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財政金融熱門
財政金融
,
全球脈動
陳鴻達、羅翊華
8 月 27,2014
金磚開發銀行打什麼主意?
今年7月15日,金磚五國(BRICS)在其第六屆峰會中宣布成立「新開發銀行(New Developing Bank, NDB)」,並計畫在2016年開始運作。對於這項舉動,有人認為這個新開發銀行將扮演中國擴張其政經勢力的馬前卒;也有人認為這只是補充世界銀行或國際貨幣組織的不足,而無法取代之。各會員國之間是否同心,抑或是各懷鬼胎,也都將影響其後續地位。 成立背景...
財政金融
盧俊偉
8 月 07,2014
【政策想想】社會效益債券的概念、運作與成效
自一九八○年代以來公共治理模式在歷經市場失靈、自願失靈的情況之後,「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的新治理模式逐漸成為歐美國家的關注焦點,並且透過各種法規和政策工具的變革,來激發社會創新的能量。 而要激發社會創新能量,重要的關鍵是要盈利部門所重視的投資效益與非營利部門重視的社會效益進行融合,以形成社會投資市場。而社會效益債券(social impact bond...
財政金融
,
政黨政治
,
社會安全
陳昱齊
7 月 20,2014
「月退俸」還是「半年俸」? ──軍公教退休制度改革前景堪慮
政府研擬推動自明年起退休軍公教的月退俸從現行半年發放一次改為每季發放一次,並預定從2017年起改為按月發放,變成名符其實的「月」退俸,一年可望替國庫省下十億元利息。雖訝異原來所謂的月退俸是半年俸,但能為國庫節省支出相信大家都贊同。沒想到行政院發言人才剛召開記者會為政策辯護不久,當晚行政院長就以改變發放方式對於國庫挹注有限,若驟然採行恐影響支領人財務規劃不便,因此決定維持現行每半年發放一次的做法。...
財政金融
,
社會安全
Mattel
2 月 03,2014
【週一想想】數字台灣:你今天刮刮樂了嗎?
春節期間,刮刮樂竟然席捲台灣,到處都是刮刮樂人潮,每張售價2000元且發行量幾乎達到250萬張的「$2,600萬超級紅包」刮刮樂竟然一券難求。台灣彩券公司在春節期間總共發行了20種刮刮樂,總張數達到將近1億張(99,016,075張),總價則逼近300億元(29,343,780,000元)。這個春節,你也有刮刮樂發財夢嗎? 春節期間刮刮樂發行數字...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蕭瑟寡人
12 月 06,2013
淺談文創:政府和財團都不該插手的社會產業 (下)
現代街舞文化以Hip-hop與House為兩大主流。而街舞最早是甚麼呢?顧名思義就是在街上跳舞。在1970初期的紐約,許多喜歡跳舞的平民沒有能力負擔國標舞、社交舞,因此許多人在街上放音樂、聚集,開始創造屬於自己的舞步來同樂。 Juste Debout世界街舞大賽冠軍HurriKane與Firelock在紐約唐人街街頭演出 Hustle大師Jeff與Robyn在紐約布魯克林的工業區...
財政金融
林濁水
9月 06,2013
【華山論劍】給關中加油
「一個家庭若有兩位退休老師,退休後家庭月領14萬元,周休7日,可以去周遊列國,他們很好,但國家受不了!」 關中說得好。公教退休金制度再不改革,財政破產迫在眉睫,台灣就就要步歐洲豬希臘的後麈成為亞洲豬了。是那麼嚴重。 為了解決國庫破產問題,2005年10月10日,陳水扁總統宣布改革軍公教十八%退休優惠存款利率,國民黨全力反對,從此藍綠展開迄今還沒有落幕的軍公教退休金制度攻防大戰...
財政金融
冬來
8 月 29,2013
2014大選的「底特律幻影」
2014地方總選舉將至,中央執政無能的國民黨政府,自然呈現捱打態勢,在困境之中,尋思一套反守為攻的論述,也成為當務之急。於是,檢討綠色執政縣市的「地方財政」,成了最主要的總體戰略,在媒體的營造之下,底特律的破產問題,將成了一種最好的譬喻與恐嚇。而透過片面訊息的呈現,這樣的輿論攻擊可能慢慢成形。 類似這種底特律式的看法,其實不堪仔細檢驗,然而這樣的話語,在媒體通路的強勢灌輸下,...
財政金融
Mattel
五月 18,2013
【週一想想】數字台灣:馬執政五年 負債越來越多 人民越來越窮
今天是520,也是馬英九就任總統的日子。五年多前,馬英九給了台灣人民一個非常肯定的承諾:「達成633、絕不舉債」。當時,無視於美國二次房貸金融風暴已經衝擊全球,馬英九把台灣的一切押注在中國上;一時間「準備好了」、「馬上好」的廣告席捲台灣。 2007年11月29日,馬英九宣布以「愛台12建設」推動633,強調「絕不舉債」,更可讓政府「每年有2千億到4千億盈餘」。現在的結果卻是...
財政金融
,
全球脈動
遠望
五月 13,2013
中國貨幣超發誰倒楣?
編者按:美國與日本為了刺激經濟,採取了貨幣寬鬆政策,這種透過超發貨幣等手段促成的貨幣寬鬆政策遭到不少財經學者的批評,但同樣採取貨幣超發政策的中國,在台灣,卻不見相關批評出現。 在貨幣學派一代宗師Milton Friedman看來,通貨膨脹無論何時何地都是一種貨幣現象。一般來說,一國經濟每增長1元價值,作為貨幣發行機構的中央銀行也應該供給1元貨幣,超出1元的貨幣供應則被視為超發。這就意味著,...
財政金融
以手
2 月 21,2013
從階級矛盾走向階級治理的年金改革之後
近來,「年金改革」成為新聞與街頭巷尾的談論重點,此次改革包含軍公教與勞工兩個部分,兩者的核心價值並不相同,前者所關注的是「階級正義」,後者追求的是「跨世代正義」。然而改革的導火線還包括政府公務系統的無效率和不被信任,因此,年金改革與其說是台灣內部對於社會永續的自省與政治行動,還不如說是面臨全球化危機下的修正。 台灣是海島國家,與全球接軌當然重要,但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核心價值和路線來面對全球?...
‹
…
4
5
6
7
8
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