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緬甸
全球脈動
吳尚書
2 月 14,2019
【南洋想想】緬甸:日中鐵道外交的分庭抗禮
緬甸老舊的鐵道系統成為該國現代化的重要挑戰,而日本與中國分別提供的改善方案顯示其不同的政經考量。 自從1947年獨立以來,英國遺留在緬甸的米軌(一公尺軌距,與泰馬越等國相同)鐵道並未接受充分的投資。儘管開闢多條路線,緬甸國鐵不僅缺乏現代化的號誌與閉塞系統,甚至連基本的車輛與路線維護都有困難。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sia Development Bank, ADB)...
電影戲劇
林唯莉
12 月 14,2016
「再見瓦城」之變蟲記─回不到曼德勒
再見瓦城(The Road to Mandalay),英文名即「回到曼德勒」。曼德勒是緬甸末代王朝─雍笈牙王朝都城所在地,曼德勒的巴利語名為「羅陀那崩尼插都」,意即「多寶之城」。旅緬華僑稱其為瓦城,是緬甸華人聚集城市。這個多寶之城是許多歸緬子弟的返鄉中繼站,那裏承載著年輕人出外打拚的夢,每一個從家鄉出去的孩子,懷抱淘金夢回首道再見;每一個在異鄉的遊子,在公用電話銅板下墜的聲響中,數算著歸鄉的日子...
全球脈動
A-lu
8 月 20,2015
從緬甸想台灣從前
誰控制過去,誰就能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誰就能控制過去。 -《一九八四》喬治‧歐威爾 離台灣約三小時半的航程,有這麼樣一個地方,我們在二戰後面臨的另一種命運有許多相似處,彼此生長於不同背景,卻有可以相呼應的心境與經歷,這地方曾發生稍早於野百合學運追求自由空氣的運動,走過死命撕聲吶喊的年代,無論至今是否結束或仍進行;在破碎歷史中,俯拾我倆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共同碎片,...
Ambar Kaur
五月 29,2015
【時事想想】 緬甸人的洛興雅恐懼症
前年,跟一名緬甸華僑友人談起緬西種族衝突的問題,正巧,他才去過衝突地若開邦的首府實兌,準備開發附近一塊離島,並保證離島決無衝突問題。華僑在當地叫車,和司機談到前不久發生的種族械鬥,司機馬上亮出放在後座的長刀說,不自備刀械自保將非常危險,言談間也訴說洛興雅人如何強悍。 由於問了許多洛興雅人的問題,華僑忽然好奇:你好像對「這些印度人」(緬甸華人有時會稱呼皮膚黝黑的族群,包括洛興雅)有一種同情?...
全球脈動
mlkj
五月 25,2015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噤聲
羅興亞(Rohingya)人,也許是世界上最被壓迫的民族之一。他們已居住在緬甸西部的洛開邦(Rakhine)長達數個世代,卻還得不到緬甸官方的承認。他們不被視為公民,無法受到法律保障、無法受教育、更別提醫療保障。緬甸境內有嚴重的種族問題,從官方認定的少數民族就有135個這點,可以看得出來。而可悲的是,羅興亞人因為信仰伊斯蘭教,被緬甸中央政府、其他種族敵視,不被計入這135個少數民族之內。...
李志德
4 月 08,2015
釋心道、周永明和趙德胤
標題裡有一位佛教法師、一位世界級的電子業經理人和一位台灣新銳導演。他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 答案:他們都是「緬甸人」。 「緬甸人」這個概念有點模糊,因為在緬甸生活的華人,他的出生地和他的國籍經常不是同一件事(或者根本沒國籍)。最近緬甸爆發的一場內戰,再度把這個議題打上檯面。 大約在農曆春節前,緬甸「果敢自治區」前主席彭家聲,率領「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發動內戰,他們打著「...
電影戲劇
陳宗逸
2 月 06,2015
【電影想想】美國人心靈深處的田園主義
《Tears of the Sun》(台譯:烈日風暴),這部講美軍海豹部隊到內戰的奈及利亞撤僑過程中,因為受不了部落屠殺的殘暴,奮不顧身介入作戰而犧牲慘烈的「大美國主義」影片,其實是改編自加拿大特戰司令部最著名的Joint Task Force 2(JTF2)在1990年代一次發生在哥倫比亞的秘密行動實際故事。 在1996年左右,一位前隊員寫下小說,...
林怡廷
1 月 30,2015
【東南亞想想】緬甸:謎樣的改革(下)
「如果這些政治改革成功,美國將會獲得一個新夥伴。」歐巴馬在去年11月二度訪緬前接受《The Irrawaddy》獨家專訪時表示。他一再強調美國會緊密觀察、介入協助2015年的大選是「普及、透明和可信」。 但軍隊隱身在背後的登盛政府也清楚,民主轉型是國內外壓力下不得不走的道路,一旦轉型成功,執政黨有失去政權後被清算的風險。 2012年國會補選,NLD(全國民主聯盟)...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林怡廷
1 月 29,2015
【東南亞想想】緬甸:謎樣的改革(上)
上個月中,我的緬甸朋友,《The Irrawaddy》出版集團(伊洛瓦底江,緬甸最重要的河流,象徵孕育土地的母親河)的創辦人暨總編輯Aung Zaw,寄了份聲明給我。 那是《The Irrawaddy》針對緬甸政府資訊部要求更名的回應。1962年奈溫將軍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建立社會主義路線的軍人獨裁政權後,就在國家進行意識形態改造,文字便是其一工程。...
胡慧玲
12 月 27,2012
AI 與我
21 、22歲時 還在讀大學 台灣還沒有AI分會 我就期待有朝一日加入AI當會員 彼時正逢美麗島事件大逮捕、大審判、大坐監…… 我親眼目睹國際人權組織,其中當然有AI 〔Amnesty International 〕國際特赦組織 積極關心、救援台灣的政治犯 並且發揮了相當的影響力 多年後,我寫高俊明牧師回憶錄 具體印証那段往事 的確,救援明信片帶給統治者壓力...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