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課徵財產稅以解決財政困窘

友善列印版本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暴露了各國政府財政的脆弱。美債、歐債飆至歷史新高,歐豬諸國把歐盟各國拖下水,希臘、西班牙、愛爾蘭尚未解困,義大利、葡萄牙也告急,法國、英國赤字倍增,財政壓力日益沉重;美國上調舉債上限,急速累積的國債已達十六兆美元,卻又瀕臨財政懸崖,不得不啟動第三度量化寬鬆,印製美鈔購回債劵及以貶值促進出口,將美國危機轉嫁給世界各國。21世紀初始,「債務」已是各國共同的災難。

2006年至2010年五年來,依據國富統計全台家庭總資產成長二四.六兆元。佔成長總額約七成的十六.六兆元是來自獲利不必繳稅的股市和低稅的房地產。由於長期以來資本利得免稅,財團鉅富又享有重複的租稅優惠,以致財政惡化速度四小龍稱冠,甚至比東南亞諸國還遭。

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競爭力評比,我國政府財政赤字與債務兩大指標逐年惡化,今年政府財政赤字首度掉到一百名,居全球末段班;政府債務排名也由71名退至75名,WEF對我政府提出財政惡化警訊。

中央政府債務已達五兆兩千億元,地方政府逾八千億元,加上隱藏債務近十五兆元,政府總債務高達二十一兆元,佔GDP百分之一百四十,與義大利相當,只略低於希臘的百分之一百六十五,WEF對我國的警告,政府顯然無感,令人甚為憂心。

宜蘭縣和新竹市已逾舉債上限,苗栗、花蓮、基隆和臺南市也瀕臨法定上限,逐一進入財政黑暗期。各地方政府急切的要求修改《公共債務法》,增加舉債空間,解除燃眉之急。

《公共債務法》草案中,取消「中央地方舉債上限不得超過前三年GNP的百分之四十八」限制,修改為直轄市舉債額度可放寬到「當年歲出的百分之兩百」、縣市則從百分之四十五放寬到百分之七十。其中以當年度歲出預算百分之兩百為債限比率,最為可議。國際上並無以「歲出」作基礎,而歲出編得越多,舉債額度就越高的誘因,債務勢必迅速擴增,和《公債法》避免債務膨脹的目的背道而馳。甚有提案「把舊債歸零」,由中央吸收,增加地方舉債空間之議。

國際上控制政府債務的做法,歐盟規定政府債務的「流量」(赤字) 為GDP的百分之三,「存量」(債務總額)為GDP的百分之六十。德國憲法明定,舉債只能用於公共建設,嚴格限制舉債。不負責任的舉債,龐大的債務將落到後代子孫頭上,形成嚴重的世代剝削,並削弱國力。

稅收才是財政活水,舉債、變賣國有土地只是飲鴆解渴。台北市財政局長邱大展在財政健全小組發言,指出鄰國日本一棟新台幣約二億元的房子,至少就要繳一百七十萬元的房屋稅,而北市「元大一品苑」一百0六坪的豪宅,價值約兩億元,一年房屋稅加地價稅僅要五萬四千元,比大樓管理費還少。

合理的財產稅是下一波稅改主題,擴大稅基應從「地價稅和土增稅依實價課徵」著手,可先從佔全國六成的非自用住宅和八十多萬戶空屋施行實價課徵地價稅,並逐步調高稅率至與美、日相當;房地產交易的土增稅亦依實價課徵,如此,不但解決地方財政困境,同時抑制炒房暴利並健全稅制,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