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全力中年
6 月 30,2013
【時事想想】陳光誠不敵陳光標 人權敗給統獨
中國視障維權律師陳光誠訪台十八天,固然不需刻意去作溢美形容,意義卻絕對不小。巧的是,與民間社團、民進黨最近舉起的兩岸人權大旗產生微妙的意外連結,使得這趟旅程不只是時代周刊百大人物、中國異議人士訪台這麼簡單而已。 陳光誠習慣簡單俐落的答題方式,幾天下來,他的one-liner,諸如「寧可立院推擠,不願坦克上街」、「以前的土匪在深山,現在的土匪在機關」、「(馬英九是否見我)...
李拓梓
6 月 30,2013
【週日想想】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
我本來只是認為,馬政府的所作所為,頂多需要改寫政治學教科書裡像是「責任政治」的定義、或者憲法中明定的總統與閣揆權力分際,沒想到前幾天聽到馬一席「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的講話,才赫然發現在他的執政下,連中文辭典可能也要改寫了。 馬英九引用胡適這句「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的句子,是為了告訴國人要容忍不同的意見(其實就是他的意見),他認為台灣民主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6 月 28,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灣不只是特色,台語不只求寫實
從戰後初期的黨營(中影前身)、軍營、省營三大片廠的反共政宣片開始,歷經老台語片、華語片、新(浪潮)電影以至於新台語片,不同語言大開大闔、大鳴大放、輪番上陣、各行其道,其中的語言脈絡,可以試著說分明。 分明的引子,來看看一個贈勳儀式。2011年,所謂的「民國百年」年初,李子達(李行)導演由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表彰他長期以來對「我國」電影文化的卓越貢獻,觀禮者包括「...
許建榮
6 月 27,2013
【時事想想】陸克文與中國因素
澳洲今晚又產生了新總理。 現任澳洲總理、同時也是工黨領袖Julia Gillard支持度遠低於反對黨領袖Tony Abbott,因此,Gillard的領導權備受爭議。根據Financial Review昨天公佈的民調,工黨在9月即將登場的150席聯邦國會大選中,將由71席減至35席。 Gillard在2010年6月,也是大選前數月,在黨內投票中挑戰陸克文(Kevin Rudd...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吳尚書
6 月 25,2013
新加坡兵役的借鏡
日前在台上映的新加坡軍教片《新兵正傳》,除了象徵該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也提醒義務役此種不利經濟發展的制度,仍存在於這個以經濟繁榮著稱的城市國家。 新加坡徵兵制實施四十五週年紀念電影《新兵正傳》日前於臺灣上映。 徵兵制度不利於經濟發展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強制的兵役制度妨礙人力資源的自由配置,使得人力資源難以達成最適當的安排,自然損及生產效率。其次,遠低於市場平均的役男薪餉降低其消費力,...
環境經濟
Mattel
6 月 25,2013
【週一想想】數字台灣:地震、海嘯與核安
地震、海嘯與核電安全問題,在日本311大地震所造成的福島核災後,飽受全球關注;不過,馬英九不顧核四包商擅自變更設計、工程缺失以及核四廠位於斷層上等等問題,依然執意續建核四並商轉。6月2日的南投地震撼動了全台,不過馬英九在地震這一天,無視於絕大多數的反核四民意,還是持續強銷他的核四政策。 表一是日治時期以來,筆者整理出來的12則台灣重大地震災害列表。其實,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資料,...
社會安全
Mattel
6 月 24,2013
【週一想想】數字台灣:酒駕與不文明的交通
「幹!你會不會走路!?」 或許很多人在過馬路時,曾經被汽機車駕駛人這樣罵過。可是,車輛不是應該禮讓行人嗎?的確,當我們這樣被罵時,還可能會認為自己真的「應該禮讓汽機車」。 「可惡的警察,又躲在路旁偷拍超速!」 「可惡的警察,竟然躲在轉角抓闖紅燈!」 「政府缺錢嗎?拚命開交通違規罰單!」 上面這幾句話,是否很熟悉,然後聽起來也讓人覺得「義憤填膺」?而這就是我們的台灣社會,...
政黨政治
陳清泉
6 月 22,2013
宮廷文化迷思下的國民黨主席選舉
國民黨黨主席選舉正式鳴槍起跑,一場沒有輸家的選舉大戲,將在今年夏天上演,最佳男主角獎將落在參選即當選的馬英九身上,黨內即使有競爭者,也很難吸引黨員進場看戲。 自二00九年馬英九兼任國民黨主席後,無論是「以黨領政」、「以黨輔政」,或是「以黨亂政」,並沒有扮演好緩衝器和推進器的角色。政策失當的結果,民怨積累,「完全執政」的國民黨,使馬英九頓時成為眾矢之的;...
歷史書寫
藍弋丰
6 月 19,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三十一:戰神的典範
格林雖然為部隊定下的方針,簡單的來說就是毛澤東(另一說是朱德先提出)所提出的準則:「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不過格林將部隊分為兩部之後,也給予摩根隨時應變的權力,一旦形勢允許,也可改變這個方針,進行更有利的作戰,而摩根也正打算這麼做。 他首先選擇了牛圈(Cowpens)這個地方作為等待塔列頓前來決戰的戰場,牛圈這個地方,以前是一個保王黨在此放牛之處,因此得名,此地夾在闊河...
主權兩岸
林濁水
6 月 18,2013
【鄉巴佬異藝錄】二十、港台文化本土運動與政治本土運動
和台灣完全相反,香港的民主運動在1989年開始時,雖民眾對香港前途的擔憂是關鍵因素,但香港民運人士把民主運動的正當性完全建立在愛中國之上。當今香港民主派人士,不少人是受到1967年港共在文化大革命影響下發動「反英抗暴」運動的啟蒙,1970年代的中華民族主義保釣運動、中文運動也是參與者。 孔誥烽教授說,在1989年受到天安門震撼之前,這些民主派與當時中共駐港機構香港新華社皆保持一定聯係與溝通...
‹
…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