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既然要割,就務必認真割下去!

友善列印版本
學運在歷經500多個小時的佔領行動之後,即將在週四從立法院「出關」,要轉進全國各地。不管是否接受這個議場內核心小組的決策,它終究宣告了,這場意外成功、而且獲得空前運動進展的立法院佔領行動將要結束了。雖然說是宣稱要轉向全國,但熟悉運動的朋友或許會明瞭,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議場內的大家,要回家了。」
 
來源:INSIDE網
 
當然,有人會說,接下來的重要工作是要發動對區域立法委員的施壓、罷免,還有全台遍地的宣講、理念推廣行動,但這仍究只是運動能量的擴散,而非另一場運動政治能量的聚集。然而,就長遠的運動累積來看,我還是覺得,這是一個正面的發展方向,因為,那些身活在我們生活周遭,真正面對服務貿易協定影響的各行各業們,似乎才因為這二十多天,在媒體密集的報導,以及不論是帆神還是香蕉、來來哥的推波助瀾之下,開始對於這個好像是人人喊打的「服貿」內容感到好奇。
 
不管是否支持這場學運所提出的種種主張,都沒有人能夠否定,這場運動,帶給台灣社會不論在輿論媒體、乃至於是民眾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公共討論、政治話題裡,一個「好大、好遠」的關注焦點。
 
說它很大,是看起來,好像全台灣每個人都在關心;好遠,是說它似乎還是只停留在多數人們的電視機、報紙或者說是臉書的動態頁面上。套一句議場內運動發言人的說法:「有點虛幻。」坦白說,住在苗栗而也參與這場運動之中的我,感覺上是虛幻中,帶那麼一點點的真實。但這個真實感,卻有一種讓人稍縱即逝的感覺。或許,正是這種稍縱即逝的感覺,所以才讓許多人至今依然對於學生決定離開議場的這個決策,有些不滿或者說是「不捨」。因為,人們在這個真實感中,找到一些自己存在的價值,某種程度上,也讓人們看見了運動場上更為真實的彼此。不管這些彼此是否真的那麼真實,一切的一切都要在學生離開議場後,面對「現實」的挑戰。
 
學運轉守為攻的「虛」與「實」
 
    現實的挑戰不是立法院是否可以在王金平院長的承諾下完成「先立法再審查」或是「退回服貿」。現實的挑戰是執政當局的統治正當性結構是否在這場運動時被鬆動了?現實的挑戰是,這股已經被肯認得新世代力量,是否可以延續下去?或者至少如其所宣稱的「轉進」?或許,在這場運動中,國民黨內部的矛盾確實被挑起,但這些矛盾是否真的足以成為鬆動國民黨執政正當性的破口?並在後續的行動中,將五十萬人民的聲音轉化成一股可觀的政治實力?我覺得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
 
以這場運動尾聲,由民主黑潮發起的「割闌尾」行動來說,雖然看似短時間內看到驚人的民意集結,不過,如果真的要到達一種把「闌尾『割』」下來的壓力程度,「憲法133」之前罷免吳育昇的經驗,或許還是值得借鏡的。到目前為止,即使國民黨看起來台面上幾位政治人物的矛盾被挑起了,但實際上,那些只有黨意沒有民意的立法委員仍然「老神在在」。而如果這些老神在在的立委依然沒有感受正當性的危機,那麼他們在禮拜四學生離開議場、媒體與各種社會輿論的關注隨之退場之後,肯定又會回到學生沒有進入議場之前的狀態。而學運雖然宣稱「轉守為攻」,但實際上,大家心知肚明,「轉攻為守」才是真的。學運對外宣稱的「攻」,是運動者眼中的「守」;看似是「實」,實然是「虛」;攻與守、實與虛之間,我想,取決於運動者接下來是否有心、要認真的把「闌尾」給割下來。
 
新政治勢力興起「割闌尾」?
 
每個人對於這場運動真正在反些什麼的核心立場不大一樣,有人說是反中、有人說是反馬、也有人說是反服貿,但無論如何,我覺得將這些不同反的價值元素集合起來的,反映著還是幾年下來對於政府累積集體的不滿。洪仲丘、大埔強拆、核四公投等等的社會重大事件,多數人看到的是政府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如果加上「太陽花學運」為號召的五十萬人上街頭,這已經是幾年內,數度破萬人集結上街表達對政府的不滿了。有人對這些數萬人集結的不滿,感到不以為然,也有人欣喜台灣新一代的公民已經覺醒,更有人已經要將這股力量集結成為「第三勢力」。
 
不論如何,這些所謂新覺醒的公民們,有一個共同的方向:就是不信任國民黨執政的政府,而對於反對黨也同樣不抱持太大的期待。所以,第三勢力與其說是一個正向的力量,我反而覺得是一個「負負得正」的力量集結。
 
這股力量,在這次的學運參與當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具體的組織性力量展現。比方說,那些撐起了學運議場外的多半是公民團體,他們不眠不休的排班主持人,找講者、放紀錄片、帶討論、短講等等,讓場外的群眾持續而穩定的參與運動。雖然如此,我想問的是,這股組織性的力量,是否真的能夠如同其在退場新聞稿所宣稱的,「出關播種、擴展到全國各地」呢?
 
