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教育文化
謝宇程
4 月 05,2016
【學與業壯遊】 被迫、徒具形式的實習,有啥意義?──大學的藝術之二十七
近年來,談到產學脫節,許多人都將實習視為一帖救方,認為實習可讓學生與企業兩相得益。有些學校將實習列入「畢業門檻」之一,不少學生認為實習經歷有助就業,所以努力找實習機會。然而,實習隨隨便便就辦得好嗎?隨便辦理,就能帶來神奇的效果嗎? 普遍整體看來,台灣許多學校與企業推實習,往往是因為歐美流行,於是我們也有樣學樣、形式照抄,並不清楚實習功能目標,也沒有完善的的運作規劃。...
電影戲劇
邱亦睿
4 月 05,2016
香港電影的生與死── 從《十年》獲獎看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復甦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電影」 90年代以前的香港電影,在華人世界乃至西方享有盛譽,影響一代又一代觀眾對於電影的癡迷與想像。我們在歌舞片看到東方之珠的璀璨輝煌;嚮往邵氏武俠片裡的江湖俠義;震懾於港CULT對人性黑暗面的驚世駭俗;在警匪片裡為正義帥氣的主角喝采;星爺喜劇老梗看了千遍萬遍也不嫌倦;少年們藉由黑道電影的義氣與背叛認識何謂「兄弟」;少女們迷戀王家衛墨鏡背後的冷冽、自溺與纖細。...
全球脈動
陳怡秀
4 月 07,2016
【日本想想】 跟流行賞櫻花?自拍之餘你可以更懂得日本文化
春日到來,花飄落、櫻吹雪的場景在日本的各個角落夢幻展開,日本人抓緊每個假日、每次空檔,鋪開野餐墊,和家人、好友、同事們坐在櫻花樹下賞花、吃喝、談笑,一同融進這片粉色景致中,那是日本春季最自然的假日風情。而透賞櫻花這件事其實濃縮了許多日本文化──比如自然崇拜、對季節變換的敏感、享樂主義,也透露出一些職場文化。 日本人有一顆萬物崇拜之心,無論自然界中的山石、林木、花草、甚至是製造出來的物品,...
蔡威逸(Wii)
4 月 08,2016
當鄭南榕什麼都不是
4月7日是鄭南榕先生的忌日。我想,直至今日,應該有很多台灣人或許都耳聞了他堪稱傳奇的一生經歷,包括他主張台獨、搧朱高正一巴掌、推動二二八和平紀念日、刊登許世楷先生的文章而終至殉道。鄭南榕先生在我們的心目中,他就是一個堅持理念、堅持價值的理想主義者,他不會像當今政壇上有一些投機主義者,去尋找捷徑、趨炎附勢,理念與價值都左搖右擺。 然而也就因為鄭南榕先生的這股傲氣凜然,近年來不斷出現了一些人,...
音樂藝術
張肇烜
4 月 08,2016
【人心人術】 台灣第一代傳奇畫家:陳植棋
「人生是短促的,藝術才是永遠。」 ──陳植棋 陳植棋(1906-1931)這個充滿傳奇的名字,你或許很少聽過;但是在台灣近代歷史與美術中,卻是舉足輕重的代表人物。 出生在台北汐止農家的陳植棋,從小就很有領袖魅力,是出名的孩子王。聰明的他學業表現也很傑出,1921年以第一名成績從南港公學校畢業,考上台北師範學校。 師範學校的學風非常保守,...
文化研究
林湘怡
4 月 08,2016
鬼島的意涵:論台灣集體自我貶抑的現象
「鬼島」是網路社群對台灣的新興貶義詞。如果我們細細思考鬼島一詞出現的場域,不外乎當一事件促發民眾對政府或社會現狀的不滿(危樓倒塌或法院判決不公),鬼島一詞成為民眾對於社會現況無可奈何的抗議。以鬼島一詞當做開場白,本文將綜合探討台灣民眾對內團體──台灣人這個集體概念──的貶抑現象,以及此現象對台灣社會潛在的負面影響。 首先談談這篇文章的緣起。作家楊照在其臉書對於王建民重返大聯盟有了如此評論...
歷史書寫
廖志峰
4 月 08,2016
又見麵茶車
吃完了麵,付了錢,就離開麵館。走了一段路之後,忽然聽到很久沒聽到的,亟其熟悉的汽笛聲,出現在這個陌生的街頭。太不可思議了,我遲疑了一下,繼續往前走,要去趕赴一場發表會,然而,終是忍不住停下腳步,回頭去尋找那聲音的來源。這種聲音是水煮開了,沸騰的蒸氣穿過茶壺蓋頂的汽笛,所發出來的。出現在街頭的聲音,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賣麵茶的麵茶車,聽到這個聲音,瞬間把我拉回童年,那早已遺忘的時光。...
教育文化
陳德愉
4 月 09,2016
【內地想想】 偏鄉拚翻轉──馬校長的菁英計劃
今年4月,教育部在台北市華山文創特區舉辦了「偏鄉教育,教育創新」展覽,宣傳部長吳思華推動偏鄉教育的成果。他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偏鄉教育的重要性:「這是正義的一種展現。」 教育部花錢來台北市辦「偏鄉教育成果展」到底意義何在?引發諸多議論,偏鄉教育是教育正義的展現,卻是大家的共識。準總統蔡英文多年來一直贊助東石偏鄉兒童課輔班,甚至公開感謝所有「為這些孩子做了一點事的人」。 「偏鄉...
教育文化
李重志
4 月 09,2016
中小學制服問題
台北市景美女中,一個歷史久遠的學校。在我年幼的時候,詩人蕭蕭出了一本書《太陽神的女兒》,從此景美女中的學生以此自稱。看著一群黃衫客從眼前走過,的確光彩奪目,她們在我心中地位,怎是小綠綠可以比的? 但三十年過去了,景美女中的學生抗議校方服裝儀容挑剔的規定,在西門町街頭,建立了「黃衫學潮─景女不服從」網頁。這當不是第一起中學生反髮服禁的事件。看著網頁大多數的留言,多是批評嘲諷的保守言論,...
電影戲劇
邱懋景
4 月 09,2016
《路邊野餐》:電影詩人畢贛的現實爆破術
我想喜愛電影作為一種藝術的觀眾,勢必不容錯過來自中國貴州的凱里小子畢贛拍攝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路邊野餐》(KAILI BLUES)。若真要說它是劇情長片呢?嚴格說來,好像又不太算。畢竟它的劇情(真實)需要觀眾的參與,方能完整觀影經驗的意義。這對於觀眾而言,自然有些挑戰。嚴格說來,畢贛比較像是用電影寫詩,寫一種甚至是前人所未曾寫過的電影詩篇。 長鏡頭作為一種「現實主義」 具有苗族血統,...
‹
…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