一定教育程度的國家呈現常態分布。抓自己身邊的例子一概而論,是很危險的。

但國際觀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它又真正存在嗎?如果有國際觀,它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工具?還是應該被歸類為一種知識範疇?前幾天正好有個國外友人詢問,這個經常在台灣聽見的名詞定義為何,譯成英文又該是什麼──global view?global perspective?我答不太出來,如果硬要我解釋國際觀,可能會是「了解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事與為什麼發生的驅動力、企圖心、好奇心和行動」;但連我自己都覺得這個解釋很鳥。

國際觀作為一種工具論,一個在美國艾俄華州的農夫和一個在台灣的水電工,有一樣好的理由不需要這種對生活毫無幫助的東西。

我相信很少有人能作出完美的解釋。目前在一般言論中定義的國際觀,於是淪為「看不看國際新聞」、「外文能力好不好」、「是否曾經出國念書/長居國外」、「平常聊天是不是只聊八卦、小情小愛、美食美女」這樣子的標準。也正因為如此,反映在政治上就是主張連勝文、馬英九具備國際觀的人,認為綠營和獨派「小鼻子小眼睛」、「水準低落」的人多得是。

其實這很可笑。

被忽略的台灣人國際觀背後

先不去吵定義,暫且讓我們假設確實有國際觀這種東西,而台灣人確實缺乏國際觀──為什麼?我們必須往後看,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回顧台灣歷史,從大航海時代到日治時期,事實上台灣人/原住民都站在與世界接軌的浪頭上,何來缺乏國際觀之有?台灣住民那乘風破浪、豪情壯志的海島民族個性,其實是到國民黨來台之後,才徹底遭到改變和壓抑。

首先是長達數十年的戒嚴和包含外匯管制與言論自由限縮的鎖國狀態──不要懷疑,最鎖國的是國民黨政府;其次是與北京外交戰爭的節節失利,使台灣邦交國至今剩下22國,頻頻被阻擋於國際組織與活動之外。換句話說,我們的政府長期缺乏與國際交往的能力,我們的民眾長期被封鎖在台灣版的鐵幕之內,長久下來,政府、人民加上媒體都失去觀照世事的能力和動機。

更重要的是,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成為全球最難解、最複雜的政治與區域安全議題之一,使我們眼中只見到中國、只關心中國,似乎是再正常也不過的結果,連我們的教育,都長期缺乏「同心圓」式的角度(無論是由內向外或由外向內),在解嚴已近30年後的今日依然如此,而這正是我們在國際觀的討論中忽略的背後因素。

這個歷史因素的影響,出乎我們的理解之外,卻很恰當的解釋了為何馬政府的團隊缺乏談判能力、適切的國際外交認知,也解釋了台灣人整體而言為什麼對國際事務不那麼感興趣──因為我們作為一個不正常國家,與國際失去交往的時間已經太久,久到可能需要兩個世代才有可能扭轉的程度。

有人曾經開玩笑的說,台灣與國際脫節的程度嚴重,嚴重到即使明天讓你進入聯合國,你也組不出代表團,甚至不清楚聯合國是如何運作的。相同的,最近有志之士對台灣的TPP談判表達憂慮,原因也很類似,和中國的ECFA和服貿都談成那種慘況,他們不確信台灣是否具備足夠的專業經貿談判人才迎接這個巨大的挑戰。

因此,如果西方人較有國際觀的假設為真,那是一個身處國際社會的正常國家長期浸淫、參與國際事務的結果。這麼說,並不是為台灣人尋找理由,只是一個觀察。

國際觀/價值觀

不可否認的,台灣即使作為一個還不正常的國家,今日也已經在全球化推力之下逐漸面對國際事務──這正是為什麼我們之中會有人在比較之後,聲稱台灣人缺乏國際觀的原因。

然而,與其過份聚焦「國際觀」,在近來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國際相關事件之中,無論是對西方人或東南亞國家的種族岐視、對CCR的仇視、對外籍勞工的虐待與漠視他們的勞工權、對伊斯蘭的誤解等等,或許我們真正該著墨的並不是國際觀,而是價值觀──懂得包容體諒,能夠了解尊重的觀念。台灣自己身為多元種族、文化的社會,也一直以多元為傲,更應該能夠包容多元、尊重多元才是。

我從不認為台灣人特別缺乏國際觀,我們必須對自己克服長久被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的歷史問題具備信心,假以時日,我們能夠與世界作更好的連結。如果我們能參照當今世界的混亂,建立屬於自己、不卑不亢的多元價值觀,在那一天到來時我們會是更值得驕傲的民族與國家。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