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
萬宗綸
五月 31,2014
小心中國語言淨化背後的政治意圖
五月,《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以〈中國對英語開戰〉(China's War on English)為標題,敘述了中國近年來動作不斷的語言政策,其中包括大學入學考試將大幅降低英語科的比重。差不多的時間,報導指出,紐西蘭推動「華語週」以促進多語環境下的多元文化,不過這是把官話放在前頭,後面緊接著說的是,中國是紐西蘭的最大出口市場、第二大觀光來源國,...
曾淑美
五月 31,2014
別讓島嶼失去詩
傳訊者,我的都蘭朋友小竹和她的朋友在路上走著, 沿著美麗的東海岸慢慢走,為我們一一指認、辨識、記憶 台灣山海的美好, 為我們一一指認、辨識,、記憶 貪婪開發在島嶼留下的慘痛傷痕。他們一個部落一個部落傳遞消息、交換情報,以緩慢而堅實的步伐朝向我們,告訴我們:「喂,情況真的很危急了,這樣下去東海岸會完蛋,你和我要一起站出來說話,悍衛台灣最後的純淨美好;退此一步,我們就甚麼都沒有。」...
吳傳立
五月 31,2014
標籤沒問題,有問題的是亂用標籤的人
「標籤」只是個工具。工具從來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怎麼使用它。 最近因為捷運慘案太震撼人心,大家急著找出原因以求安心,於是大把大把的標籤就往兇嫌(兇手)身上貼;在此同時,有許多人擔心大家濫用標籤,於是高呼「去標籤化」,以至於標籤快要變成一種髒東西,彷彿有識之士都不該使用。 事情當然沒有這麼單純。 首先,標籤怎麼來的?「...
林琮盛
五月 30,2014
【中東想想】面對強敵環伺,以色列唯有團結一致
圖一:在以色列軍隊,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無論何種膚色,都被灌輸保家衛國的觀念。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4月28日上午10點,以色列全國響起警報聲。此時,全體以色列公民都起身肅立;行進的車輛無論在高速公路或一般道路,全都停車,乘客和司機集體下車,默哀兩分鐘。所有的畫面和生活彷彿凝結,停格在警報聲的那兩分鐘。 對以色列而言,...
林登峰
五月 30,2014
沒有核四台灣會不會缺電?
核四的發電量佔台灣整個發電量的6.6%。如果停建核四(或建完不商轉),台灣會不會缺電?會不會影響台灣的工業發展?如果沒有核四,要用什麼替代?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請大家想一想。 台灣對電力的需求 過去十幾年來,據我所知,台灣的工廠至少有一半搬了出去,人口也有大慨有一百萬人搬到外國。...
郭軒瑋
五月 30,2014
免於恐懼的自由?
震驚社會、令我們悲痛不已的北捷殺人案發生一周以來,社會大眾不斷地思考該如何避免類似的悲劇再度發生,但就在這種情緒激動的時刻,我們更應該謹慎思考政府的一系列措施是否真的是我們樂見的。 【捷運安心】特勤持MP5巡捷運 「安全感破表」 人們常說,憲法1應保障我們免於恐懼的自由,但現在我們面臨了兩種恐懼,一種是免於下一個無差別殺人的恐懼,而一種是免於國家機關擴權的恐懼。不過,...
謝耀文
五月 29,2014
傷痛之後,我們該學習尊重他人的生命了吧!
北捷隨機殺人案,引起空前的恐慌。兇嫌冷酷殘忍,但現今主流論述都未能直指問題核心。這些表面的討論和補救將無法防止同樣的、甚至更嚴重的悲劇再次發生在台灣。 有些較敏銳的人已經想到這次的殺人事件必須從社會結構和教育層面去討論,也有人指出單是在兇手身上不斷地找標籤是錯誤的方向。我認為,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連結到一個核心:「我們已經不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生命」。...
林廷輝
五月 29,2014
庸人自擾的南海「U形線」
1947年,誰也不會料到,中華民國內政部方域司在其繪製出版的「南海諸島位置圖」中,以十一條斷續線標繪南海,竟成為當今國際社會的「亮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後,繼承了這條斷續線,只不過為了向越南釋出善意,周恩來決定拭去北部灣及東京灣附近的兩條線,於是,十一條斷續線便成為九條斷續線。無論是「十一斷線」或「九斷線」,其形狀如英文字母U形,又被簡稱為「U形線」。 「...
新一
五月 29,2014
【打狗吹水】:砍馬重練:南台灣發展會議的倡議
馬邦伯治國無能、威權復辟,已是歷史定位。馬邦伯此歷史定位的打造,竟連帶也「激活」(刺激到活起來)台灣沈寂許久的「社會運動」,抑或時下的潮語說法— 「公民運動」。只不過,馬邦伯這廂無能復辟的歷史定位愈是昭然,那廂的公民也就愈加忙碌,甚至產生「公民過勞」或「血汗公民」的無奈現象。 憲政國是 vs. 經貿國是? 事實上,對於馬邦伯的「惡治」...
張智程
五月 29,2014
51年了,敬你,台灣獨立第一烈士「陳智雄」
今天是5月28日,51年前,警總軍法處執行了一名瑞士籍政治犯的死刑,這個人,是歷史上第一個為主張台灣獨立而壯烈赴死的台灣人,他有著曲折而傳奇的人生,他的名字叫作「陳智雄」。 陳智雄這個名子,是三年前從一位老前輩的口中得知的,後來去搜尋了網路上關於陳智雄事蹟的描述後,我記得那天我不禁淚流滿面⋯⋯ 出生於屏東的陳智雄,從東京外國語大學畢業後,成為日本政府駐印尼的外交官,日本戰敗後,...
‹
…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