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知青與他們的金鐘奇想

友善列印版本

第50屆金鐘獎屏除節目討論,藝人和評審的對抗也成為焦點,不免俗地,塗鴉牆也充斥各種謾罵藝人粗俗低劣的發文,老實說,這裡面有些文章看了的確是讓人覺得有些不舒服,甚至是火大的。

這讓我想起常常發生在周遭的對話。

「真的快要受不了台灣電視新聞的品質了!台灣媒體真的很爛!」「是喔?最近哪一台報哪則新聞讓你看得這麼火大?」「老實說我也很久沒有看電視新聞了啦,我現在都看網路新聞,品質比較高。」

如果繼續問下去,這些人所固定收看的「網路新聞」,不外乎就是苦勞網、新頭殼、風傳媒、上下游、關鍵評論…這幾間所謂的「獨立媒體」,往往會讓人有一種錯覺,好像固定收看這幾家媒體的族群就是自詡比較高知識水準、比較有獨立思辨能力、比較Follow時事、比較愛台灣……當然這些人也可以理直氣壯地回答,的確,這些新聞比較有「品質」,但更有趣的事情是,當接續著往下問,例如問「你怎麼分辨這些新聞跟其他新聞比較起來比較有品質?」或是「那你比較喜歡這裡面的哪位記者?哪篇文章?為什麼?」,許多人的理氣或許就會開始稍稍收斂了起來。

從廣播與電視自1920年代開始不斷發展以來,發生過不少大事件,20世紀在美國、歐陸,大家最愛檢討的議題就是新聞小報化、螢幕充斥羶色腥等問題。應該這麼說吧,沒有一位傳播人能否認,傳播的本質就是必須向群眾靠攏的,只是這裡的群眾必須區分得精緻一些,就像大眾可以很直覺地想像出收看PBS的群眾面貌,也往往很直覺地把一些會認真收看《新聞龍捲風》之類節目的人想得很市井一般,而若是有能力先對群眾劃分有這樣直覺的認知,我想,對「針對不同群眾而產製的節目產物」有不同的期待,也應該是一個討論的大前提。簡單來說,在針對一個節目做評論之前,你必須認知「這個節目的目標群眾為何?」、「節目希望達到的效果為何」,我們才有辦法進行下一步的討論。

所以說,請不要再拿Daily新聞跟調查報導作品質的比較、不要拿娛樂新聞開刀就儼然屌打整個媒體─若是要討論媒體之間的優缺,內文脈絡、篩文邏輯、議題的切入角度與報導程度、記者的文風、業配的置入優劣等等都是可以討論的施力點。單一議題的報導比重當然可以放入討論,也可以擺出一副「老娘(子)最近就是在關注這個議題,媒體怎麼可以不報導!」的態度,但是直率點吧,討論篩文的動機當然可以,但如果你打算從篩文動機就直接否定整個媒體和媒體背後的工作者,那就不要擺出一副客觀中立的態度來罵,意識到自己的主觀意識並承認,也是獨立思辨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不是嗎?

好,說到這裡,忍不住要提到另一個有趣的現象。

筆者常常會詢問身旁的廣大友人們,若是你們認為台灣的綜藝節目品質低落(當然我也非常同意,某些節目只例行性地請通告藝人討論例行性的議題、甚至在討論議題之餘還順便性騷擾節目來賓等惡劣行為真的非常值得譴責),那到底什麼才是你們心中的優質節目呢?

「料理東西軍」、「Running Man」、「超級名模生死鬥」…這類外國節目往往會被當成楷模,當然最近中國一些竄紅的節目也不在回答少數。

老實說,大家在討論中國的娛樂性節目品質遠高於台灣的同時,不妨也可以注意一下這些節目背後的企劃人員,有許多是移植台灣的電視圈人員前去規劃拍攝的。如果再仔細一點看,不難發現中國的娛樂圈發展也正走向台灣發展的老路─或說我甚至覺得這可能是國際性的老路──開始更重視節目的刺激性、感官性等等。

如果我們體認到這是大眾文化之不可不為,或更精確來說,是我們的文化促成了這樣的風格演變,那到底在這樣的脈絡下,我們怎麼去分辨品質的良窳?又如何去提升一個節目的品質?

這便是需要更大想像的事情了。

其實台灣的綜藝節目草根性非常明顯,一部分看得見當初秀場文化的影子、一部分也看得出來遊戲跟談話性節目的演進。拿近期一點的節目來談,《女王的密室》這個互動性高的機智問答節目就讓人印象十分深刻,這是台灣在網路互動與節目連結中間做出優秀表現的作品;談話性節目其實也出了不少試圖走知性感性風格的作品,其實近期的康熙來了,也的確在落實蔡康永於金鐘獎上提及的「小人物化」這件事情;旅遊節目近年培養了一些新秀,美食節目套入遊戲的風格做嘗試也早已不是新聞…假設你不是很能理解這些節目的脈絡,就恣意貼上「粗枝濫造」的標籤,藝人們的憤怒絕對可以理解。

因此,筆者常常好奇:當我們批評一個藝人口口聲聲「內地、內地」的時候,為何卻鮮少有人願意放下偏見去理解台灣娛樂節目的發展與製作脈絡?如果你用嚴苛的政治角度去審視這些藝人的發言表現,那為什麼沒有用同樣嚴苛的角度去檢驗那些所謂「非主流演藝人員」的作品展出?(好像高舉某種意識形態,我們就得為作品的粗劣買單,親愛的,那不是性格,那是一種對於台灣文化符碼的玷汙)為什麼台灣的觀眾不能用同等的耐心去理解台灣的電視產業脈絡?又或是為什麼總是不能去除自貶的語言來討論我們希冀的傳媒發展?

新聞亦然、節目亦然,如果沒辦法跳脫他人評論給予的框架,批評除了自貶以外到底還有什麼效果?站在遠處謾罵永遠是容易的,但程度僅止於謾罵的觀眾不也是正在加速這個產業的衰老跟沒落嗎?若是不能設身處地的與大眾文化並肩,又怎能看出我們所希望的傳媒新未來?在全球電視媒體都致力於發展新的互動性、不可取代的優勢時,台灣的電視人、學子、閱聽眾仍是停頓於批評與毫無脈絡的厭惡之中。而這些對於台灣藝人理盲的厭惡,又或者不是出於台灣文化脈絡中一種根深柢固的、對於文化的自卑呢?

當台北電影節由一部拍攝唐朝背景的電影拔得頭籌,民眾卻死命叫好;當台灣演藝圈遇到金援困境,民眾卻對台灣本土藝人投以不屑的目光之時,我們又怎麼能期待這些藝人同我們一起創造出屬於台灣的文化符碼、或是攜同台灣一起向前呢?台灣知識青年對於藝人的想像仍是停留在早期對於戲子的認知一般貧乏,甚至無法辨別在藝人表演脈絡、電視發展脈絡中的突破與精進,著實讓人覺得遺憾與無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