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張典婉
6 月 05,2014
台灣不要一個土樓
胡志強說一位客家大老向他建議要從大陸移植一個一磚一瓦,都從福建土樓移植的圓樓,才是亮點。 圖說:中國的土樓。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報上轉述在東勢區興建一座充滿客家特色的「土圓樓」,初估總經費高達13億900萬元,但是胡志強認為「這是會賺錢的建設!」因此對經費沒有意見,只要求加速辦理,以免因物價波動而使經費增加。 ...
藍士博
6 月 05,2014
台灣例外?──被夾殺的語文、歷史與文化如何自保
上個世紀我們被迫接受一個不存在的、想像的中國;如今又非得在國民黨、共產黨的協力之下,朝向一個中國的想像共同體。 圖說:蘭嶼達悟族的拼板舟。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因為地緣政治的關係,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形塑一直受到外來因素(殖民者及其他)的影響,從2008年二次政黨輪替開始,國民黨介入語文、歷史與文化的手段愈趨細膩,政策內容卻更復古保守。...
新一
6 月 06,2014
【打狗吹水】「愛國vs. 愛港」:六四在哪見?
中國六四天安門屠殺已屆25週年,香港為悼念此屠殺慘案,由「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香港支聯會)領銜,並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辦宛如行禮如儀的燭光晚會,也宣告邁向25週年。然而,隨著香港本土化運動的開展,高舉著香港城邦自治、抑或以香港本土運動自居的人士,在去年六四的前夕即曾喊出:「支聯會諸君,別了,我們在這裡分手!」的口號,呼籲港人抵制維園晚會,其理據不外乎認為此種打著「愛國愛民,香港精神」...
林濁水
6 月 06,2014
【華山論劍】請公民組合和民進黨共襄憲改工程
3月31日向內政部申請社團成立時,公民組合就把「號召公民支持優秀候選人參與2016年國會選舉」明列在成立宗旨中。5月31日,在全國巡迴舉辦十一場座談後,舉辦了「終極台北場」座談,在會中林峯正說,下階段將進行政策討論,在年底前陸續提出政策主張,並在全台建立組織據點,提出「公民組合」的牛肉,參加2016立委選舉。范雲說「如果政黨不能改革,我們就逐步取代他」。 「他」是誰呢?...
施逸翔
6 月 06,2014
平反六四,不要哀傷了,組織吧!
三年前(2011)的6月4日,我與妻子赴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參與盛大的六四維園晚會,在香港朋友的告誡之下,為了避開人潮以免無法擠進維園,我們在日落前就抵達晚會廣場,並從容地逛了所有的攤位,包括天安門母親、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華人民主書院等團體攤位。隨著天光漸暗,似乎全香港的市民都慢慢湧入廣場,並整齊肅靜地安坐在地上,等待晚會開始。據說每年的維園晚會內容都很類似,但卻是許多港民每年必定要參加的盛事,...
王乾任
6 月 06,2014
公序良俗,需要重責彎彎來維護嗎?
原本應該是哀悼天安門25周年的日子,卻被一則公眾名人的婚外情八卦洗了媒體與網路版面。插畫天后彎彎,被雜誌周刊爆料,才剛新婚,就跟其他男人外出偷情,被周刊拍到兩人有親密動作,後來更有加碼爆料,疑似彎彎跟小王的Line對話流出。 彎彎是公眾人物,舉手投足受到社會關注。發生婚外情事件,被媒體報導,被社會關切或批評,情有可原。 不過,彎彎偷情事件爆發開來之後,給人一種詭譎的氣氛,...
呂秋遠
6 月 06,2014
人如其文?沒這必要
人如其文,這是我一生想要追求的目標。畢竟我不寫道德文章,將來如果真有外遇被抓包,最少讀者不會覺得我是「偽君子」。不過我努力讓我的言行與文章一致,倒不是為了怕客戶沒了。我想,對於大多數客戶而言,他們在意的應該是我能不能為他們解決問題,而不是我能不能解決我的問題,或者我有沒有問題。如果有客戶希望我的道德純潔無瑕,才能幫他解決訴訟上的困擾,我會建議他找星雲法師打官司,千萬不要找我。...
陳清泉
6 月 07,2014
習近平的亞洲門羅主義
被視為中國「主場外交」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峰會」(亞信峰會)落幕,習近平在會中提出的「亞洲論述」,藉峰會倡議亞洲安全合作架構,明顯劍指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 圖說:門羅主義的諷刺漫畫。圖片來源:redflora網站 習近平在峰會演說中強調「亞洲的事情,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辦。亞洲的問題,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來處理。亞洲的安全...
劉小河
6 月 07,2014
我們該怎麼記憶?如何才不會遺忘?
大約三年前,我到香港維園參加六四燭光晚會,由一位香港朋友帶著我。 圖說:香港維園紀念六四晚會。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我們是兩不同世代的人,我是1984年出生,而他是1964年出生。經過被殖民地對回歸祖國的渴望,到1989年六四事件,九七香港回歸,共產黨統治下的香港等等,面對共產黨的感受,他比我痛恨且深刻。 ...
林琮盛
6 月 07,2014
【中東想想】以色列學術界有不畏權威、自由的天生guts!
「我們不希望政治染指科學界,我們要求政治人物提供預算,資助科學研究,並要他們閉嘴、別插手。只有科學家才知道如何專心做科研」,75歲的魏茲曼研究院材料所所長透納‧瑞謝夫(Tenne Reshef)插著雙手,把學術自由、不受政治控制,視為無法撼動的絕對信念。 (圖為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艾達尤娜特。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
‹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