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GMP
社會安全
林家暘
9月 18,2014
食安仍應透過自主管理來完成
近日的餿水油風波,使得食安問題再度蒙上一層陰影,尤其這次牽涉的範圍更廣,更多悲觀的言論大流於市,不少人謂GMP(良好食品作業規範)的神話已經破滅,食品業者的自主管理是不可期待的。因而,輿論希望相關公部門能夠更強化公權力的發揮,包含加強食品抽驗與工廠抽查、提高刑罰威嚇、繳回不法利益使得犯罪的獲利動機更加縮減、加強食品業者的民事賠償舉證責任等等,甚至是支持動用死刑,民眾對於食品安全的不安與焦慮,...
曾昭明
9月 17,2014
從餿水油事件到食品業的「公民經濟」(下)
台灣食品業的重生道路 重建台灣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其實已是馬政權以外的全民共識。問題不在改革與否,而是這個改革的過程是由什麼社會力量來主導,而重建的食品治理體系,是否能切實地保護廣大的消費大眾的人權,同時也對食品產業中的中小企業形成公平的遊戲場。食品治理,不但是涉及消費者人權的戰場,同時也是經濟上反壟斷的戰場! 這次的食安危機,相較於之前的食安危機,對小型食品企業,...
新一
9月 17,2014
【打狗吹水】 國家「餿」在餿油蔓延時….
邇近,餿油食品事件,沸沸揚揚;媒體、名嘴、政客又是一陣狂轟猛砲。不過,看檯面人物跟媒體評論的方式,餿油事件絕不會是這些年陸續爆發的食安問題的最後一件,而只是台灣食安大崩壞之旅的中繼站罷了。 這些年的食安問題中,最可怕的並非出問題的食品本身,而是政府為提升食品安全,大力推動「GMP」(良好作業規範,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標章認證的失效作廢。...
曾昭明
9月 16,2014
從餿水油事件到食品業的「公民經濟」(上)
食安道德恐慌:對人類飲食的資本主義化的社會自我保護 在現代產業中,食品產業非常特別:不但它的最終產品是被有機體(人類或其他生物)所直接消費,而且人們相信,它的各種原料成分最終也來自於農業部門所生產的自然有機體。不過,這種帶有農業社會記憶的習見,也使得任何與現代食品產業有關的醜聞,非常容易就導致社會學者所謂的「道德恐慌」(moral panic),拷問著人們對現代產業技術和企業制度的整體信任...
社會安全
陳思穎
9月 11,2014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應如何修正才能遏止不肖廠商
甫修正通過的《食安法》遇餿水油事件即破功 猶記今年1月28日,立法院在第四會期臨時會才通過了《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從三聚氰胺、塑化劑、毒澱粉、毒醬油,到去年的黑心油、今年的地溝油事件,食品安全風暴近來年年發生,也讓《食管法》一修再修;從讓刑責入法、罰則一再提高、食品添加物逐一標示、適用消費訴訟之入法、消費者不易或不能證明其實際損害額時,...
環境經濟
蔡英文
12 月 01,2013
食安問題不是開會就能解決
馬政府在11月30日又召開全國食品安全會議,距上次全國食安會議才2年多時間,如果開會真的有效果,就不會在今年又發生連串的食安危機事件,造成社會人心惶惶,幾乎每一個人都想問:「到底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吃?」「究竟政府在那裡?」 國內食安問題日積月累,成因錯綜複雜,歷任政府都應承擔部分責任。社會並不期待馬政府萬能,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但主政者處理食安危機荒腔走板的表現,...