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難解的結

友善列印版本

十月21日中國時報的社論〈請教育部停止扼殺中華文化資產〉,引起台文界人士一片嘩然,期期以為不可,原因無他:台灣最寶貴的多元文化被簡化成中華文化。

雖然「中華」一詞出現年代極早,然而中研院學者王明珂沈松橋指出,「中華概念被大量運用並且以炎黃作為始祖的想像則是在清末民初,為了富國強兵,複製西方列強的民族主義,甚至當年中國知識份子爭論要以黃帝或孔子何者作為中國文化的想像起點」。

以社會學的角度分析,形容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等定義不明確的辭彙是「被發明的傳統」是再貼切不過了。所謂「被發明的傳統」是:今日我們習以為常認為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其歷史遠比我們想像中的短,而是透過不斷建構強化其合理性,例如諸多統派人士所持論述「台灣、圖博、新疆自古即是中國的一部份」,其根據十分薄弱,在台灣的歷史中,獨立於中國的時間遠大於中國統治的時間,而圖博、新疆更是清國時代才獲得的領土,然而此類論述,在中國卻甚囂塵上。

更甚者,「中華」作為語焉不詳的辭彙,如同電腦插槽一般可以自行擴充,允許統治者進行文化消滅,例如中華民國政府強迫台灣高山族改漢姓、禁族語,也允許被統治者進行文化「輸誠」,例如今日中原地區(長江以北,黃河以南)以外的漢人,放棄自己部份文化轉而認同自己是漢人,所以過去「五服」之外均是蠻夷,今日中國境內卻人滿為「漢」。學者李筱峰舉例清末革命份子原稱「驅逐韃虜」,革命成功後又改口「五族共和」以合法化其統治基礎。

而台灣早有高山、平埔數十族原住民,即便有來自中國閩粵等地及戰後隨國民黨至台灣等移民,卻早已落地生根,互相激盪出更絢麗的多元文化,亦產生有別於中華/中國認同的台灣意識。但是,今日部份台灣人認為要正視台灣文化當中有一部份的中華文化,然而什麼才是中華文化呢?四書五經,儒家思想在中國、台灣以及其他前漢字文化圈(如日本、越南、朝鮮)都只是少數人享有解釋權的教條,與常民生活關連實在不大。

過度強調「中華文化在台灣」無疑再次掉入過去國民黨因反攻無望及適逢中國文革的去脈絡阿Q論述:「台灣作為正統中華文化復興的堡壘,這是台灣的本錢」。如果台灣的中華文化資本如此雄厚,何以台灣的華語師資,仍舊須口操北京腔普通話,手寫漢語拼音及簡體字?台灣人在中華文化的場域中,真有自己的文化主體性嗎?

種種一切,其實都是源自長期獨裁統治,人民沒有表達自己聲音的權力,只能被迫接受大中國文化的思想、論述,忘記了「中華文化只是台灣文化的一部份」。也拱手將自己的優勢台灣文化解釋權讓給他人,而今日卻欲爭奪中國及國民黨對於中華文化解釋權,無異於下駟對上駟。

放眼歐洲各國,之所以人才濟濟,根據「撒皮爾假說」,是因為他們懂得用不同的角度來看世界,使各種想像成為可能,「撒皮爾假說」認為人類的思考模式會受到其語言的影響,例如蘭嶼Tao(達悟)族,長輩的名是隨著長子女、長孫的出身而改為「某某之父、祖」,說明了該族疼愛晚輩的觀點;在東亞、東南亞語言中,米類食品如飯、稀飯、米粉、粄條、碗粿等使用精確,反應了該地的飲食形態。

這些台灣多樣的文化資本,都是我們的競爭力,多元發展卻被該報社指為不專精,且會加重學生學習負擔。試問:台灣人民學習自己的文化、語言是加重負擔,而學習與土地脫節、教人要溫文儒雅,卻不提批判思考的中華文化卻不會,是什麼樣的道理?連橫說過「身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何以我們仍讓自己深陷在語焉不詳的中華泥淖之中?中文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必修課程,可謂是「歸碗捧去」,而台灣各族語課程時數短、點綴性質、升學、國家考試亦缺席,僅為「必選」都要承受莫須有的指控。有些人認為將本土語文放入學校教育荒謬至極,應該在家講就好,持此種似是而非言論者,卻沒想過其肇因才是荒謬的源頭!

我們是否會認為今日生物學家復育台灣黑熊、梅花鹿很荒謬,只要讓牠們在原居地自生自滅就好?種種的一切,如果這不是中華沙文主義,什麼才是中華沙文主義?試問,台灣人守護中華文化,那誰來守護更美麗豐富卻岌岌可危的台灣文化呢?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我們籲請教育部、文化部等相關部門、民意代表,在對的事情上堅持,為捍衛台灣的多元文化義無反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