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向台語致敬

友善列印版本

1962年,台語電影《舊情綿綿》上映,洪一峰(1927–2010)飾演的音樂老師,在鄉間住宿處譜寫歌曲,青春少女駐足窗前,為其音樂才情所吸引。

這個台語歌史經典歌曲誕生的虛擬場景,極富象徵意涵,引領台語片1960年代盛大的流行風潮,台北的北投溫泉勝地成為當年的台灣好萊塢,演出也唱出主題曲為葉俊麟(1921–1998)根據日本原曲填詞的《溫泉鄉的吉他》(1966)。

將近半世紀後,同樣引領新台語片再領風騷的《海角七號》(2008),男主角也是流行歌手飾演,影片也是以音樂元素見長,女主角同樣在窗外瞥見男主角譜寫歌曲的才情身影。

《舊情綿綿》等台語歌正典作品詞曲創作,代表的是1950和60年代,流亡來台的中國國民黨政府強制推行殖民語言「國語」政策並於70年代達到高峰並成果驗收之前,台灣本土大眾文化原創力在日治(據)時期結束後(中據時期)的第一波復興。

當時台灣歌壇流行翻唱日本、西洋、中國旋律,洪一峰最初發行的《山頂黑狗兄》和《可憐戀花再會吧》等也翻唱日本歌,然而其後《舊情綿綿》、《思慕的人》、《淡水暮色》、《寶島曼波》等和一代詞人葉俊麟合作的台語名曲,則表現出在地創作者「明明是台灣人,為什麼要唱外國曲調」的台語人豪情,讓不同曲風的台語歌曲各擅勝場。

這種「唱自己的歌」的訴求,1970年代中期興起的「校園民歌」(其實是抽離社會的無民之歌)差堪比擬,卻是流亡政府殖民語言政策發功把台語歌壓落底的強制環境所直接間接促成的。

當年,台語人無法「唱自己的歌」,「禁歌」施政如火如荼,寶島南北歌王洪一峰和文夏等許多台語歌曲作品禁唱禁播,台語傳播大為頓挫,在地文化備受壓抑,公眾形象日益沉淪。

直到1980年代,蔡振南傳遍前街後巷的《心事誰人知》(1982)吹響台語歌曲復興號角,延續1930年代台語歌「四月望雨」(《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創作黃金期、50年代在地創作意識復甦期、60年代與70年代初與台語片、布袋戲攜手發展期,然後來到1990年代的新台語歌運動,歷經空窗但源源不絕的活力與尊嚴,象徵生生不息的在地文化力量。

如此豐富多元的台語歌曲發展歷程,卻因為近幾十年來反應殖民語言壓制政策而有所突顯的悲情世俗風格,而遭致主流「國語」社會生產出「哭調」或「苦情」形象標籤,全面予以單薄化和扁平化,然後再據以建立台語歌曲革新「國語化」的必要性與正當性,形成與黨國語言強制政策互利共生的自我品味建構套套恆真邏輯。

台語歌「國語化」路線,在今年金曲獎新科台語歌後身上淋漓展示,頒獎人蔡振南典禮上開示的「社會烏暗」,指向台語歌發展史上主流「國語」文化投下的龐大陰影,這與新科台語歌後的國籍與台語能力或有牽扯,但更關鍵的是關乎台語文化永續發展的基底活力。

蔡振南與蘇芮合作「花若離枝」專輯,蘇芮因此贏得1998年金曲獎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擊敗對手包括台語天後黃乙玲頗為經典的《感謝無情人》專輯。

且不說這樣的得獎結果是不是基於對「國語人」轉戰台語歌的特殊厚愛,這並沒有太大的論述意義,因為在今天,台語人心目中的正典歌曲地位,黃乙玲的《感謝無情人》會比蘇芮唱的《花若離枝》前面許多,甚至江蕙翻唱的《花若離枝》版本也常被評論為超越了蘇芮原唱。

然而,蘇芮演唱充滿蔡振南原創詞曲風味的《抬頭一下看》,和張惠妹演唱2010年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好膽你就來》一樣,樹立了一種跨語風格,和大約同時期齊秦和趙傳翻唱老台語歌的專輯作品一樣,形成「國語人」對台語文化圈的某種輸送與致敬。

蘇芮歌曲:《抬頭一下看》

當年蘇芮拿下台語歌後,也招來台語人對她以一位「國語歌手」演唱台語歌的議論,然而相對於今天「中國台北」歌手絡繹於途的景致,竟不禁讓人感懷「酒矸通賣無」的台語民風傳唱啊!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