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
歷史書寫
楊憲勲
4 月 10,2018
鄭成功有「皇帝豆」可以呑食嗎?
2018年4月6日的自由時報即時新聞有一則報導,記述作家、詩人王浩一先生談他研究的關於台南傳統春捲會包皇帝豆的典故。報載王先生如是説:「當時鄭成功將台灣視為反清復明的基地,要打敗清朝皇帝,因此將皇帝豆視為皇帝的象徵,在清明時緬懷明朝先祖,也將「皇帝」吞進肚裡,因此台南春捲不僅有這個特殊的材料,還有點反清復明的味道。」 筆者没有在現場聆聽,無法得知這則新聞記述的正確性,...
全球脈動
張肇烜
4 月 10,2018
【人心人術】越南勇敢女孩阿巒的台灣奇蹟
「這裡有滿滿的愛!台灣是全世界最棒的地方!」她叫做阿巒,來自越南,罹患先天性下肢淋巴血管瘤,左下肢腫如象腿,越南的醫生都說她必須截肢;受到越南台商幫助,阿巒跨海來到台灣醫治,她的腳保住了,終於穿上鞋子!台灣之行對她來說就像奇蹟一般...... 「我希望擁有一雙漂亮的鞋子,但是我從來沒有擁有過它們、我有兩隻腳,但是很難說他們是一對......」...
音樂藝術
Join
4 月 09,2018
【聽那些女孩唱歌】滾石雜誌史上百大歌手第一名──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
在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滾石雜誌,在2008年邀集諸多知名歌手、媒體記者、樂界人士和專業編輯等共179名評審委員,評選出「史上百大最偉大歌手 (The 100 Greatest Singers of All Time)」;其中當選第一名的艾瑞莎.弗蘭克林,演藝生涯超過半世紀、跨越靈魂與流行樂界,有「靈魂歌后」、「靈魂樂第一夫人」(Lady Soul/The Queen Of Soul)等美譽,當代R...
全球脈動
陳力綺
4 月 08,2018
【波蘭想想】我在波蘭喝的不是咖啡,是悠閒!
前陣子跟三年級的學生一起閱讀了一篇台灣的網路新聞,內容主要是說在這個以客為尊的時代裡,因為服務人員每個都想盡可能地滿足消費者所提出的需求,所以不知不覺培養出不少「奧客」,尤其台灣某知名連鎖咖啡店的奧客更是多如過江之鯽。也因為台灣的奧客越來越多,客訴的理由成千上萬種,再加上其他的原因,所以有不少店家開始制定嚴格的店內消費規定,以杜絕奧客文化,卻也同時為本該輕鬆的用餐時段帶來一股無形的壓力。...
歷史書寫
,
全球脈動
陳威臣
4 月 05,2018
【鐵份補給】搭著路面電車去賞櫻!東京都電車興衰史
賞櫻季節又來到,有別於傳統的賞櫻勝地,最近「都電荒川線」整個爆紅,因為沿線的飛鳥山、面影橋、荒川遊園地等,都是下町的賞櫻勝地,而新庚申塚站前往染井靈園一代,更是染井吉野櫻的故鄉,江戶末期,染井吉野櫻就是這一代的園藝庭師,配種改良繁殖而來。 可以說都電荒川線正好串起了多個賞櫻名所,過去是鐵道迷之間的攝影地,而現在成了觀光客的最愛,人潮暴增導致營運的東京都交通局,還得在沿線加強宣導,...
全球脈動
Nam Quốc Văn
4 月 05,2018
【越南想想】我在越南看見鄭南榕的身影
屬於外省人第二代的「鄭南榕」為捍衛台灣人有主張台灣獨立的言論自由,選擇於1989年4月7日當「侯友宜」帶隊攻堅《自由時代周刊》雜誌社時,點燃汽油桶以自焚殉道方式堅持他的理念。之後,5月19日在鄭南榕的出殯隊伍行經總督府前,另一位建國烈士「詹益樺」披著「生為台灣人、死為台灣魂」的布條,突然以預藏的汽油淋在身上,追隨鄭南榕以自焚殉道方式向中華民國獨裁統治當局表達嚴厲的抗議。...
文化研究
南方客
4 月 04,2018
掃墓能與清明脫鉤嗎?
最近有人投書,建議政府宣布:從明年開始的清明節回歸到農曆二十四節氣的正確日期,而不是現在的國曆4月5日,並認為那是轉型正義的一環,將掃墓的日期(清明節)與蔣介石的忌日脫鉤。 把四月五日蔣介石去世之日定為「民族掃墓節」,固然是威權時代國民黨的傑作,但與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是4月5日則是兩回事。 認為二十四節氣是依農曆(陰曆、舊曆)的日期來訂,是大家習以為常的盲點。...
司法人權
莊泰富
4 月 04,2018
【男人想想】性平運動漏了誰?
1989年,有名年輕的男性馬克,帶著準備好的來福槍走到蒙特婁大學工程學院的教室,他朝天空開了一槍,勒令學生們以生理性別做為區分,男孩子一間教室,女孩子一間教室。隨後,他跟這群女同學說,「我在與女權主義戰鬥,妳們是女性,妳們將成為工程師。妳們是一群女權主義者。我討厭女權主義者。」隨後他依序射擊在教室裡的女學生,最終他槍殺了14名女性,隨後將來福槍對準自己的頭部,開槍自盡⋯⋯ 「...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竹村公太郎
4 月 03,2018
【書摘】《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信長為何要燒毀比叡山延曆寺?
書名:《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從地理解開日本史的謎團》 作者:竹村公太郎 譯者:劉和佳、曾新福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3月21日 第2章 信長為何要燒毀比叡山延曆寺?──地形所傳達出的真正理由 在戰國時代,沒有任何武將像織田信長一樣令人生畏。雖然有許多關於信長讓人感到恐懼的故事,但其中一定被提起的,就是徹底燒毀比叡山延曆寺的事件。一五七一年,...
文化研究
劉威良
4 月 03,2018
不對的事就是要指正!德國人以維持秩序為己任
台灣好像對德國社會展現的秩序和自律,都有莫名的嚮往。德國人自己對人對事其實很挑剔,看到自己認為不對的事,就非指正不可,個人在德國生活超過二十年,至今在路上偶爾還會被社會人士「指教」,心中又好氣又好笑。 德國人認為不對的事,就非指正不可 記得第一次被指教,是在德國的人行走道上。當時我剛來德國沒幾天,拖著沈重行李,行李滑輪隆隆地響,我卻看到迎面走來的阿嬤,...
‹
…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