年底七合一選舉是國、民兩大政黨爭取縣市首長、民意代表席次的戰場,許多國民黨人也將此場選舉當作是馬英九總統兼任黨主席後的檢驗,民進黨人則是將其當作黨主席問鼎2016總統大選候選人的敲門磚。兩黨各有其戰略上的考量和目標。
 
不過,在這場學運過後,誠如前述,媒體對於兩黨普遍的認知是:重傷馬金體制,但民進黨未必也得到好處。換句話說,站在國民黨的角度,他對這場學運對其黨內氣勢利與弊的衡量,絕非只是學運佔據了立法院多少天、服務貿易協定有沒有過而已,真正會讓其感到擔憂和懼怕的,是其競爭對手在這場運動中,獲得了多少的支持,而這些支持度又在多大的程度上,會對年底的七合一選舉造成影響。
 
在這背景之下,對學運的發展來說,離開議場、出關播種,確實是一個由守轉攻的態勢與戰略目標。不過,這又要回到我們所要問的,學生團體與公民團體之間,是否真的有長久作戰的組織性能力和續航力呢?我想,這才是能否在負負得正的第三勢力集結的多方力量中,開闢出一個兼具新政治想像與實質影響力政治勢力之關鍵所在。
 
「民主」作為運動價值的匯流之河
 
這股政治勢力目前所展現出來的價值,實際上,我覺得還是分雜的。比方說,在這場運動中,我們至少看到幾個看似都是「反」但實際上路線差異不大一樣的價值元素在裡頭。比方說,反中國、反對黑箱或是反服務貿易協定(我覺得反馬只是這些價值的具體展現之一)。這些不同的反對價值元素,背後所代表的政治人群其實是天壤之別的。
 
這裡暫不去剖析這些價值背後所代反映的政治人群。但值得討論的是,是什麼東西,讓這些在不同價值光譜上的人群可以聚集起來?我認為,還是「民主」。儘管在歷經民主化之後的台灣,特別是成長在解嚴後的年輕人,這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而即使普遍上大家對於這個詞彙的理解可能也是天南地北。
 
但正是如此,我們可以看到民主已經作為一個運動基本的價值立場,並在這個立場上去開展出各種對於反中、反自由貿易、反黑箱、反國家暴力等價值以及行動上或激進或保守的不同想像所呈現的不同的立場競逐。
 
可以說,這是一個以「台灣民主價值」為基礎所展現的運動,趨近於一個新世代的共同體想像。這裡,無關乎「統獨」問題,而是一個嶄新的世代以「台灣」為基礎,並以「民主」作為世代核心價值的集體認同與想像。簡單來說,就是在台灣民主價值的基礎上,將各種在此框架之下的運動光譜的行動者連結起來。
 
或許,有人會問,那被稱作是台灣民主化推手的「民主進步黨」為什麼在這場運動中被邊緣化了?如果承認上述問題的朋友,我只想提供一個思考的切入點。或許,民主進步黨宣稱「民主」為其創黨的核心價值,但在更多中央到地方的實際作為上,並不讓人民有這樣的感受,又或者人民並不感受到其會為此價值奮不顧身的做些什麼。
 
回到問題核心,既然「民主」作為這場運動新的起點,那麼所謂的第三勢力該如何真的在出關之後轉進成為一股具新政治想像的勢力呢?我覺得,至少有幾個問題要被處理。這些問題,我也覺得在民進黨裡想真正做點什麼的人,應該面對的問題。
 
其一、如果與中國大陸的經濟交往終將落入中國政府所設定的經濟框架裡,那麼該提出什麼對策?
 
其二、如果今天不是與中國簽訂服務貿易協定,而是與美國簽訂TIFA、TPP等影響所及不低於兩岸服貿的經濟協定,那麼我們就該簽署嗎?如果不簽,那麼我們的替代方案是什麼?
 
換句話說,不靠這些所謂的「自由化」來發展經濟的問題,那該提出什麼替代方案?再來是關於民主的問題。其一、在這場運動之後,我們究竟如何確保立法院的立法委員能夠受人民控制,制定的每一部法令,都能確保人民參與、問責的機制?其二、我們如何在年底的七合一選舉上讓各種層級的候選人也將上述的問題視為一個重要的問題;甚至是選舉時選民是否願意支持的重要指標。
 
回答完這些問題之後,我們才能夠重新去釐清價值立場,確定我們該以什麼樣的姿態出關去撒種,再來,才是要怎麼樣去割「闌尾」。
 
從地方開始:號召賤民、草民與公民一起來割闌尾
 
割闌尾行動要成功,還是必須回到地方社會的運作邏輯。傳統地方上對於政治人物的期待,多半是紅白帖、爭取經費、資源分配,而不是對於特定議題立場的表態與選民溝通、說服與分析,遑論縣市首長與民意代表。或許,應該從這次割闌尾行動的刺激下,翻轉選民對於政治人物的想像與期待。
 
以我所生活的苗栗,最讓人感到不解的是,苗栗縣整體服務業人口的就業結構也不低,為什麼立法委員、縣長、乃至於是民意代表,不需要告訴縣民,服務貿易協定簽訂下去之後,會對苗栗廣大的服務業就業人口帶來什麼影響?難道,中央對於各部會、各產業別的影響與分析,就可以一體適用於像是苗栗縣的影響嗎?
 
更何況,苗栗海縣所選出來的立法委員陳超明先生本身就是內政委員會的委員,也未曾其開過任何一場對苗栗縣民的服務貿易影響說明會。如果割闌尾行動要認真的割,那麼現在開始,要做的不只是讓個別性的學生社團以個別性的方式去包圍個別的立法委員,要做的是如何建立一個全國的組織遊說網絡。這個網絡,要持續性的對於憲政、對於民主、對於服務貿易協定、以及自由貿易協定展開各種討論。在各縣市、鄉鎮、村裡的層級裡開展,管他是公民、賤民還是草民,都應該要被納入、聽見,並開展更多的對話。從最基礎的工作,真正的厚實人民對於憲政、對於民主、對於自由貿易的諸多理解與討論。那麼,年底的七合一選舉,才有可能轉化成一股真正的政治實力。
 
闌尾要割得掉,才指日可待。借一下帆神的話:「如果要割,那就務必認真的割下去!」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