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江昺崙
五月 25,2014
我是台灣人,我主張廢除死刑
這次捷運兇殺事件,我在電視上看到捷運上死難者的身影,我想我們雖然互相不認識,但那種淒楚悲傷是互相可感的;另一方面,我看到兇手鄭捷滿面血跡坐在地上的樣子,我不清楚為何他如此冷酷——但我認知他作為人的心脈都還在跳動,那麼他可能就還有思想、還有感情,他應有重生的可能。面對鄭捷這樣的真實血肉,變成了大眾發洩憤恨的對象,其實我心裡是焦慮難耐的。 我的理想是台灣獨立,...
佐瑪
五月 26,2014
悲痛之後,我看見走出荒謬的希望
一如往常,我從每天上班都會經過的捷運站入站,在月台邊停下腳步,等候列車。一旁的男生用手機玩著神魔之塔,兩個女學生聊著影集,中年上班族接聽電話。列車開門,裏頭的乘客魚貫而出,上車的人們在擁擠的車廂各自尋得立足之地,之後又回到手中的5吋世界中。一個大叔與我對到視線,我讀出他的眼中帶有非常輕微的焦躁。這場景就跟長久以來的台北上班日一樣,只是江子翠事件後,車廂中除了乘客之外,還搭載了些許焦慮與恐懼...
政黨政治
蔡英文
五月 26,2014
優先進行國會改革:我對憲政改革的主張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各種對憲改的主張開始受到社會矚目,蘇貞昌主席提出了七項主張,也得到陳長文律師的善意回應。台灣的「憲政時刻」(constitutional moment)正浮現,民主的深化與鞏固與否,就看這一次政治家能不能端出憲改的好菜色。 待解的憲政問題其實很多,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解決當前國會與民意脫節的問題。最明顯的案例,是服貿與核四。由人民選出的國會多數黨,竟和多數民意站在對立面,...
Mattel
五月 26,2014
【週一想想】都是They的錯
5月21日,許多台北人引以為傲的台北捷運發生大學生殺死4人殺傷22人的重大事件,震撼了台灣社會。事件發生後,各方紛紛檢討發生的原因以及事件發生當下的處理問題;許多朋友也自發性地在江子翠捷運站以各種方式紀念罹難者,並用自己的力量來修復國人受傷的心靈,令人充分感受到台灣民間社會的力量與溫馨。不過,執政的國民黨對事件的反應,倒是令人覺得訝然萬分。 (...
林濁水
五月 27,2014
【華山論劍】國會 為什麼成政治二軍收容所?
王建煊主張廢監察院,他說「如果有一天地下有知碰到國父孫中山,孫中山一定說,如果我現在活在世界上,我老早改掉了」。 王建煊說得好,不應該以人廢言。深藍中的深藍的他這麽一說,象徵意義非常大,表示太陽花運動號召的憲改在意識形態上的障礙基本已經排除了,感謝他。如果江宜樺還算自由主義者而不是保守中的保守,深藍中的深藍的話,那麼他說的不開憲政會議的理由...
賴天恆
五月 27,2014
嚇阻不是唯一的問題
前年年底的湯姆熊歡樂世界隨機殺人事件,以至近日的江子翠隨機殺人事件,喚起了死刑存廢的議題。針對第一起,有些人會主張這正好證明死刑的必要性,死刑可以嚇阻犯罪。針對第二起,有些人主張這正好證明死刑無用,死刑無法嚇阻犯罪。這些都是關於死刑到底能否有效嚇阻犯罪的探討。 然而,對許多人來說,「死刑能否有效嚇阻犯罪」與「到底該不該存有死刑」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就算對前者有結論性的研究,...
李拓梓
五月 27,2014
【週二想想】總統制比較好還是內閣制比較好?國會怪談系列八
台灣人好像有一種眼不見為淨的習慣,覺得看不見的東西最好。國會很亂,就把他減半;壞人很壞,就把他處死,反正眼下的問題消失了就沒事,到底問題是怎麼生成、怎麼根本解決,一點也不重要,因為下一個問題又要來了。我覺得最近內閣制和總統制的討論,也有這種味道。 圖片來源:行政院 根據民進黨的民調,有68.7%的民眾支持內閣制,...
社會安全
黃柏翰
五月 28,2014
重新思考醫療的本質
近來有許多文章以「醫療是公共財,不應商品化。」為立論基調,質疑「服務貿易協議」和「自由經濟示範區」若納入醫療產業,將對醫療本質和人民健康的戕害。本文無意針對服貿協議和自經區多做評論,只希望能重新思考我們對於醫療體系的共同想像。 醫療早已走向商品化 暫且撇開自費市場不論,對台灣民眾而言醫療並不像是需要購買的「商品」:只要定期繳納健保費,即能以低廉的價格享有高品質的醫療,...
黃守達
五月 28,2014
安全感之外
江子翠捷運殺人事件,觸動了敏感而脆弱的台灣社會。有著許許多多的問題,等待著未必存在的答案。 首當其衝的,莫過於如何處置兇嫌的問題,這往往被上升成死刑存廢的爭議。反廢死方認為,只有判以加害者死刑,才能嚇阻未來的犯罪,平復被害者的冤屈;廢死方則認為,如果懲罰只是眼不見為淨的排除,我們反而會忽略了惡行的原因與背景。當然,雙方都必須面對尖銳的質疑。 反廢死方要好好回應,...
張智程
五月 29,2014
51年了,敬你,台灣獨立第一烈士「陳智雄」
今天是5月28日,51年前,警總軍法處執行了一名瑞士籍政治犯的死刑,這個人,是歷史上第一個為主張台灣獨立而壯烈赴死的台灣人,他有著曲折而傳奇的人生,他的名字叫作「陳智雄」。 陳智雄這個名子,是三年前從一位老前輩的口中得知的,後來去搜尋了網路上關於陳智雄事蹟的描述後,我記得那天我不禁淚流滿面⋯⋯ 出生於屏東的陳智雄,從東京外國語大學畢業後,成為日本政府駐印尼的外交官,日本戰敗後,...
‹
…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