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文章分類
環境經濟
環境經濟
方多馬
1 月 31,2019
都更只剩分多少?臺灣都市更新整合模式的解析
都市更新整合易受阻礙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整合多在缺乏堅定和明確的集體意識建構前,就太早陷入了個別的分配爭議中。而面對這種目前主流的都更整合模式,請容我將其統稱為「分配導向的整合模式」。所謂「分配導向的整合模式」是指在更新重建的意見整合中,以更新後權利的分配為最主要或甚至是唯一的整合誘因和手段。透過如合建的分配比或是權利變換的共同負擔比等的面積或權值分配比例的談判,來企圖說服所有權人同意參與更新...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吳尚書
1 月 23,2019
【南洋想想】瀾滄湄公合作組織:中國對東南亞的水利外交
流經中南半島五國,湄公河(中國境內稱瀾滄江)可謂東南亞最重要的河川。基於水利、航運、漁業、治安等議題,已經有數個關於湄公河流域的國際組織相繼成立,例如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GMS)、 東協湄公盆地合作組織(ASEAN-Mekong Basin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MBDC)、湄公河委員會(Mekong...
環境經濟
江昺崙
1 月 13,2019
【半線想想】彰化海上風機還轉得動嗎?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選舉的時候,曾提到說他上任後要去南海挖石油,讓高雄發大財,聽起來非常厲害。但其實彰化早在幾年前,就找到了比石油更寶貴的天然資源,而且蘊藏量幾乎是無窮無盡的——就是台灣海峽上的「離岸風力發電」。 前彰化縣長魏明谷在公開場合演講,最喜歡提到的政績就是社會福利與離岸風電。走進彰化縣政府,也會在大廳看到一幅巨大廣告,背景圖片是高聳壯觀的海上風車,廣告上寫著「風光大縣」等大字...
環境經濟
陳怡秀
1 月 09,2019
【日本想想】質感高低誰來評斷?「觀光代言人」學問大!
最近台灣上演了一連串的「觀光代言人」爭論。資格標準何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重要度或在意與否也是因人而異,如何選人是一門學問,就算未被賦予實權,該者的形象、風評、言行,也會影響該城市或團體的形象,尤其若以「國際都市」自許,更是不可不慎。以下就分享一些我在日本所看見的「觀光代言人」們。 觀光大使或代言人大概可簡單分為「該市出身的名人」、「對該市抱有滿滿愛情者」、「原本就有大批粉絲,...
環境經濟
林新雅 Xin-Ya Lin
1 月 06,2019
【荷事生非】從兩個平台看荷蘭解決食物浪費的群體戰思維:零浪費網絡(No Waste Network)& 廢物也很可口(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
近年來,有關「食物浪費(food waste)」的討論越加熱烈,帶出困擾人類且至今在全球消費系統依然無解的兩難:「當世界某些角落有大量人口飽受缺乏糧食之苦時,地球另一端卻出現糧食過剩且被丟棄的問題」。 這問題有多大?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簡稱FAO)統計,每年全球約有三分之一(13萬噸)生產的食物,在消費過程中被浪費...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黃建榮
1 月 02,2019
【春風化雨】保護海洋可以從餐桌上開始:好魚慢食救海洋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是人人皆懂的道理,但是當學校的營養午餐只能吃到從國外進口廉價的柳葉魚、巴沙魚、鱈魚時,我們的下一代將會對海洋越來越無感,更不知何謂海洋國家、海洋文化;因為如果餐桌上都吃不到沿近海捕捉的海鮮時,也就更不會有想要認識海洋、保護海洋的動機和機會。 我國自2004年頒布「國家海洋政策綱領」,全國各級學校也從當年起開始積極推動海洋教育,至今已有十多年,然而海洋問題日益嚴重:...
環境經濟
邱陽
12 月 27,2018
停建輕軌是短利民粹,還是公共建設的遠見?
您希望您的家人和孩子有平安通勤回家的路嗎? 高雄市長韓國瑜一上任就宣布停建輕軌二期工程,說輕軌造成塞車爭道、反對建設論的人,可以去看看高雄點、輕軌好行社團,先了解高雄處於轉型的百年城市建設,要脫離工業都市,輕軌和捷運帶來的效益絕對是正面,可以疏通觀光客、方便學生老人去各地,並減少汽、機車車禍、減少排廢氣空汙、降低酒駕、還地給民,同時減少車流,增加大眾運輸工具搭乘,這是曾經住在國外的經驗感想...
環境經濟
台客J和澤蘭妹
12 月 23,2018
【荷事生非】從數字看荷蘭:水漲船高的荷蘭房價
相信最近這兩三年住在荷蘭的人,多少都會聽到下列的新聞:「本月房價又較去年上漲了X %!」 的確,過去幾年荷蘭的房價,有如垂直向上的電梯一樣,幾乎每個月都在漲(圖一),自2017年更加誇張:到2018年第二季時,不論是中古屋或是新屋,價格要比2015年高了20%以上。這樣飆漲的態勢,使得荷蘭近來的房價,超過了2008年金融海嘯以前的高水準(圖二)。...
環境經濟
江昺崙
12 月 19,2018
【半線想想】百年小鎮的故事(下)
百年小鎮的故事(上) 百年小鎮的故事(中) 無聲無息的命案 夏天的傍晚,在台北街頭,路燈剛剛點亮,兩個壯漢低頭走在人行道上,神色匆忙。 馬路兩旁站了幾名維安人員,用犀利的眼神掃過每位行人。維安人員注意到那兩名壯漢的舉動不尋常,正用對講機通知其他人,就看到壯漢拿出小桶油漆,潑向總統府前的廣場。 油漆的顏色是鮮紅的,現場仿若發生過命案一般。...
環境經濟
楊智元
12 月 09,2018
誰的躉購費率?建立增進再生能源社會價值的審定機制
在公投結果出爐之後,經濟部發表明年度的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草案,地面型太陽能費率下調12.15%、離岸風電費率也砍12.71%,雖然這與公投案的投票結果沒有直接關係,純粹是時間上的巧合,然而,這也顯示出在2009年開始執行的躉購費率審定會機制,在執行近十年的期間並沒有進行全面的檢討,作者認為現在正是好好檢討躉購費率審定機制的大好時機。 以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