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環境經濟熱門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拱祥生
11 月 16,2014
【政策想想】台北市需要永續防災都市規畫與建設
看完連柯辯論會後,顯然有關台北市市政建設規劃願景論述付之闕如,畢竟基礎建設與城市規劃並非兩人專長,但作為一個小而美首都城市,妥善調適目前債留子孫的都市規劃、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及台北特殊敏感地質的新城市建設論,才是邁向新城市經營的重要議題之一。 隨著城市不斷發展,都市規劃與時俱進的調整有其必要,但台灣的都市規劃部門已經過度注重財閥利益,藉由不斷的容積獎勵、轉移容積,...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
全球脈動
董思齊
11 月 11,2014
【政策想想】韓中FTA的「實質協議」與台灣的應對之道
根據韓國與中國媒體的報導,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南韓總統朴槿惠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高峰會談時,正式宣布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之談判,達成「實質協議」。韓國青瓦台經濟首席安鐘範隨後表示,之所以稱為「實質協議」而非「完全協議」,主要的理由在於「因其後還有協定文的撰寫、必要字句的修訂,以及國內法律的檢討等必要程序之故」。不過,這代表兩國談判代表團已在相互妥協之下,排除爭議部份,並完成協商過程...
環境經濟
方儉
11 月 10,2014
【政策想想】電力與電信的全民化vs.自由化
看到香港占中行動的年輕人樹起了風機,用直發直用的綠電,來對抗巨大的政府勢力,從能源自主,走向真正民主,正是未來世界的必要革命。反觀台灣在討論電力自由化的議題時,完全沒有看到未來電力與電信必須走向「全民化」,才是真民主的開始。 21世紀對人類最重要的是能源與資訊,對台灣人而言,可能對資訊網路是非常熟悉的,幾乎可以隨時隨地上網,但是對電的常識是非常缺乏的,因為長期以來,...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
主權兩岸
黃重諺
8 月 28,2014
【政策想想】 當「公民經濟」成為一種趨勢
在台灣,當國際化和自由化這樣的詞語幾乎成為一種不必了解內涵,但卻被上升到幾乎是道德層次的不可挑戰的同時。也許很多人並不曉得,一股以「公民經濟」(Civil Economics)為主題,以尋找符合包容、均等富足的新成長模式(New Growth Model)的經濟討論正漸漸成為一股強大的趨勢。傳統的GDP崇拜,將分配不均視為某種刺激經濟誘因的經濟思維,開始受到嚴厲的挑戰。...
環境經濟
李彥賦
8 月 21,2014
兩岸司法互助協議的「東」窗事發?
柯震東因吸毒遭中國公安逮捕,此事爆發後引起台灣媒體大幅度不成比例的關注,連日的洗版新聞著墨的盡是經紀公司的反應、友人的反應、大麻會不會上癮等等議題,卻少見對於中國撻伐人權的譴責。據柯震東的經紀公司聲明表示,柯應該是從8月15日遭到拘留,但直到17日晚間因辦案公安之子在網路留言「柯震東吸毒被抓了,我爸審了一宿,等著看新聞啊」,案件才曝光。遲至18日開始,才由中國官方媒體陸續放出消息,...
環境經濟
劉子琦
8 月 20,2014
以台灣小麥進行一場改變社會的運動:喜願共和國
當社會企業概念在台灣風起雲湧之時,全國各地的小麥田裡早已透過喜願社區協力營生群組,建立起獨立自主營運、身心受限朋友受惠的喜願共合國,共同進行一場以公益價值連結商業營運的社會企業運動。 當初在1999年時,施明煌只是很單純的想透過做麵包的程序化製程,建立身心受限朋友自我存在的價值,進而保有一份自給自足的事業。因此,施明煌運用其管理專業,設計清楚的工作流程、透明的場區動線與空間配置,並改善設備...
環境經濟
吳焜裕
8 月 18,2014
石化專區恐已胎死腹中
自八月一日高雄市發生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氣爆事件以來,從總統與行政院長的發言,讓民眾的感覺是除經濟發展以外,其他的事對中央政府好像都不重要。高雄市屋漏又逢連夜雨,大雨剛停,天稍放晴,災民正要著手整理環境。新上任的經濟部長就試探式的宣佈要在南星計畫區建石化專區,高雄市民從氣爆以來的驚慌、惶恐、與不安都再度無縫接軌。 不立專法與不設專責機構是中央政府既定的政策,其實掌權者應多了解民意,...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沈建全
8 月 13,2014
認真思考台灣未來的石化政策
2014年7月31日深夜,由於李長榮公司丙烯管線破損,嚴重洩漏,引發大爆炸,造成30人死亡,309人輕重傷之慘劇,此乃臺灣歷年最嚴重的工安事件,照理此等人為災難只會發生在第三世界國家,怎會發生在臺灣?當熊熊烈火爆炸、燒街,傷亡者一一被抬出,整條街道被炸開來,宛如戰場般殘破戰壕之景象,透過電視畫面不斷呈現在全國觀眾面前,全國同胞除了震驚、同感哀悼外,更多的是對政府救災不力及對石化業者便宜行事,...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
政黨政治
mlkj
8 月 12,2014
台灣的經濟部長們
前天在PTT的公共議題板,有一位網友問,為何經濟部長都不是念經濟的。這個問題很有趣,但就部會首長是政務官的角度來看,原本的專業跟部會一致,當然是最有利,但也不是說百分之百一致才能當官,畢竟體系內就有許多相當優秀的事務性文官、技術官僚等做幕僚,身為政務首長,倚靠這些幕僚的專業,跟國會溝通、推行政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台灣的經濟部長都是哪些學科出身的?...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Mattel
8 月 11,2014
【島嶼邊緣】他們的小確幸是我們的大不幸
最近台灣特別流行「小確幸」這個詞彙,廣告文案到處都是小確幸。小確幸一詞源自於村上春樹在1986年的散文作品集「ランゲルハンス島の午後」(台譯「蘭格漢斯島的午后」)。村上春樹在此書中篇名為「小確幸」的文章裡描述他收集男用underpants與汗衫,是人生中小而確切的幸福。 我們不知道村上春樹追求的最終幸福是什麼,但對村上春樹來說,收集他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一種小而確切的幸福。在台灣,結婚、買房、...
‹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