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外交休兵踢鐵板

友善列印版本

台北時間十五日清晨,非洲甘比亞總統府發表聲明,指出為了「國家戰略利益」,斷絕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此事是否因中國施壓力引起,仍不得而知,但北京對非影響力日增,是不爭的事實。稍早,也傳出中國打算在台灣另一非洲友邦、聖多美普林西比設置貿易辦事處。台灣對外關係危機四伏,對馬政府引以為傲的外交休兵路線,無異當頭棒喝。

馬總統去年四月出訪甘比亞,與賈梅尬伏地挺身博感情,今年十一月台灣再度援助甘國四具渡輪引擎、推進器及操舵系統,改善甘國交通運輸。甘比亞閃電宣布與台灣斷交,是馬政府外交休兵的重大挫敗。甘比亞這張骨牌倒下後,其它友邦如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多明尼加、巴拉圭、教廷等國,原本已出現岌岌可危情勢的國家,是否產生連鎖效應,不容掉以輕心。

外交休兵並非一廂情願可以達成,它不僅牽涉台灣與邦交國的外交利益,同時涉及兩岸與國際多邊複雜的關係。馬政府痛批扁時代金錢外交,卻忽略台灣對國際社會應負的道義責任。對台灣友邦而言,兩岸外交競逐,爭相加碼,可以極大化外交利益,外交休兵反而是他們國家戰略的重大災難。他們向中國示好,給台灣施壓,向中國要好處,彌補台灣減少的金援。兩岸果真嚴守外交休兵準則,台灣的邦交國也就無從遂行外交勒索。

馬政府主政六年多來,奉行外交休兵而自動繳械。反觀中國,為了確保戰略資源安全,加緊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台灣主力邦交國所在區域的外交布局,在台灣外交冬眠中加強紮根工作,形成「我外交休兵、彼部署重兵」的反差現象。就中國而言,外交關係除了全球布局的需求,也附帶兩岸因素的考量。封殺台灣國際空間,讓國際社會誤以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是它的一貫目標。藍營再執政後,兩岸關係趨緩,也曾傳聞中國婉拒若干台灣友邦的建交提議。但台灣畢竟實施民主政治,政黨隨時輪替;中國可以因為藍營執政,兩岸關係趨緩,而在外交上適度放水,必然想要在兩岸談判上獲取回報。

習近平在APEC會見蕭萬長時即強調,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我們已經多次表示,願意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就兩岸政治問題同臺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馬英九連任總統後,北京催促政治談判的信息,一波強似一波,宛如「漁陽鼙鼓動地來」。但馬總統聲望劇挫,失去民眾信賴,更對政治談判心存顧忌。北京是否藉甘比亞與台灣斷交事件,刻意給對政治談判顧左右而言他,遲遲不做回應的馬政府來個下馬威,有待觀察。

甘比亞與我斷交,對自認兩岸關係有史以來最佳的馬政府,無異賞了一記耳光。外交休兵磨損外交人員的壯志,也讓台灣外交陷入危境,不知為何而戰,只能坐困愁城。

【相關新聞】甘比亞斷交 陸委會:兩岸應互信避免內耗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