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劉世忠熱門文章
劉世忠
9月 05,2015
【台灣與世界】 人生小堅持:西班牙與台南的美食信仰
從一座城市的住民如何享受「吃」這件事,就不難看出這世界沒有距離和界限。我說的是西班牙的城市和台灣的台南。 當希臘還在擺爛裝窮、軟硬兼施向歐盟伸手要錢紓困,解決財政破產之際,西班牙早已走出幾年前的經濟萎靡和高失業率陰霾,創造今年超過3%的成長率。咬緊牙關、開源節源、撙節支出,才能創造「馬德里不思議」。但換另一個角度看,我是指從老饕的角度來看,如果不是靠著「吃」來撫慰心靈和脾胃,...
全球脈動
劉世忠
9月 25,2015
【台灣與世界】 所羅門群島的嘉南平原
屬於我兒時記憶裡,最美麗的那畝田,就是每年暑假回到雲林斗六鄉下外婆家的農村,釣青蛙、摘芒果、紮草人、玩泥土。還有,享受赤腳在田埂上吶喊、嬉戲、奔跑的那股自由。 嘉南平原是上帝恩賜給台灣的生命泉源,也是孕育供給美麗福爾摩莎子民溫飽與成長的聖地。每一株播種在綠色平原上的稻苗,都是生命的延伸。農村風光的樸實寧靜,田埂上笑得燦爛純真的孩子容顏,都像是每一口呼吸,吐出台灣這塊土地上蓬勃有力、...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劉世忠
10 月 23,2015
【台灣與世界】 德國豬腳餐與台南牛肉湯
讓我們先來打破一道迷思:德國人其實不太吃豬腳,正如同台南人並非天天吃牛肉湯。但是為什麼一談到德國美食就會先聯想到豬腳?又為何牛肉湯會成為台南眾多小吃中的must-eat(必吃)?這跟民族性、在地性、還有對美食料理的執著性深深有關。 屬於日爾曼民族的德國人,剛剛過了一年一度的十月啤酒節(Oktoberfest)。「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早已內化成為德國人的美食態度和飲食文化。...
劉世忠
11 月 05,2015
【台灣與世界】 媽媽咪呀之台南擔仔麵
在這個年代,愛吃麵食不稀奇,能夠將麵食多樣化又內在化的融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為滿足脾胃和心靈的驚喜,那才是王道。義大利人和台南人就屬於這類的民族。 講到台南麵食,度小月擔仔麵最是耳熟能詳。早年漁民在打漁淡季的「小月」為了貼補家用,挑了擔子就到水仙宮市場叫賣現煮的擔仔麵,時機雖然歹歹,多少賺些外快,賣著賣著就打響「度小月」的名號。昔日街頭平民小吃,如今成了國宴菜色,餐廳開了一家又一家,...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劉世忠
12 月 04,2015
【台灣與世界】 全球暖化下的傷心太平洋
這世界看似多采美好,多因人們不願面對現實的真相,那就是我們唯一共同擁有的地球早已奄奄一息。很多時候,人類總是在面臨大自然反撲之際,才能理解自己原來才是惹惱大自然的始作俑者。 當我們享受冷氣的舒暢涼意、開車的風馳電掣、污染廢氣排放的商業利益,地球也愈來愈擠、愈來愈熱、愈來愈不快樂。氣候變遷導致全球暖化的結果,北極快速融解的冰山讓海平面迅速上升。諷刺的是,這些由你我共同創造的原罪,...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劉世忠
1 月 01,2016
【台灣與世界】 西班牙海鮮飯與台南紅蟳米糕
我熱愛料理地中海式美食,東起黎巴嫩肉類燒烤到希臘沙拉、往西來到義大利麵、法國美饌、葡萄牙燉飯和北非小米「庫斯庫斯」(couscous)料理都愛不釋手,但最鍾愛和拿手的是西班牙海鮮飯(paella)。原因無他,就因為它是富涵歷史底蘊、要用情感烹調的平民「手路菜」。 十多年前的西班牙自助旅行,我用三週的時間從中北部的馬德里(Madrid)周邊城市,一路玩到南部的安達魯西亞(...
運動休閒
,
全球脈動
劉世忠
1 月 30,2016
【台灣與世界】 城市咖啡館 ・ 世界暖暖蛇
對旅人來說,一座城市的靈魂,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間除了可以歇腳,還能有感覺、有味道的咖啡館而已。 旅行何嘗不就是一種台語所謂「去逃」的概念,或者就是一種「暖暖蛇」(亂亂走)的隨意漫遊行徑。在台南市民族路和國華街附近的普濟街裡,就有這麼一家「去逃」(tshit-thô)咖啡館兼「暖暖蛇」工作室(Café Flaneur),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享受躲在古都毫不起眼小巷弄間裡,...
音樂藝術
劉世忠
3 月 20,2016
【台灣與世界】 當北非小米遇見台南米糕
北非小米不是真的小米,台南米糕則迥異於肉粽;北非小米有著蓬鬆、自由的口感,台南米糕則帶著黏牙、思鄉的親切。相同的是,這兩道平民料理,都有著深層久遠的文化底蘊。 2008年夏天,我用10天的時間,在北非摩洛哥自助旅行,足跡踏過卡薩布蘭加(Casablanca)、拉巴特(Rabat)、馬拉喀什(Marrakech)、費斯(Fes)、切夫蕭安(Chefchaouen)、坦吉爾(Ta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