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全球脈動熱門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陳怡秀
3 月 31,2016
【日本想想】 阿宅等於潛在犯罪者?──犯罪事件的媒體「標籤化」歧視
一個小女孩來不及長大,就離開這個世界,如此令人不捨的事件,以我們難以想像的方式發生了。我們想尋找原因、理出頭緒,於是鉅細靡遺檢視加害人的身家、個性、狀態、生活習慣,試圖歸結出原因,卻沒意識到在「歸結」的過程中,又造成了另一個族群的傷害。這次的事件,引起關於精神病患的汙名化論戰,令我想起了日本主流媒體對於「動漫」、「阿宅」的不友善態度。 最近日本熱烈討論著一個誘拐事件。2014年3月,...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陳怡秀
3 月 16,2016
【日本想想】 沒人理的寒暑假作業 小阿宅作出驚人成果
正在就讀國中的西川君舉辦了一場博物館展覽,小學六年級的山本君出了第一本書,書的內容從168件文具開始談起,而這些,竟然都「只是」他們的寒暑假作業。這項可自由訂定題目的「自由研究」,讓他們名正言順深入「玩」興趣,爸媽也跟著一起作陪動腦筋,誰說熱中喜好就是不務「正業」呢? 先從西川君的故事開始說起吧。西川充希在日本三重縣就讀國一,最喜歡昆蟲,觀察、採集、製作昆蟲標本是他的最大嗜好。...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張昭仁
3 月 11,2016
亞洲矽谷的台灣內涵
台灣可能成為矽谷嗎? 矽谷的陽光,空氣,鮮花,綠草,最近春暖花開,矽谷附近的城市如Cupertino、Palo Alto、Sunnyvale、mountain view、Santa Clara、Fremont都成為花城,一片花海,矽谷得天獨厚的生活環境在全美國也是難得一見。 矽谷的產業環境,工程師的平均薪資,初級工程師7-8萬美元年薪,資深工程師15萬美元年薪,...
全球脈動
,
主權兩岸
張國城
2 月 19,2016
【時事想想】 釣魚台問題的思考
近日釣魚台問題又起議論,原因始於李登輝前總統藉由新書上市表達他個人認為釣魚台不屬台灣的主張。對於這個問題,除了主權歸屬之外,還有什麼我們可以思考的? 關於釣魚台主權歸屬,建議所有台灣人都應該看看黎蝸藤先生的力作《釣魚台是誰的》(台北五南出版公司出版),無論同不同意他的觀點,至少研究的精細和嚴謹是中文著作中數一數二。筆者希望不同意他觀點的人,...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董思齊
2 月 18,2016
北韓氫彈試爆危機與東北亞局勢的變化
雖然在成功三次試爆原子彈之後,北韓積極研發氫彈的消息就傳言不斷,但各方對於北韓是否能掌握核武技術以及長程導彈的發射實力仍多有懷疑。 然而2016年才剛開始,北韓先是在1月6日宣佈成功試爆氫彈,接著又在二月7日再次成功發射載運長程火箭的人造衛星(光明星四號)進入軌道目標。如今擁有「兩彈一星」實質能力的朝鮮,再次為韓半島的安全和平以及東北亞的政經局勢,增添緊張與不安的變數。...
全球脈動
張桂禎
2 月 14,2016
素人崛起替美國大選拉開了序幕
台灣在上月中剛結束總統選舉,地球另一端的美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總統初選,民主黨兩強相爭的態勢明顯,共和黨除了川普暫時一枝獨秀外,其餘候選人的戰況仍屬混沌。至今為止,已進行的初選—愛荷華州和新罕布夏州,受到全美矚目,但選戰才剛開打,在這兩場告捷的候選人,不見得能在最終出線,美國政治的瞬息萬變,十足玩味。 先談談共和黨在這兩個禮拜發生了什麼。二月一日的愛荷華黨團會議,克魯茲拔得頭籌、...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張國城
2 月 03,2016
日本為何要新設第九航空團?
日本航空自衛隊日前在沖繩新設第九航空團,引起媒體廣泛報導。日本這樣作到底有何目的?對亞太戰略情勢又有何影響? 用意在因應釣魚台情勢 根據日文軍語,「航空團」相當於美國和我國空軍的「聯隊」(Wing),下轄兩到三個「中隊」(squadron);中隊在日本航空自衛隊則稱為「飛行隊」。以美軍標準,航空團編制戰機約40~60架。過去日本在此一地區的作戰兵力是「南西航空混成團」,...
全球脈動
劉夏如
1 月 21,2016
慰安婦問題與台日關係正常化(二) ──日華的戰後處理與台灣慰安婦問題
日韓慰安婦問題繞了好一大圈,終究還是得回到1965年體制來談。那台灣呢?1952年《日華和約》還是1972年「日華斷交」?法律界線的劃分其實也牽涉到東亞和解問題中,「台灣」該如何發聲的重新再定位。 事實上,中華民國政府從未出面幫台灣的戰爭受害者對日談判要求賠償。光這一點,就與1965年日韓基本條約天差地遠!1952年,日本與國民黨政府簽訂《日華和約》(中日和約),結束戰爭對立狀態,...
全球脈動
張國城
1 月 07,2016
日本為何不和台灣在慰安婦議題上和解?
近日日本在慰安婦議題上和韓國達成和解,日本向韓國道歉,並且同意撥出10億日圓設立基金會補償受害者。但對台灣未有同等表現,甚至連談都不想談,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有人認為,這是日本規避二戰責任,「死性不改」的表示,問題是日本已經承認招募女性擔任慰安婦的錯誤行為,不然也不用和韓國道歉。同時,日本從來未否認在台灣有招募慰安婦的行為。而只承認在南韓強徵女性,...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陳怡秀
12 月 23,2015
【日本想想】 從發車音到下水道孔蓋,處處暗藏細節巧思的日本
在日本的生活,雖然不算長,也無法堪稱一帆風順、萬里無雲,卻也扎實地體驗到一些生活風情,趁著年末回顧一番,來分享一下最感動我的,莫過於日本人對細節的追求與堅持,無論耳朵聽見的、腳下踩的、電視上看見的,細膩無處不在。 第一次到東京旅行時,我在車站月台盼著列車進站,伴隨著從遠方逐漸逼近的光芒,幾個輕巧的音符也同時流瀉著,跟在台北捷運上聽見的單調警示音完全不同,意料之外的「聲音」,...
‹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