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亞太自貿區大夢

友善列印版本

就在APEC藍的籠罩下,2014年亞太經合會的閉門戲正式於北京結束。這次的討論有一大看點,即是亞太自由貿易區(FT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的倡議。輿論均認為這攸關美中兩國角力,如會前美國就反對在公報中加入FTAAP,但最後仍形成結論紀錄,足見經歷不少波折。

事實上,在今年初舉行的APEC高官會上,中國官員放出FTAAP的風向球,總理李克強也在博鰲會議中提到重啟FTAAP,換言之,北京對此乃是胸有成竹、勢在必行。然而眾所皆知,中國並非FTAAP的首倡者,早在2004台北峰會時便由加拿大提出,絕非如中國經濟民族主義的大力宣傳,FTAAP彷彿成為對抗美國主導之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的神兵利器。看待這個問題,首先要先理解TPP與FTAAP兩者關聯。

1989年APEC成立之時的一個重要宗旨,便是推動亞太地區的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為了達到這個目標,1994年的印尼會議上定出所謂的茂物目標(Bogor goals),希望在2010年已開發成員能實現目標項目的自由化;2020年則包含其他成員均能達標。

嗣後,各國陸續出爐大大小小的FTA,但最具成效者則是汶萊等四國在2005年所締結的TPSEP(TPP前身協定)。到了2009年,針對茂物目標的評估報告指出,APEC成員國的自由化表現乏善可陳:平均適用關稅稅率只刪減了不到五成,從1996年的7%到2008年的3.9%,亦有將近四成的進口貨物仍非免稅。

這讓美國非常不滿,決定以「高標準且全面性」的TPP做為FTAAP的補充。也就是說,紊亂的APEC成員為了保護各國國內產業,無法達成共識是FTAAP數度胎死腹中的主因,身為國際貿易主要玩家的中國不可能不了解這種情形,美中之間便因中國國企的自由化程度屢有爭議。

另一方面,東協與其他六國目前正在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與TPP相較,成員有重疊也有相異,大多亦是APEC成員。若TPP真是「富人俱樂部」,那麼包羅萬象且正在進行的RECP應可做為推動FTAAP的前驅,何以身為成員的中國捨近求遠、重燒冷灶?

答案很簡單,即是政治戰略考量。表面上中國雖是RECP的領頭羊,印度、日本或東協均無法相抗,但中國仍缺乏如美國足以整合各方的能力與聲望,以美國之強勢,尚未能與日本達成TPP談判,何況中國?此外,國家間的競爭與敵意亦為FTA觸礁的原因,像是東協與中國日益重疊的產業形式,以及因中國低價產品所導致的龐大逆差等,這些都不可能於短期內克服。在如是情勢下,中國依舊再議,企圖以東道主的話語權優勢,逼迫美國在考慮亞太FTA上不能冷落中國,再將問題丟回給APEC成員,打造一個「五年十年、甚至二十五年」(習近平語)的FTAAP空中閣樓。

更重要的是,一個穩定的協定需要一個穩定的機制運行、審議和裁決,例如WTO。以APEC鬆散的論壇形式,無法充當FTAAP的區域機制,勢必得加以改革與擴充功能,這更非朝夕之功。中國試圖推動此類畫餅充飢的協議,除了憑添論壇花絮外,在實質作用上可謂徒勞無功,也難怪美國在會前就大力反對。

貿易自由是現今主流,在全球緊密相連的當下,各種FTA都希望能廣納百川,國家行為者參與的標準在於是否符合資格,以及是否能在國內外達成一致妥協,不能總自怨自艾的以陰謀論看待,甚至在被排拒後,以為做個亞太夢就可獲得認可。

關鍵字: FTAAPRECPAPECTPPWTOFTA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