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壯遊】 課程少才上得好,自己選才有動力:英美名校排課的原理──《大學的藝術》之四

友善列印版本

在我身邊,愈來愈多學生高中畢業就到美國、英國等國家讀大學。這些家長或學生,大致上粗略地知道(或是認為),在這些國家讀大學可以把英文學好,提升國際觀,教學方法比較啟發式。

其實,這些國家大學課表規劃的原則與台灣截然不同,其實是我們忽略的關鍵之一。英美頂尖大學的排課思維,可以用兩則西方名言來代表:Less Is More, Know Yourself. 

Less is More: 課少學得多,尤其必修課

據哈佛畢業生指出,哈佛學生一般每學期修習四門課,通常不會少於四門(因為學費很貴,修少也不划算),但也很少超過四門;五門通常是能力負荷的極限。在這樣的情況下,以台灣的學分算法,通常畢業生四年八學期可修習三十二門課,九十六學分。通常各學程的要求學分,都不會佔學生修課總數的一半以上,佔三分之一左右是常態。

在劍橋大學各學程的開出來的修課清單,大致上也有這樣的規律:必修課程數量少,但是據修過的學生說,都難到翻天覆地。

舉劍橋的經濟學程為例,從入學到畢業,必修課(加必選)總共12門。而劍橋的英國文學學程,大一和大二的兩年內,該領域選修和必選課程總共六門課,在大三大四兩年中,必選課程有四門課─而且學生可以選擇撰寫論文(6000─7500字)取代修課,一篇取代一門課,上限是兩篇。

劍橋英文學程的課程規劃目標清楚指明了,進入該學程的學生,最重要的是學習深入、批判、情境式的思考能力,而文學只是個媒介。所以,劍橋讓這類領域的學生,擁有更多選課的自由度。以英文為主修的學生,有更多時間與機會,再修習商業、法律、政治,成為擅用語言及思考的人才,而不是困在虛幻、無病呻吟的文青。

Know Yourself: 課程重選擇,為自己而學

在英美名校,必修課程不但數量少,而且即使是必修,學生可以選擇的程度還是非常高。若以哈佛的「物理化學生物學」學程為例,分析其必修課程要求,可以大致了解哈佛現在的修課規定趨勢:

生命科學上下兩門必選(選項甚多)

生物學類,一門必修,一門必選(四選一)

化學類:

普化或無機化學,半門必選(五選一) [註]

物理化學,半門必選(四選一)

有機化學類:四選二

數學類:四選二

物理學類:

力學半門課:五選一

電磁學半門課:四選一

進階物理(或電腦應用):十選一 (其他課程替代,需得諮詢員認同)

總括來說,哈佛的「物理化學生物學」學程所要求的課程,只有一門半是必修─這門課一定要上,只有一個老師上這門課。其他所有的課程,學生都可能選擇不修。

再以史丹佛大學的「環境工程學程」為例,這個學程只有一門真正的必修課,其他專業科目有二十一門,學生要從中修滿 18 學分。並從一大長串的相關課程中選滿 15 學分。

劍橋大學公開強調,該校的課程核心精神在於「彈性與選擇」。雖然劍橋大學如同英國大學,都是入學的時候分好學程,但是其課程設計有個原則,是讓相近領域在大一大二的課程,有一定程度的相近性。例如,劍橋大學的數學領域標註,和數學領域相近的領域包括:電腦科學、經濟、工程、自然科學。如果在大三之前決定要轉換到這些領域,幾乎在能力上不會有太大困難。

而且隨著學生進入大學階段的後半段,其實可以選擇的課程是愈來愈多,而且學生常常可以用課程的選擇,來量身訂作他的專長領域。甚至,在經濟領域的課程說明中,明白列出了從該領域轉出至法律或管理,或由數學領域轉至經濟,都是歡迎的選擇。

排課原則,英雄所見略同?

劍橋、哈佛、史丹佛這三所學校,在風氣、文化、產業取向上,都有所不同,但是在課程規劃上,卻有相近的思維─壓低(必修)課程總量,維持高度自由選擇。這幾個學校都認同,把課程修得深比修課數量多更重要,讓學生選到適合的課比維持教授教得到學生重要。

在台灣,那些努力企圖成為「世界頂尖」的大學,是走相似的模式,或者另走相反/相異的路子?這將在下一篇文章中仔細驗證。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