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全球脈動
劉彥甫
10 月 02,2017
歐洲右翼民粹政黨即將邁入執政?
德國極右派民粹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今年九月在德國大選一舉拿下近13%選票,成功挺進國會,多國評論皆對結果表達吃驚與感到背脊發涼;右翼民粹政黨不斷地在歐洲地區成長茁壯,有機會正式邁向執政。 荷蘭右翼民粹自由黨(PVV)領導人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在發文祝賀「德國另類選擇黨」選舉成果的同時,列出歐洲主要的反移民政黨在各國的支持率排名:「自由黨是荷蘭第2大黨,...
文化研究
賴慈芸
10 月 06,2017
【翻譯偵探事務所】戒嚴記憶:苦海餘生
「如果中國打開門,每個人都會走,都會去美國。」 這是1982年暢銷書《苦海餘生》的最後一句話。我小時候看的是好時年版本,封面是林布蘭的「加利利海上暴風雨中的基督」,還以為是寫船難的書,沒想到居然是描寫共產中國的。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包德甫(Fox Butterfield),原作書名為China: Alive in the Bitter Sea, 1982年出版,...
教育文化
黃建榮
10 月 09,2017
【春風化雨】請給孩子學習「保護自已」的機會
從小在宜蘭鄉下長大的我,住家附近有農田、有山野、有溪谷、有海岸,所以下課後或假期間,我們有許多的時間和機會在田野間追逐野炊,在小溪裡抓魚、抓蝦、摸蜆,在埤塘邊釣魚,在山野中溯溪游泳,在海邊釣魚捉螃蟹等。童年時期這段接觸自然、探索周遭生活環境的經驗,奠定了日後在生活上的種種能力,並在心裡埋下了對鄉土與自然深厚的情感! 民國76年我初為人師,任教於當時台北縣新莊市,擔任三年級導師,...
社會安全
林香如
10 月 12,2017
【女人想想】「噓!這是秘密!」目睹家庭暴力與世代複製
壓抑、不輕易和身邊人深談家事和內心感受,是許多暴力家庭中的現象。筆者長年在實務工作中發現,許多家長認為家暴事件是家醜不應外揚,家暴當下,兒少雖目睹一切,但只能束手以對。雖然民眾近年來對於接受社福服務,心態已較過去開放,但仍有很多家庭視家暴為家內秘密,不許目睹家暴的兒童向他人提及內心感受,更遑論接受社福服務。 這是其中一個受到家庭暴力傷害的案例,5歲大的Tom與睡隔壁房的姊姊Gina,...
書評書介
謝世忠
10 月 12,2017
【書摘】後《認同的污名》的喜淚時代:臺灣原住民前後臺三十年 1987-2017
書名:後《認同的污名》的喜淚時代:臺灣原住民前後臺三十年 1987-2017 作者:謝世忠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 2017年10月6日 第一章 導言:出版之後 筆者1987 年在自立晚報出版《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一書,內容述及「山地同胞」或「山地人」或「高山族」(按,1994 年始獲正名為原住民)...
全球脈動
Jack Huang
10 月 13,2017
泰國覺醒青年抗議事件
香港有黃之鋒,台灣有林飛帆,新加坡有余澎杉,泰國也有一位被當權者視為「麻煩人物」的年輕人,知名學府朱拉隆功大學前學生會會長秦聯豐(Netiwit Chotiphatphaisal)。名字太長,根據曼谷當地華媒給他的暱稱,我稱之為「小奈」。 小奈前陣子鬧出了不少事情,搞到連海外大學者諾姆. 杭士基(Noam Chomsky)教授[1],都聯合了近百位學術界人士,聲援小奈被校方「不公平」懲處。...
媒體觀察
Helen
10 月 16,2017
罵他就等於讓他賺?當「網紅」變成點閱率戰場
近幾年,youtuber和各式直播儼然成為時下年輕人的另一創業或兼職途徑,只要夠敢、夠堅持、夠有創意,想要打響知名度,甚至賺錢都有可能,也因此,有部分人為了快速爆紅,選擇標新立異, 吸引眼球,游走道德與法律的界線;不少網友明知自己觀看的視頻不怎麼營養健康,但跟著其他人點讚或留言也是一種釋放生活及工作壓力的管道,反正「太認真就輸了」。只是,為何這樣的言論會變成某些不肖「網紅」...
社會安全
林大溢
10 月 17,2017
台灣資安政策應該主動面對網路犯罪與網路攻擊
澳洲政府網安中心(Australian Cyber Security Center)近日公佈今年(2017)的網路安全威脅報告,針對澳洲四大被攻擊目標,包含政府、企業、家庭與個人、網際網路與通訊服務商做出網路安全威脅樣態、數量、統計與分析。提出網路犯罪對澳洲的國家安全與經濟繁榮所帶來的影響與潛在風險,對於特殊且經常遭遇攻擊的行業,提出專業的建議來讓該行業的決策階層知所防範。由於網路犯罪的特性,...
教育文化
張肇烜
10 月 18,2017
【人心人術】無私奉獻台灣54年!甘惠忠:台灣是我家
台灣有你揪甘心!今年國慶,由「新住民」甘惠忠神父領唱國歌。甘惠忠神父,今年82歲,無私奉獻台灣54年,守護台灣的慢飛天使。神父一直有個心願:「想做真正的台灣人」。這一等就是54年,直到去年底《國籍法》修法後,甘惠忠神父終於拿到台灣身分證,成為「正港的台灣人」...... 甘惠忠神父今年82歲了,1963年從美國舊金山搭貨輪來到台灣,他創立全台第一家「早療照護」機構,...
全球脈動
劉威良
10 月 20,2017
少子化問題 德國人怎麼做?
總統蔡英文曾說「少子化問題已迫在眉睫」,很好,看來少子化問題,已受到國家級的重視。最近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先生提到年輕婦女應該服照顧役,用以舒緩沒人力照護的問題,引起熱烈地討論。可見,大家都看到問題了,但解決之道,國家可提出對策了嗎? 台灣人民過去依靠養兒防老的概念,國民會很用力的生孩子,目的是鞏固家族傳承。但是現今的年輕人世代,價值觀改變,對於老化世代的兒女控,及再長一輩給予的養老任務,...
‹
…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