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往台灣的慢船】失言的又豈是柯文哲?

友善列印版本

某種程度而言,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外籍新娘進口說」,放在過去半年來他的「失言脈絡」下,似乎已不是怪事,反正「事情久了就會習慣」一向是大家的習慣。更何況柯文哲說他的某些用詞老是「被放大檢視」,支持者則說柯是「有口無心」,失言的錯誤和他對市政的努力相較並不是那麼嚴重的事。

這種論調是徹底的錯誤。許多事情不是「久了就會習慣」,因為這種惡習正是台灣文明與社會遲遲不進步的原因;而許多用詞更不是「有口無心」「一時不察」就可以開脫,因為民選首長再怎麼說都不同於一般民眾或名嘴。

「進口說」事件反映出兩個重點。首先,是以柯文哲為最新範例的台灣政治人物發言模式。多如牛毛的新聞時段與台灣的政治新聞取向,使得政治人物在公共發言機會多不勝數,儘管許多人老是嘀咕「是你們一直跟我,我也不想受訪」,但曝光就等於宣傳,而且誰不想看到自己在電視上的英姿,面對一整排攝影機,還是high起來大說特說、無法自拔,反正說十句話有七句對、三句錯,正負相抵也還是得四分。凡事一方便,大家就隨便了,政客不懂得珍惜自己每一次的發言機會,總是覺得儘管失言也有幕僚收拾,大不了道歉了事,原因在此。

柯文哲的進口說原文是:「奇怪!台灣不是有很多外籍新娘,都已經進口30萬,怎麼還會這樣?」。雖然大家都把重點放在進口兩字,我倒認為整句話的發言心態和前面的「外籍新娘」四字有更大的問題。「進口」兩字作為形容「引入」的中性詞應該是OK的,日前印尼決定未來終止輸出勞工,外媒的用字也是「export(出口)」。體壇形容「洋將(外籍球員)」,使用的英文詞彙也經常是import player或import,並不見歧視的批評。

所以與其一面倒責怪柯文哲歧視,不如說他作為一個民選首長,很無感的選擇了政治不正確的詞彙。當他可以選擇「外籍配偶」,他選了外籍新娘;最要命的是,他的整段發言暗示並合理化了婚姻市場的買賣。

柯文哲的市政努力,很好,但這絕不代表他一而再的失言就可以被容忍,人們喜歡你的自然,不代表能夠忍受你的隨便。有人認為柯文哲正在走的是典型的台灣國民黨路線──我給你效率和成果,你允許我的一點專制和保守,同時,其他事不要管太多。這一點,留待觀察。

然而,和政客的便宜發言相比,第二點反而是更值得憂慮的──台灣社會對於歧視用詞(特別是在公共場域)的理解,似乎還停留在非常粗淺的階段。是的,如今大家都知道必須稱呼「原住民」,不能叫「番仔」「山地人」,不能說「外省豬」,也不能像郭冠英一樣稱台灣人是「台巴子」,但是在其他範疇,我們忽略了太多東西。

上面提到「政治正確」,雖然許多人認為政治正確的用語是件虛偽的事,無論東方或西方國家,種種歧視依然無所不在,美國即使在黑人民權運動五、六十年後的今天,還是會有佛格森事件的發生,但在公共場域而言,政治是否正確仍然極端重要,因為這是最起碼的底線。如果連台北人都認為「天龍人」、「天龍國」是一種歧視,為什麼郝柏村無感到不認為「皇民」是一種歧視?如果亞洲人在西方世界被稱為「chink」是一種歧視,我們又如何能不認為「大陸妹」、「越南新娘」這些詞彙是歧視?

當美國在公共場合選擇稱黑人為African-American,我們能不能以更為中性的名詞「移工」(移住勞工,migrant worker)來稱呼外籍工作者?更進一步,我們是否曾經想過,「阿兜仔」和「老外」這些慣用名詞,是否也讓非本國住民覺得不舒服?

語言有傳播性,也反映出內心思考,這是為什麼,歧視於不自覺之間往往比有意識的歧視還要可怕。但它並非不能矯正,無論是政治人物或一般人,對自己的每一次發言更加小心、珍惜,更多一點同理心,隨時將人權放在心裡,縱使只是一小步一小步,歧視會慢慢在心中被消除。如果柯文哲的「進口說」能讓我們學到什麼,this is it。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